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非著名物理学渣
非著名物理学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3
  • 关注人气: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张议天

乌兰托娅

李玉刚

新贵妃醉酒

慕容晓晓

爱情买卖

春晚

预测

娱乐

分类: 随笔

春晚作为大晚会,定位为全国人民的新年大餐,不免有贪多求全之嫌。不过这样也好,我们至少能预测出一些端倪来。

春晚哪些能预测呢?就是现在人气高,尤其是网上呼声高的。前一阵盛传神曲——慕容晓晓的《爱情买卖》要上春晚,后来貌似又没能达成。小宝同学倒觉得这个是很好的一个可能——当年庞龙不也是在网上呼声高,然后上春晚的吗?

这里,有必要声明一点:题目里面用“预测”,是因为我想不起一个合适的词来文雅地说明我博文里面的丰富而混乱的内涵。鉴于我有时候喜欢抠字眼,而且有更多人比我更爱抠字眼,所以先打一个预防针,希望大家别和我的语言错误纠结。

1 网络神曲《爱情买卖》

前一阵网上盛传慕容晓晓欲整容上春晚,后来说貌似是假新闻。不过平心而论,慕容晓晓的嗓音确实非常好,清澈、高亢,是我喜欢的风格。不过长相确实一般般。传出风来了,上春晚总还是有一定可能吧,虽然不一定是今年。

标签:

小虎队

春晚

重组

再聚首

娱乐

分类: 随笔

很遗憾,前一阵一直在瞎忙,春晚系列就写了一篇,而且最想写的小虎队还没写。现在已经过去一月有余,标题就别再写“春晚系列”了。

我今天整理硬盘,再一次看到春晚的视频。就一边看着节目,一边整理。结果发现还真没几个能看得下去的,也就郭冬临牛莉《一句话的事》等寥寥几个还算凑合,尽管细节上还颇为粗糙。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我之所以留着这好几个G的视频没删除,是因为有久违的小虎队。

其实小虎队上春晚的消息提前一个来月就知道了,一直就颇为期待。像小虎队是二十年前的组合,解散了十几年,还是有这么多人期待,实在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当然昔日的“小虎”们都已经“奔四”,变成了“老虎队”,所以大家在欣喜同时有一些淡淡的失望也是情理之中。

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电视上时常播小虎队的节目。三个青春阳光的大男孩,在电视上边唱边跳。大概印象最深的就是《爱》了,那个手语一度成为小伙伴们竞相模仿的热点。后来在街边上买了一盘很粗糙的磁带,第一首歌是《蝴蝶飞呀》,第六首是《爱》,所以这两首歌印象都比较深刻。现在如果跑到KTV,应该都能唱下来。《青苹果乐园》印象不深,大概是这首歌比较早,而当时我太小的缘故吧。记得后

(2009-12-29 17:35)
标签:

专车

国土面积

人口

留学

澳大利亚

澳洲

文化

分类: 澳洲生活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大家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澳大利亚国土面积76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六。可是呢,咱们中国13亿人口,澳洲只有两千多万,大概是2200万吧。因为我上中学那会儿还1600万人呢。

堪培拉虽然是首都,但是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大约100年历史吧,人口30万,在中国的小城市里面也是人口少的。而且城市面积比较大,比如我家离学校有20km?真远。

按说这么大地方,这么点儿人,应该不会堵车吧。比如我和室友去采购,走了20分钟,一路上也看不到几辆车。可是人家就能堵,你有什么办法呢?

那位问了,怎么会呢,这么点儿人,比如拉萨,你看人家堵车吗?

拉萨是不堵车,拉萨人少车也少,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感觉不错。可是堪培拉人少车不少,每一家至少一辆车,我看到很多家庭都是两三辆,两口子上班一人一辆,备不住孩子自己开一辆,房客再开一辆,几辆啦?所以这边人口30万,汽车也得十几二十万的。早晨上班时间,都往市中心方向跑,朵朵葵花向太阳,可想而知了吧。

我曾经问过一个同学:“这边有地铁没有?”他反问我:“你觉得有必要

(2009-09-26 14:58)
标签:

臭氧空洞

天气

昼夜温差

堪培拉

澳大利亚

杂谈

分类: 澳洲生活

来澳洲之前,原以为这边环境、气候会非常好。在我想象中,大概就像大连一样的海滨大都市吧。不料来了之后才发现是内陆地区,离海边大概还有一百公里的路程——得,比我们家好不多少。

就算是内陆城市,离悉尼300公里,估计也不会太大差别吧。然而不是,这边是典型的大陆气候,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有一天我看网上的天气预报,5-20度。结合亲身感受,我觉得这并不夸张。经常是早晨穿厚毛衣出来,中午就晒得受不了,只穿一件衬衣,或者外面再套个外套。晚上回家,在屋里坐一会儿,又冻得瑟瑟发抖。说昼夜温差大,实在是一点都不错。据说与臭氧空洞在附近有关,出太阳就热得很,不出太阳散热也快。散热快和晴空万里有关,和臭氧空洞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不过,臭氧空洞会直接导致紫外线长驱直入。所以夏天草木会干枯,冬天反而有点绿。就是因为紫外线太强,把叶子都晒干巴了。这是房东告诉我的。他是搞生物的,不知道这话准确度高不高。

这里天气就是这样,说变就变。中午还是大晴天,晒得浑身暖洋洋;晚上就可能下瓢泼大雨。周二下午去听陶哲轩的报告,回来之后一直有零星小雨,我也没当回事。下车的时候看别人撑伞,我也慢吞吞地撑开,心里却根本不当回事

标签:

饮食

澳大利亚

日本餐馆

厨艺

文化

分类: 澳洲生活

这个题目显得我挺可怜的哦。尤其不能让家里人知道,不然又担心我了。

在国内嘛,每天吃食堂,一天三顿有保障,也没觉得什么。到这边之后,没有食堂,饭要自己做,中午带饭在学校吃。不论是新来的学生,还是资深的教授,都是拿着个饭盒,跑去微波炉热热,然后西里呼噜边吃边聊。

这样一来,就得每天做饭。你像我们孔gg,出国之前手艺就非常好。有一次大家一起包饺子,他揉面揉得那叫一个娴熟,看着就是一种享受。没想到这个有点孩子气,大大咧咧的小伙子手艺这么好。到了美国之后,他又蒸馒头,又炖肉,周围七八个中国学生都来吃。毕竟在国外,吃到正宗的中国手艺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要么就多花钱,而且舍得花工夫去找哪家比较好;要么就要自己手艺好,而且舍得花功夫做。赶上这么一个手艺好而且热心的同学其实不太容易。

我出国之前基本上什么都不会,煮面条都不会。唯一一个的本事是会擀饺子皮,但不会拌馅。暑假突击学了几天,到了国外就得自己做。从炒鸡蛋、焖米饭开始,逐步就把东西切好拌好,一起往锅里面扔。虽然好吃谈不上,但是也不算难吃。我爷爷手艺很好,我爸爸手艺也很棒,就我一点都不会做。到这里一试,作为初学者已经凑合了。难道

标签:

娱乐

杂谈

分类: 随笔

这个标题起得够拉风的。

其实元宵节那天,也就是央视大楼被烟花打中的那天晚上,我们在师兄家里聚餐,大快朵颐,然后找高地儿去看烟花。也因此耽误了元宵节晚会。不过没关系,网上都有。

看过几个节目之后,感觉还不错。因此,就看过的这几个节目来发表一下评论。

1

民乐合奏《北京一夜》比较别致。这首歌最早在湖南卫视听的。出于对超级女声的反感,对这首歌也反感。这次听了之后,感觉不错,一大堆人,有气势、有配合,给人一种宏大的感觉。而且旋律在主奏乐器的演绎之下,也非常的好听。而且主奏的那几个人都很好。琵琶很流畅大气,唢呐高亢欢快。我最喜欢的是拉胡琴的,当然主要不是因为演奏者是位漂亮的女士哈。主要是因为后面的京胡拉得非常非常好,我就喜欢这个音色这个感觉。要是搁长安大戏院,这么好听的花过门,台下早就叫好声不断了。还好今天屋里没别人,不然有人被我吓到就不好了。

缺点就是,京胡、唢呐都是很高亢、声音很响的乐器,加上

分类: 京剧
 

每周一星 李和曾

http://www.dongdongqiang.com/jingdian/images/033-lhz.jpg

李和曾    

    李和曾(1921~2001),北京人。他出生在一个贫苦职员家庭,9岁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39年,他出科后不久,正式拜在高庆奎门下。经过大约两年的时间,李和曾不负所期,真正成为了高派的优秀继承人。1955年1月中国京剧院正式成立,李和曾任二团副团长(后为团长)。1961年他又拜周信芳为师,在表演艺术上得到新的提高。 
    李和曾师承高派,成名后并无门户之见,又兼修麒派,表演上既保持高派激昂高亢的风格特色,又借鉴麒派浑厚洒脱的艺术特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