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转载 |
引号之外的爱情
——读原筱菲《一个人的仓央嘉措
标签:
三里屯时尚夜景橱窗摄影原筱菲杂谈 |
分类: 【流光。溢彩】影像映画 |
在繁华的大都市,很多人活在橱窗中,也许,我们中的谁就是其中的一件展品。
我们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是180°的世界,而另外180°的世界又该是怎样的?
现实中真假难辨,但又何必去辨,如同这些橱窗。
【拍摄地点】:北京·三里屯
【拍摄时间】:2011.10.25
http://s10/middle/4ca7280ctb070c216a869&690
现实中也许有人沉默不语
但他们的手势是种方向
对于灵魂
是种皈依
http://s1/middle/4ca7280ctb070cbec6d10&690
不经意时,时光会匆匆流走
但当你驻足,它们便是色彩和光芒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只滴答作响的
标签:
俞敏洪新东方生活方式杂谈 |
分类: 【嘉花。偶拾】美文美图 |
树的精神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
标签:
深秋原筱菲随笔杂谈 |
分类: 【随心。索玉】日记随笔 |
(接上)
五年半将近六年后的今年6月里的一天我去了深圳,算这次已是第二次去了,拖着拉杆箱颇有独自旅行的味道。站台,承载着太多情感的东西,也许它是石化的,也许它是无生命的,在这千百年来的修炼里历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它是否也变成了漂浮在空中的精灵?我相信它们是存在的。 我讨厌离别的站台,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也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彼此望着望着不知在接下来的哪一秒钟忽然消失在世界的尽头,看不见了你、你、还有你。那种瞬间的失落感,那种瞬间的缺失感,心像是被掏了一个洞愣愣的摆在那祭奠着。眼泪是不自觉的出卖者,而嘴角的微笑则是拙劣的表演家,眼前这纷扰的世界暂时与我无关,尽管它们模糊着并且倒退着。
心情渐渐平静,归理好行囊,把好吃的留在外面其余的一股脑儿的塞进铺位底下,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摆好,直起腰长舒一口气,拍拍手,大功告成。
我就是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疼,
标签:
十一假期黄金周深秋香山红叶登山旅行原筱菲 |
分类: 【流光。溢彩】影像映画 |
http://s7/middle/4ca7280ctaef261c739b6&690
(以下事件皆为过去完成时)
十一了,放假了,一放就七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假期,比起刚过完的暑假略显短促,比起平日里的周末已是大满足。
大二了,记得去年的十一假期完全埋藏在无尽的作业中,三个连续不眠的通宵,两个货真价实的熊猫眼,呆若木鸡的坐在电脑前操纵着各个键子,最后连电脑都崩了......十几秒的动画白做了,我就在“崩”与“不崩”间反复着,直至搞定。
今年十一的第一天和朋友去了天安门,哇塞!各种封站啊,天安门东、西、王府井、前门等地铁站全封了,地铁上的人那叫个多啊,没办法谁叫我们脑袋缺根弦儿去了京城最挤的地方呢?绕吧,几经周折我们放弃了去天安门的念头,听说当时戒严什么的,便去了大栅栏。呵!这人也不少啊,数不尽的后脑勺啊,全是举着各种小旗的旅游团。这阵势,看来我们脑袋又缺弦儿了,得了您呐,咱
标签:
深秋原筱菲随笔杂谈 |
分类: 【随心。索玉】日记随笔 |
(接上)
外表怎样华丽的衣着与妆容在这似乎并不能为她加分,而她也不需要这些。当然,也不能不修边幅。蜡烛、园丁、深夜批改作业、积劳成疾......这些俗套的,只有在小学时代不懂事被迫写出的字在今看来竟是如此遥远,似乎上个世纪的事情,事实上我也并未见过如此这般的场景。
与其说她是新时代的老师不如说她是新时代的女性,谁说女性要温文尔雅,谁说女人非嫁不可?“老师”是种共性,而“她”是种个性,新时代的“学生”并不想从“教师”这种共性身上总结出多少共同点,而是渴望在“她”身上看见多少属于自己的方向。
她拥有的“内在”是可望不可即的,在我暂有的短浅的目光里她是“深邃”的,课堂亦是一个舞台,在我看来她或许有穿越的资本,穿越到哪个不属于现在的年代她至少可以应付一阵子,像我们这样的“尔等”定是有去无回的。
夸够了“为人师表”,该说说我眼中单纯的
标签:
深秋原筱菲随笔杂谈 |
分类: 【随心。索玉】日记随笔 |
(接上)
或许也不尽是那样,偶尔思维会短路,意识会癫狂,时过境迁那些剩下的才是最宝贝的,捧着筛子逆着阳光抖动筛中繁杂的物质一一净化。
有些人写黄河,而它过于庞大,是我的年龄所不能领会的。
我想写些关于水的,关于水的细小的性格。
提起水,我想起小燕子的饮水篇,“人都要喝水,早上要喝水,中午要喝水,晚上要喝水。渴了当然要喝水,不渴还是可以喝水。冷了要喝热水,热了要喝冷水。春天要喝水,夏天要喝水,秋天要喝水,冬天还是要喝水……”总而言之,人是要喝水的。
水很简单,也很复杂。水很温柔,又很可怕;水很轻,又很重。“女人似水”这句话似乎高估了女人,又贬低了女人。不是所有女人都很风情万种,不是所有的女人都那般婀娜多姿,不是所有女人都如此这般晶莹剔透。女人也可以很男人,
标签:
遗忘挪威的森林莉莉周的一切原筱菲杂谈 |
分类: 【随心。索玉】日记随笔 |
我的那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立体的,是一个空间,是一个断层,是一个世纪,是一个回不去过不来的断点。
关于记忆,总是有太多的碎片,那些细小的微粒在下雨时会变得粘稠,找一个不忙的午后蹲在地上一一捡起,找一块干净的面板将它们揉成面团,切成块,分好类,装进盒子里等待发酵。
我的记忆是病态的,越是想记起的人到最后越是连样子都记不得,倒是身边的陌路人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记得清清楚楚。谁又不是病态的呢?《关于莉莉周的一切》里的莲见雄一是、星野是,《挪威的森林》里直子是、玲子是、渡边君是、断臂山是、李安是,包括你也是,我们都是。我们所处的世界本是种病态,一种错综复杂的病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