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1-06-26 09:31)
标签:

情感

    2011年6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新浪博友联谊赛(北京欢迎您)。报名的消息是在网上看到的,当时我有些犹豫,在我老婆的极力鼓励下,我的申请被组委会同意了。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参加如此巨大的活动,其实我8号晚上已经有些激动了,当时我在家门口散步,猛然想到博友们在此聚餐,我带着忐忑的心去看看,见到了老詹、樵夫(多年的老相识),还新认识了高球不在远等博友。

    我开车去华堂的路上,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想起昨天下午,我站在高考考场,看着我孩子带着自信的微笑朝我走来,我忽然发现我一辈子的使命可能就这样结束了,我应该完成了母亲交给我的任务。差不多三年了,我没有做事,没有出远门,每天都是陪着孩子,他看书我也看书。虽然他的学习我帮不上太大的忙,但我相信我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如何理解人一生要肩负的责任是多么的沉重。曾经有球友建议我直接把孩子送到外面上学,省得孩子和大人都受罪,但我不这么理解:中国的高考如同孕妇经历一次分娩(非剖腹产),只有经受了,才知道什么叫煎熬,什么叫长大,什么叫......。我想着想着就迷路了(我几年都没来过华堂了,周围盖的都是房子),于是,求助Joanna才得

(2011-06-24 10:13)
标签:

情感

    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日子,我感到很压抑,很想到个无人的地方去喊一喊。于是我驾车去了黄山,在黄山爬了一天山、打了三天球。爬山是为了去喊一下,打球是为了再体会一下陌生球场的寂寞。去前有球友跟我说:黄山很漂亮(这我早就知道,我很多年前就去过),黄山的松柏球场更漂亮。可我打完球躺在床上怎么也没想起漂亮体现在哪儿?我打球没照相的习惯,所有景色都只能用大脑记,看来黄山的球场我什么也没记住。

    开车回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几天的打球过程,球场的景色。突然接到一个让我再次揪心的电话:我哥病了,很重!晚期!我不信:上个月在一起料理母亲的后事,也没见他有什么变化,怎么会突然......。我不敢想,我能做的就是赶紧安排汇款,叮嘱大夫一定要如何如何。

    我哥比我大六岁,在前文中说姐姐时,没有提到他,其实我童年的生活中还有这个哥哥作伴,77年他参军去了,后来在一起的时间几乎没有了。但他在我的心中是和姐姐一样的。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参军走时,我送他到新兵集合处,快要上车时,他掏了半天口袋,掏出五角钱给我,说天冷了,记得给自己买个手套(我小时候是冻疮手),那时我

(2011-06-23 14:20)
标签:

情感

    其实在高尔夫的世界里不该有伤感的话语。可我是个高尔夫爱好者,我表面开朗,内心封闭,我不知如何去倾述我心里的苦,我也不知道这个世上真会有人能理解倾述者的所说。但,好几年后我写出这段文字来,决不是想让看客们去同情我,只是想说我终于放下了。

    还是说一段我的故事吧。

    2003年后我打球的次数明显的增多了,我相信时间会冲淡我的记忆。事实就是这样,我慢慢的不去想内心的痛楚。球技也开始提高,因为这几年一个人下场的次数多,感觉经验也增加了很多。曾经有个球友跟我说:没有单独下场打过球的人,不能成为真正的爱好者。当时我不理解他的话,现在想来,他意思大概是说,只有一个人打球才能体会到高球的寂寞吧。

    06年冬天,我83岁的母亲不小心摔了一跤,大腿骨折,只能在床上度过余生了。我很着急,冲冲赶回去安排她老人家的各项生活。当我见到母亲时,我心里很酸,她开始有点认不出儿子了,最让我心酸的是,她至今也不知姐姐已经离开人世(我们一直瞒着她,主要怕她禁受不住)。我非常矛盾,不知是否应该告诉她。但最终还是没有说,我实在不想让母亲心痛地离

(2011-06-13 11:54)

    因为住在望京的缘故,我较早地接触到高尔夫。大概是2000年前后,我家楼上楼下住的都是韩国人,他们每个晚上都扛着球杆到练习场,每个周末的早晨都一起在楼下等车去外面打球。那时我不知道真正的高尔夫球场什么样,很想跟着韩国人去一次。于是我试着跟着他们去练习场看,发现很单调,一上一下没什么特别,可他们为什么如此着迷?本能的好奇心,让我在练习场买了张银卡(10000个球/3000元),又花一千多元请韩国人(我心目中的专家)帮着买了一套球杆(后来才知道那是假杆,真正的货比这个高得多的多)。我的高尔夫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但我只是把它当作一项运动,更别说着迷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我也没有练几个球,可手上长了好多茧。终于有一天一个韩国教练和我说话,教了我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和动作,我猛然发现自己很笨,自以为聪明的我被高尔夫戏弄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于是我也每个晚上到练习场去,还请了那个韩国人教我,他教我三个月,带我第一次下场,感觉真是好,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反正球场是我从没想到的另外一片天。我热爱上了高尔夫!于是我埋头于学习提高球技上,很快就打到了九十几杆,当时

(2011-04-27 14:59)
标签:

休闲

一首小诗反映了当时的心情。

1983年11月29日

无题(写在生日来临之前)

回首往事,使人惆怅。

盼顾四周,满是绳索。

那跳着的心儿啊,

与绳索在摩擦,在绳套中挣扎!

闪烁着愤怒的火花,

流淌着鲜红的心血。

 

人生的旅途,

恰似这样的多难!

哪里能有顺风快帆?

唉!

与愿望相对的生活给你作答,

你不喜欢,他还纠缠。

 

我为世界的主宰,

却被生活牵挂。

奋发,腾飞!

我要用心血化着火焰,

烧开那束缚的绳索。

我要用纯真的童心,

安排我的生活。

来窥视人生的真谛!

 

我可以抛开荣华,

但不能改变一身志向。

我可以一生贫寒,

但不能离开我耕耘的泥土。

即使我死后,

也愿躺在她的怀抱安详!

(2011-04-21 14:36)
标签:

休闲

1983年11月

请客

    小杨决定请客了。真是没有办法,这是他的第N次请客了。千不怨万不怨,只怨他太出名、太幸运了。有一次他从城里回来捡到一元钱,结果为了请客,买了四包瓜子,一元零八分。不过,他自我安慰说:这有什么,同学之间嘛!还不像亲兄弟一样。那天在饭堂里捡了三元钱饭票,后来找到了失主,但他还是为了表彰自己拾金不昧的好思想,又花了钱买来几包瓜子和方便面。他说:做事必须让人心服口服!

    其实,在我们这些同学中,这样的风气是祖传的。因为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历史,刚跨进校门好像就嗅出这样的气味,问上届同学说是上上届同学传下来的。于是,我们也得把它传下去,习惯成自然嘛!这似乎像封传统了,每一届毕业生走时,都得对小弟弟妹妹们说:希望你们将此发扬光大。

    的确,请客,在我们这一班中充分地光大了。据“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联合查访,无论哪一届都没有我们班厉害,可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也难怪,全班三十四名男同学,有三十名联合成立了一个“吃棍”委员会,每周六晚上,大家会聚餐,

(2011-04-15 10:02)
标签:

休闲

这好像是同学写给我的小诗,还是我写给同学的,记不住了。似乎要表达心中的什么,我现在也猜不出来。

 

1982年5月30日

无题诗

望无边大海,

一片漆黑。

扫无际平原,

一片渺茫。

何处有叮咚的泉水,

将我干涸的心田滋润。

何处有生命的绿灯,

给迷雾中的我导航!

 

我用心去碰撞,

没有火花,只有欺骗。

我用天真去生活,

没有欢乐,只有挫折和渺茫。

我呼向长空——一声闷雷。

我泣对大地——一阵猿啼。

我奔向田野,

还我天真的童年。

我仰对苍天,

还我欢乐的歌声。

 

世界如此宽广,

何容不下我惜爱的小花成长?

天空如此广阔,

何容不了我理想的小鸟飞翔?

 

须分离了,我的花,

即使疼痛难忍。

为了明年的笑,

应舍去今年的泪。

别了,我心中的玫瑰,

满含热泪的吻着你,

怀着绵绵情意向你依依告别,

相见的日子在奋

(2011-04-13 13:56)
标签:

休闲

这也是一篇看不懂题目的文章。

1982年11月10日

观记

    狂风卷缩着半青半黄的树叶,带着一股强烈的阴气从外面猛地冲进宿舍。我一下从梦中惊醒,不禁打了个寒颤。外面也许在下雨!此时已是凌晨三点十分。我没来睡意,起身向外面走去。

    外面确实在下雨,但不太大,可风很大,刮得树干左右摇摆,即将枯萎的叶子“沙沙”地发出痛苦的叫声,房顶也被吹得发出离奇古怪的叫声,真有几分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我拿着本书,一口气向教室走廊的路灯下跑去。由于道路坑坑洼洼,光线又暗,我只能连蹦带跳的跑。雨好像又变成了雾,但肯定比雾大,淅淅沥沥的打在我身上、脸上和头上,也许是刚从热被窝里出来,现在确实感觉有些冷。

    路灯微弱的光被稀疏的树枝筛出来,直直地刺着我的眼睛,伴随着小雨滴,一条条、一线线,如同细小的珍珠被线穿着从树上挂下来,晶莹剔透。光线外的雨雾好像被这些串珠吸引了一样,围着他们形成了一环环五颜六色的光环,从上到下就像一条很大的彩带。但随着树枝的不断摆

(2011-04-11 10:33)
标签:

休闲

1981年9月12日晚

炸米花

    随着“嘣”的一声震响,孩子们紧张而又激动的心情放下了。眼看着套在大袋子口上的小转锅喷出一股气浪,炸开的米像雪花一样冲了出来。由于袋口没有扎紧,米花喷出一地,孩子们高兴的的跳了起来,光着脚就蹦到了这雪花垫子上。忙中出错的老头见此情景有点急,高声骂着孩子们,可孩子们不管这些,抓起炸米就往嘴里塞。我远远的看着一地的米花,心情很沉重,虽然米花的缕缕香味飘进我的鼻孔,但我还是想起那苦涩的往事。

    七年前的一个夏天,天气特别的热,太阳从早到晚象火球一样,把大地烙得如同烧饼一般。社员们却还在响应中央的口号:不怕剥皮抽筋,也要亩产万斤!个个都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地里干活。可我就是搞不明白,亩产都万斤了,家里却还是什么吃的也没有,我需要天天在外面奔波,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我记得山上的野柿子还是青色的,就被采来吃了,咬上一口嘴就张不开,涩的你半天没有味觉。那天天太热了,我实在吃不消就回家想歇会儿,就是这一小会,我却交上了好运。

    我回到家。跟往常一样去

(2011-04-08 10:24)
标签:

休闲

1981年5月29日

夏夜,柳树

    今天心情很畅快,好像打了兴奋剂。尽管已经是夜深了,但我还是睡不着,在床上翻来覆去,汗一身接着一身的出。于是干脆起来散步,也许是很少回来的缘故,村里的很多景色现在想来已经模糊了,特别是那棵老柳树,他还在吗?今夜这清白的月光,会给他留下弯弯的身影吗?

    夏天的夜里,犹如闹市一般,池塘边、水稻田里,到处都是青蛙的叫声,好像宣传员在喊口号,一个节拍,一个旋律,永无止境的在喊:呱———呱———!路边嫩绿的小草,默默无言,满身披着刚落下的露水,月光下晶莹剔透,完全忘了白天太阳的热烤,挺拔通透的像个小美人。房前屋后高大的树木,微风下摇头摆尾,梳理出一线一线的月光来,从房上到地下,细细的想粉丝一样,抚摸着还没退热的万物。

    我低着头静静走着,微风撩着我的头发,在头上珊珊起舞,他们是快乐的!我也是快乐的!豁然抬头看到老柳树就在我的眼前,他还是那样的沧桑,满身都是长长的裂口,虽然我知道他在对我微笑,静默无声,但我能感觉到他的艰辛。今天的月光是美丽的,老柳树很欣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