日前,周瑞金先生为我的书《超越平凡——唐骏与微软大学生的职业生存》写了一篇书评,一看标题就非常喜欢,到底是重量级人物,看问题就是深刻。粘贴于此,与大家分享。
技术诚可贵 管理价更高
——评《超越平凡——唐骏和微软大学生的职业生存》
周瑞金
我一口气读完《超越平凡——唐骏和微软大学生的职业生存》,深感它不仅是一本青春励志书,也是一本传授企业管理的好书。作者把眼光瞄准世界上最具创新力和影响力的微软公司,从其产业链的最末端——技术支持出发,独具匠心地勾勒了其人文管理的方方面面,对我国创新型企业和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尤其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都有着切切实实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家企业,怎样选拔人、培养人?怎样“以人为本”,关心人,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怎样处理好企业与员工、经营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关系?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普遍难题。作者在书里通过一个个工程师的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了详细而生
“嘟”的一声铃响,有短信进来了。一阵欣喜,急忙打开手机,进入收件箱,是一位朋友的问候:俺在家里听人讲,今天是老外的啥子节,刚才听村头广播嚷嚷说叫啥子生蛋节,老外生活水平太差,生个蛋都要过节,庆祝一下的!俺赶时髦也祝你生蛋快乐!
乍一看这条短信,觉得真逗,有的时候,大智若愚也是一种智慧与幽默呀。于是,回复了一则短信:真逗,也祝你生蛋快乐!
可是,两个多小时之内,接连收到了几条相同的短信,第一次读新鲜,第二次读没有了新鲜感,第三次再读,有些被愚弄了。这是圣诞节时的短信经历。
原以为这只是个偶然,到了元旦,不想同样的事情照样发生了。
中间一行“元旦快乐!”两边排列着星号,然后排列着:年年快乐!天天快乐!这样的短信,一晚上就收到了无数条,比“生蛋节”的重复率还高。于是,又有了同样的感觉,第一次新鲜,第二次不新鲜,第三次没有了感觉。
短信真的很伟大,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无处不在,随时随地,而且很省钱。特别是重要的节日时,这种问候更加直接和温馨,把平时不便直接倾诉的话语都变成了数
有网友发贴子问我幸福不幸福。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我有时候很幸福,有时候不幸福,有的时候既不幸福也非不幸福。
这话听起来有点客套、有点官样,
也有人觉得这不是真心话,
可是,这是一个真实的状态。
每天晚上7点半,
办公楼下、世纪大道旁的小广场上就会响起音乐,
一群群市民伴乐而舞,兴高采烈。
听着这样的音乐,看着这样的情景,
我觉得他们真幸福,
特别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没有太多的重压,
没有太多的指标考核,
可以自由地支配时间,
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我们羡慕不已:
记者多好啊,可以走很多的地方、见很多的人,
连着谈了两起技术支持服务,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感觉还有许多话要说。
想起了在微软全球技术中心(GTEC)采访时听到的故事,一个有关美国人卖鞋的故事。
在许多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是不太会服务的。为了强化中国技术支持工程师的服务意识,新员工一进入新兵训练营,就有教练讲解专门的课程。在这门课程中,教练有一个故事常常讲到:有关中国人和美国人卖鞋的差别。
他们讲的大意是这样的:
中国人卖鞋时,你问他试穿一双,他给;试第二双,他也给;但当你要第三双时,他准给你白眼。要是最后不买,没准还会嘟嚷几句,说不定背地里还要骂你几声。
可是,美国人卖鞋呢?你问他试鞋,他给,而且会跪在地上帮助你一起试穿,一双双,直到你满意为止。
在《超越平凡》一书中,我写到了这个情节。为此,编辑还非常的不解,频频在书稿中批示:美国人真这样卖鞋吗?特别对“跪在地上”几个字表示怀疑,还划出线,打上了问号。
其实,这种“跪”的动作,完全是
这第二次技术支持服务是宽带网的开通。
本来是件挺简单的事。室内已有端口,交好了钱,宽带公司派人来开通一下即可。可是,却被上门的技术工人弄得挺不开心。
约定的时间到了,来了两个年轻的上海小伙,我想应该是工程师吧。一开门,脱了鞋,伸出臭臭的脚就要往里走,不得已,赶紧找出鞋套给他们套上。
一个小伙忙碌着端口的连接,另一个站在那晃晃悠悠,东张西望,让人有种不安感。
忙碌了一阵,要连接电脑试用,可惜,我那台手提电脑有点旧,居然没有数据接口,于是,没法与宽带线相连。“这没办法,没接口就没办法装了。”我正难过着呢,安装的工程师倒先说话了,听了这话却有些恼怒了。“你怎么不早说呢?我早点配个外插口不好吗?”我有些怨气。
“现在的电脑怎么会没有数据接口呢?不可想像啊!”那位工程师不仅不安抚一下,反而嘲笑和顶撞客户。
我猛然清醒,明白这俩工程师是什么水准。“别说了,你今天没有装好,明天接着给我装,直到装好为止。你不可以讨价还价。”我说。
&
最近,连着经历了两起技术支持服务,各有感触。
一起是电视机的维修。新买的一台电视机突然坏了,这可是个稀罕事儿。家里第一台彩色电视机都16岁了还没坏呢,可这台才6个月的电视机却坏了:开着开着突然不亮了,先是有声无画,然后连声儿也没了。
我早已相信了国产电视,以为国产电视如同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电一样,国产电器都已硬了翅膀,不比进口的差,不想还是来了个“断翅的”。用上海人的话说,“难般啊”!
售后服务还不错。电话过去,隔天就来了个维修工。挺正式,事前来个电话,看着也挺职业:工作服、手提专用工具箱,进门先套上鞋套。修了一个多小时,没有修复,怀疑可能是高压包坏了。“这个零件要特别申请,如果上海有,过一天就可以再来修,如果上海没有,可能要等几天。事前我会通知你。”话语很真诚,虽然没修好,可是感觉挺放心。
过了几天,来了另一位维修工,当然也带来了高压包。“那位小伙子怕这次修不好,让我来。”这个人明显比那位更老道,一看就是老师傅。重新检查了一遍,发现了两个烧坏的电阻,换了
互联网真的很神奇,神奇得让你目不暇接,让你追得很累。
且不说互联网的多种功用,就说这个人与人的交流方式,就够让你不断补课的了。
一群大学生与我一起讨论恋爱、对象问题,其中有一个议题:什么样的职业更合适。
“找对象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是很合适的一群。”看着他们眉飞色舞的样子,我也壮着胆子说了一点看法。
“技术支持工程师?”他们没有听过这个名词,觉得很新鲜。
“我原来也不知道这个名词和这群人,因为写了《超越平凡》,采访了100多位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才有了这样的看法。”
他们瞪着大眼睛看着我,被我吸引了,这种反映增添了我的信心。我开始细细地阐述:
也许,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真的不如编程序的工程师令人向往,但是,他们在众多的行业中,可能真的很适合成为恋爱对象的目标。就好象许多人认为护士、教师很适合对象目标一样,软件技术支持工程师也将成为这样的人,从我的书开始。
首先,这群人很会为对方着想,无论男女。也许许多人都会为他人着想,但是,那仅是个性使然,而这些工程师不同,他们是一种职业习惯和素养,简言之,是受过专门训练的。
我举例说,我在书中写到过一个细节:
上篇blog里,说到了盛大的了不起,唐骏的了不起。因为我们的企业如今也能找到连google都挖不走的角儿,也能出得起比google还高的价儿!
于是,顿生一个奇想:既然盛大壮大了,有一定实力了;既然陈天桥能从微软“挖”到唐骏,能不能也从微软、google等企业“挖”更多的人?企业的竞争就是人的竞争,“人家‘挖’,我们也‘挖’呀!”我记得有网友这样评论我的一篇bolg。
要挖角,钱是先决条件。
这一点好象对于中国的企业越来越不成问题。中国的富豪榜队伍又有扩大,有钱的企业越来越多,不就是出钱请人吗?只要想请一定出得起呀。
另一个问题是,还得人家愿来。
这个问题也好象能对付。可能许多企业一时还不能被这些跨国公司的人喜欢和青睐,但可以三顾茅庐,以诚动人:正因为不行才要请你来啊!
就算我们的“挖”人力度与策略很成功,请来了许多的跨国公司精英,接下要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留得住他们吗?
在我写的《超越平凡——唐骏和微软大学生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