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张惶自我反省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仿佛离开这里有一个世纪了!我知道那些该忘记我的人早已把我丢到脑后,但我忘不了你们,甚至一直在有意无意间看你们的微信,还有通过电脑看到一切能看到的你们的文字和照片。
我不太习惯于赞美任何一个与我有关或无关的人,我从来没有夸奖过和我相隔千里却又近在咫尺的你们。但我曾经无底限地赞美过他——曾小望!这么多年了,我猜想他一定过得很幸福,老婆孩子热炕头!我一直在心里认为,他原本就该幸福的。
那时候,我承认:我是踩着他的文章认识他的——单純而干净。那时我想,我要让我俩成为一个时代的标本;可是后来他呢,突然就这样被迅雷不及掩耳地在我眼中消失了——我们一直用以交流的博客、微信和QQ全没了!都转化成了我思念他的地方。
标签:
王如米爱情 |
分类: ■王如米■虚构 |
那个坐诊的专家首先告诉我,只要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治疗就完成了一半。她还说,当今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不治之症了,人们针对它们发明了各类药物,药物可以控制它们。
我很紧张。我的大脑皮层不断盘旋闪烁着如下的单词:AIDS、HIV、CANCER。当然在这个生死攸关的时刻,它们的闪现并不能说明我在炫耀些什么,我的意思是,比起艾滋病、艾滋病毒、癌症这些直露狰狞的中文字眼,隐晦一些的英文还是可以接受的。
好吧,医生。我坚定地咬了咬牙。不管什么病我都会积极配合治疗,因为我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怕死的人。
我等着判决。
倒没那么严重。专家轻轻一笑。你住院吧,押金就在大厅里交。
交了钱,被一个漂亮的护士领进了男科病区,我想他们一定搞错
标签:
之间莱斯特座位爱情也是 |
分类: ■王如米■记录 |
黑格尔说它是一个叫“绝对精神”的东西,这种东西不圆也不方,包括一切、没有边界。
我认定的完美,是一种适度、一种折中,一种走在一种状态和另一种状态之间的状态。
适度是一种好极了的状态,任何偏激都会导致失去平衡。
我已经记不得恋爱的感觉了。爱情是一种偏激,所以它是不完美的。刀叔说:所谓爱情其实是体内的一种激素含量过高所致,其所能维持的最长期限不超过十八个月。
所以完美的爱情都没有完美的结局。
“我真希望您死,”肖万说。
“完了。”安娜·戴巴莱斯特说。
安娜·戴巴莱斯特把椅子转了一个身。这样,也就不可能再坐回去了。然后,她往后退了一步,又转过身来。肖万举手在空中挥了一下,手就垂落在桌上。她看也不看他,从他坐着的那个地方走开了。
她转过身来,朝着落日的那个方向,穿过站在柜台前的一群人,来到一片红光之下,这红光标志着这一天的终点。
她走出门去以后,老板娘加大了收音机的音量。有几个人在抱怨,他们不喜欢声音太大。
标签:
王如米90后 |
即将进入2013年了,想一想,时间的流逝真是不近人情,一不小心你就成青年人了,还有了强烈的,无法象少年时潜藏的那个叫“性欲”的东西。时间的法则我们无法逃避。在这个新年里,作为一个留美学习艺术的中国年轻人,我觉得我还是很开心的。就我自己而言,对2013年,甚至我的整个未来都充满了期盼。到了2013,意味着我就20岁了,对一生来说,也该进入了成熟的阶段。那么,我希望我在2013年能成熟起来,少些任性,多些责任。按照我的打算,在这一年里
标签:
阿敏最易只有我知道教案 |
标签:
90后王如米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中国人有一种奇怪的求同心理。习惯用传统教导人们循规蹈矩,某潮某热的流行又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于是个体便渐渐融化了。想做什么事,先左右前后看看,务必要和大家保持一致。生活中到处都是化装舞会,谁也不会把自己面具下的真实脸孔展示在众人面前,不愿或是不敢?出格也需要胆量,于是便不由为张爱玲当年身着奇装敢于立异的勇气击掌叫好。然而,张扬个性,绝不像现代人一窝蜂地刻意扮酷那样简单低俗,你必须有自己的专利。
能够让自己清晰而且立体很不容易,因为要坚持自己已经困难。有人说,如果让一位社会学家在清晨清扫街道,他会发现,和丢掉的垃圾一样多的是自己。
标签:
王如米90后情感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标签:
王如米90后情感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从高一到高二,我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Steven,我时时害怕他转身离开。我发现全年级的女生对他虎视眈眈,我不能没有Steven。这期间我是Steven的女朋友。
Steven留言对我说,我不值得你爱,我在你身上带走了很多的东西,除了对不起还是对不起。
从我割腕自杀找不到动脉后,我再没有掉过眼泪。面对所有同学惊讶的眼光,笑笑说,是啊,我厌烦了所以把他丢掉。可是我明白而清楚地感受到,心里面某一种温暖的东西正在消失。我一个人上课,回宿舍,吃饭,睡觉。花很多的时间上网,发呆。我只是嫉妒得变形的压迫者。
我在我新浪博客上贴的文章很快地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有很多骑士纷纷跨上他们的白马,往我紧闭的
标签:
王如米乐无殇90后情感 |
分类: ■王如米■身边 |
从来没有想过这样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闲书的日子会在这么年轻的生命里,日积月累的沉淀下来。可以蜷进书堆软椅里享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同进入暮年的老人在清晨散步的公园里偶然遇到,心底的感觉是比他们还要暮气些,这是真切的感受,不是矫情。就像散乱的冰粒滚在玻璃台上一般,带着些微痛的焦灼,声音是尖细中透着沙哑。
我常通霄写作、玩游戏,身体严重透支、预支。有时候,不爽了,硬挖出些话题来,在微博上损人不利己。因此,很多朋友离我而去。友情到了这个分上便成为身外之物。轻易赚来,轻易花掉,毫不可惜。想来,这样的浓醇最终也逃不过乏味,使对手拥着的一份收敛和恬淡有了些惶恐,也不知到底是福是祸,抑或福祸相倚。
我知道在我的周围,有着和我一样的一群人。他们虽然可以逃脱苛刻的学校生活限制,甚至可以悠然地坐在家中拥有惜时如金的现代人最羡慕的时间,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感到真正的释然。就是闲着,也会疲倦、困顿。
也不知道怎么会是这样的。读着前人的书或是今人写前人的书,那么多的从容雅致
标签:
王如米90后情感 |
分类: ■王如米■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