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義工

大學生

暑假

杂谈

分类: 个人日记

    好久沒來更新博文了,今天來更新的契機是,大一的暑假就快要結束了。暑假對於大學生來說已經不是那些趕作業的回憶了,我們的作業就是走向社會,去感受這個大社會的工作環境。

    對於大一的我來說,想在第一個暑假就獲得實習的機會是很困難的。對於傳媒業這個領域的實習機會,相信大家都知道靠“關系”搞定是最好的方法,而對於沒有這層關系的我們,除非是很有能力否則根本沒有考慮的機會。

    所以,我決定還是先從“義工”做起吧。雖說也是靠一點兒小關系,但是想到自己是去兒童福利院給孩子們帶去一些溫暖,心裏就無比得踏實。上海市兒童福利院地處上海的閔行區,從我家到那裏差不多兩個小時左右的車程。做義工其實對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5月份的時候,我已經開始了在東方醫院做義工的經歷,當然,這兩個工作性質截然不同。最初想到要去醫院做義工這件事實際上有些唐突,自己心血來潮就去報名了。而福利院的義工則是我去年就已經想好要去做的,但是由於去年時間上有些緊,所以今年暑假決定怎麼樣也要去做。

    義工,其實很多人還不知道這樣一個志願者工作的意義。在東方醫院做義工期間,我就遇到過好多“誤解”義工工作性質的人。他們實際上太過苛刻的要求我們義工做我們能力之外的事,比如要求我們來和他們談心或者是對我們埋怨醫院的服務怎麼怎麼不好,更甚的是把我們義工的工作好壞和醫院掛鉤。當然,作為一名義工,自己本身需要具備高素質和品格,但是我們的工作性質決定了我們沒有辦法面面俱到。

    在兒福院的義工經歷再一次告訴我,義工並不是一個很簡單的志願者工作。第一天,因為很多大孩子夏令營的關系,所以就和小朋友們呆在一起。我們去的是一個叫snoopy room的教室,孩子們小的衹有兩歲,大的有四五歲的樣子。如果不仔細看的話,你並不會發覺他們與普通孩子的區別。在孩子們圍繞腳邊的瞬間,我大概明白了我們身處此地的意義。看到那些無邪的笑臉,不禁讓我想到我那時的童年,除去小夥伴的陪伴不說,也許覺得父母的存在是理所當然。“他們就該是一直在我身邊的”,很多孩子或許都是這麼想的吧。沒有爸爸媽媽這件事對於我來說很難想像,每當那兒的一張張笑臉沖著我叫“姐姐……姐姐……”的時候,每當他們因為“習慣”原因誤把我們當作媽媽的時候,我的心總感覺到一陣強烈得震顫。我們究竟應該做什麼才能讓他們與別的小朋友一樣,擁有美好的童年呢?很難,甚至可以說是不可能做到。他們自從出身以來,就患有先天性的疾病。每次想和他們打成一片的時候,一旁照顧他們的阿姨就會提醒我們“這個孩子有心臟病……那個孩子腳不好……”。我知道,他們真的很需要關愛,可是我們的關懷又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因為這次把表妹也一起拉著做義工,所以,每次乘班車回家的路上,我們總是在開會式得總結著一天的義工經歷。在孩子們的小屋裏,我們倆看到了很多被領養的孩子們的照片,其中美國家庭來領養的占大多數。表妹看了我一眼,我明白,她想說如果這裏的孩子都被領養就好了。還是希望他們有一個完整的人生,雖然是被領養,但是總還是有爸爸媽媽的存在。

    我們的存在,義工們的存在實際上就像一盞盞小燈,或許單獨看來並不明亮,但是義工是一個群體,是一個你無法想像到的龐大的群體,無數盞小燈聚集在一起,是無限的溫暖和光明,它可以照亮整個世界。所以,當我以義工的身份而存在著的時候,我最強烈的感受是"We are the world",這份感受很真切。當我回頭看之前的義工經歷,我發現,其實一點一滴都是發自內心的真誠。

    沒有實習的大學暑假似乎缺了些什麼,但是我覺得做義工一樣是實習,它是一種不求回報的實習,是需要真心投入的實習,是體現人性關懷的實習。在中國,作為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們,更加需要投入公益事業。在兒福院,我經常聽到工作人員說外國的孩子來做義工的很多,而這裏的學生偏少。這讓我感覺到,其實我們還欠缺很多很多,特別是關愛意識。我們真的需要暫時拋開很多功利思想,做義工確實是沒有什麼回報可言,但是怎麼能說這不是一種責任呢?我們需要將這份關愛的責任進行到底。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