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点滴传统 |
故宫的正门——午门,是由三面墙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广场。从正面看有三个门,是方形的,两观城墙的北端东西相向各开一个门洞,东观城墙下的洞口称为左掖门,西观城墙下的洞口称为右掖门。从午门后面看有五个门,是圆形。当时皇帝就是按照“天圆地方”的意思去修建的。旁边的两个掖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大型的庆祝或祭祀活动才开,是下人出入的地方。而正中间的大门只有皇帝一人才能出入,皇后大婚的日子也才能走一次,并且一辈子仅一次,意为“明媒正娶”,再有就是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走一次。左右两个门是文武大臣和宗室王公出入的门。从午门的正面看是三个门,从后面看是五个门,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
80年代,我国北方农村一些万元户所盖的民宅,有的称之为“明三暗五”,其实是五间房,中间三间房是通的,从外表看中间一扇门,两旁两扇窗,样似故宫正面午门的三个门;左右两间卧室比中间三间长,貌似故宫午门两边的两观城墙,并左右两边各有一扇门,类似午门的左右掖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