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

 

唐庚《次泊头》赏析

何处不堪老,浮山倾盖亲。

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

草木疑灵药,渔樵或异人。

近前端有得,丞相未宜嗔。

注释:

1、次,暂驻。唐•王湾诗《晚次北固山下》。泊头,唐庚南迁途中所经之地,未详。

2、倾盖,本指车盖。《史记•邹阳传》:“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3、砚田,以砚喻田,指笔耕于书砚之间。恶岁,即凶年。指农民因自然灾害而歉收,以致衣食难以为继。

4、酒国,指沉醉于酒中,恍若自由王国。

5、端,表肯定,相当于确实。

6、丞相未宜嗔,此句化用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丞相, 指当朝权臣。嗔,发怒、生气。

赏析:

 

     此诗作于赴贬所途中,时间当在大观四年岁末。

 

     一般说来,贬谪之人,心情都是沉重的,更何况是惠州这样的荒远瘴乡,情何以堪?即便是像韩愈这样心胸开阔的大家被贬潮州就曾留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云橫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悲瑟之句。而唐庚却-反前人,故作健语。“何处不堪老”,谓哪里不可以终老此身?隐含“青山是处可埋骨”(苏轼)之意,语带愤激。浮山指罗浮山,可见诗人已渐踏惠州境内。“倾盖亲”谓行进之间,少不了与路人即兴交谈,却恍若故人相逢,倍感亲切。

 

    这-联首句突兀而起,意在引起下文。

 

   “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颔联却有意宕开一笔,转写自身境况。全句言自己常年勤奋耕耘于墨砚这方小小的天地,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当然也不会有凶年恶岁的困扰;终日沉浸在酒中王国,“醉里乾坤最大,壶中日月悠长。”长伴秋月春花,好不怡然自得也。

 

    这一联抒写居家日常生活,写得儒雅超逸,远绝凡俗,颇见情致。砚田、酒国,取喻生动,读来兴味盎然,堪称佳句。

 

    这两句看似游离于题目之外,细读却别有深意,是对首句的最好注脚。全篇境界,借此升华。

 

   “草木疑灵药,渔樵或异人。”颈联拉回眼前,谓当地的奇草异木,大有别于中原地区,真让人想到传说中的灵妙之药;而偶见渔父樵夫,又都服饰另类,绝似域外之人。

 

    这一联描写南国风土人情,著意表现民风的淳朴,自然引出尾联。

 

   “近前端有得,丞相未宜嗔。”近前紧承渔樵,谓近距离地接触平民,随兴交谈,亲密无间。“端有得”,确有收获也。结句化用工部“慎莫近前丞相嗔”的名句调侃当局者:您们大可以禁绝我与官员来往,但我与普通老百姓交往接触,您们应该不会为此而生气吧。“宜”字下得极为含蓄,语带讥锋,意味深长,令人一哂。

 

    末尾与首联“浮山倾盖亲”相照应,以此绾结,迴环巧妙。

 

    唐庚此诗,写贬谪途中的所见所感,结构纡曲深致,篇末顺手牵羊,隐含讥讽,颇见匠心。


阅读    收藏 
(2014-10-19 15:38)
标签:

唐庚

苍然

寒食

小市

孤城

分类: 诗歌

  唐庚《春归》赏析

        听雨轩主  2014,10,19

东风定何物?所至辄苍然。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

注释:

1、  定,此处作副词,相当于“究竟”。苏轼《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

观荷花》:“清风定何物?可爱不可名。”

2、  苍然,郁郁葱葱貌。南齐谢眺“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苏轼《端午

遍游诸寺》:“盆山不见日,草木尽苍然。”

3、  犯,这里是“逼近” 的意思。

赏析

    此诗亦唐庚谪居惠州时所作,题目为《春归》,明是写春景,实则借春景抒发春归而人不得归的郁闷心情。

   “清风定何物? 所至辄苍然。”首联写全景,以大刀阔斧的疏朗之笔,传递出春天来临不可阻遏之势。这里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悄然而至,也不是“ 吹皱一池春水” 的小家碧玉,没有“和风细雨不须归” 的闲情逸致,也没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的浅吟低唱;而是浩荡东风铺天盖地,扑面而来,所到之处,四野一派生机勃勃,郁郁苍苍。让人禁不住要问,东风呀,你究竞有什么神奇的力量?竟然把这绿色的生命之树铺满人间!这一问一答,大有橫截众流,先声夺人之势,又兼泼墨写意,酣暢淋漓之妙,可谓起笔不凡!

    宋人写诗,受黄庭坚影响,讲究“夺胎换骨,点石成金。” 唐庚此联,明显从东坡“清风定何物? 可爱不可名。”化出,但意象明显丰满得多。

   “小市花间合,孤城柳外圆。”三、四句则换用工笔分写局部之景,画靣渐渐收拢、移近,突出“小市”“孤城” 这两个特写镜头。小市指当地集市(相对城而言,市当然小了),孤城指惠州。“花间合”“ 柳外圆” 描绘出繁花似锦,绿柳如烟的南国早春景象。写法上颇似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但孟诗描绘的是乡村庭院,故清新淡远,而本诗抒写的是南国小城春色,故设色浓艳,可谓各尽其妙。

   “禽声犯寒食,江色带新年。”五、六句暗转,由写景而引出心绪的变化。明写时令已渐近寒食节,鸟儿也多了起来,呼朋引伴,喧声不绝;新年刚过,春水渐涨,江色呈碧,似乎一切都饱含春意。其实此处的“寒食” 隐含一段诗人挥之不去的心结。谪居惠州已三年了,依旧归期无望,正如诗人在另一首诗中写的一样“故都囬首三寒食,新岁经心两湿衣。”可见,此处的“寒食”“ 新年” 决非单纯的节令之词,而是有宦海沉浮,身不由己的惆怅与慨叹。这样,春色的短暂欢娱更牵出滞留不归的郁结,以此为过渡,自然地翻跌出结尾的“愁” 来。

   “无计驱愁得,还推到酒边。”尾联极写愁思之深。诗人无端获罪,远谪荒蛮,归期缈茫,对此灿漫春光,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人写愁,善用“推” 字,如曹植《释愁文》 就云:“愁之为物,惟惚惟恍,不召自来,推之不去。”庾信《愁赋》也曾说:“闭门欲推愁,愁终不肯去。”化无形为有形,又把愁拟人化。比起曹、庾来,本诗更是推进一层:既然无法驱赶这无尽的愁思,那就干脆把它推到酒边,以酒浇愁吧。

    此诗深得以丽景写悲之法,景愈美,反衬悲愈深,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也。读此诗不可不察。

 

 

阅读    收藏 
(2014-09-24 12:31)
标签:

太古

世味

忘筌

余花

好鸟

分类: 诗歌

唐庚《醉眠》赏析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释:

1、  太古,指远古时代。

2、  簟(dia`n)竹凉席。

3、  便(pian)便当、适宜。苏轼《和子由寒食》:“绕城骏马谁能借,到处名园意

已便。”

4、  忘筌,筌(quan)竹制的捕鱼工具。 忘筌, 即“得鱼忘筌” ;语出《庄子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意为捕捉到鱼便忘记了捕鱼的工具。此处用比喻义。“忘筌”即是忘言。

赏析:

    此诗为唐庚贬居惠州时所作,明是写醉眠, 实则抒发自己政治上遭受打击后的苦涩心情。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首句点明居所之环境,四围山林环抱,诗人幽居其中,块然独处,与世隔绝,恍若置身远古时代,远离尘世的喧嚣。夏日天长,时间也仿佛凝固、静止了,显得格外漫长。这一联看似平和,实则反映了诗人投荒万里,离群索居,寂寞难耐之心理感受,堪称名句。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颔联抒写户外景象,紧扣“醉”字,春意阑珊,花事将尽,枝上只剩残红点点,但这也足以让人陶醉,诗人免不了多喝几杯。声声鸟语,宛转动听,仿佛催眠曲曲,酒酣耳热之间,睡意也悄然袭来。

    此联工丽华美,画靣生动。“好鸟”一句从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化出,而赋于其新意,自然领起下文,转入对“眠”的摹写。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这一联笔触转入室内,“世味”二字为全篇诗眼。时诗人谪居惠州,处境微妙,达官贵人避之惟恐不及。故“门虽设而常关”也。“门常掩”即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看似轻描淡写,实则饱含辛酸。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冷暖,尽在“世味”二字中矣!

    值得注意的是,“世味门常掩”按正常语序应为“门掩知世味”。而诗人有意将“世味”前置,不仅是为了协调声律,更是强调其内心之感慨。联想到他在《寄傲斋记》中,设想归隐故乡后,会将居室之门命名为“常关之扉”,足见贬居惠州的几年,在诗人心底曾留下多么铭心刻骨的伤痛!

    下句自我安慰,好在竹凉席是现成的,方便、适宜,正好借此打发时光。这-句看似调侃,实则隐见愤激。

    尾联写由眠到醒的过程。“梦中频得句”,只有在睡梦中,诗人才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思绪也信马由缰,纵横弛骋。于是佳句亦奔涌而来。然而好梦不长,正当诗人沉醉于这美好的梦境,却“侃惊起而长嗟”,想提起笔来,将梦中频得之句写下来时,却又只剩下片鱗只爪,不知从何写起了。这种情境颇似东坡的“作诗火急追亡逋(逃犯),清景一失后难摹。”大凡诗人,都有这种提笔忘言的体会。

    这一联借梦境与现实的强烈落差,抒发乍得复失的惆怅之情,幽默中见苦涩,平淡中见蕴藉,很值得玩味。

    此诗叙亊、写景、抒情,融为一体,浑然无迹,语淡而意远,余韵悠然,,兼有唐诗的神采和宋诗的理趣.“余花”“好鸟”一联尤为精彩,是唐庚的代表作之一。

附录

     关于此诗最后一句“拈笔又忘筌”,当代大家钱钟书在他的《宋诗选注》中注释为“提起笔来写又忘掉怎么说了。“筌”借作“诠”。”乍一看,似也说得通,但把“筌”解释为“诠”则彻彻底底地错了!《现代汉语大词典》对“筌”的注释是“用竹或草编的捕鱼工具”。而查遍《康熙字典》《辞源》《辞海》《说文》均找不到”筌可以作“诠”的假借义或转注义。其实“忘筌”一词源出于<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历代诗人用此典甚多,如晋嵇康《赠秀才从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张正元《临川羨鱼》:“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白居易<《李渣州题韦开州经诗》:"观指非知月,忘筌是得鱼”贯休《渔家》“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羨前贤钓清渭。”现代郭沫若在《新旧文学之争》中也说:“我们读书的目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

    综上所述,可见唐庚《醉眠》诗中“拈笔又忘筌”也是用了庄子这个典故。全句的意思是:提起笔来想写又忘掉该写些什么了。“忘筌”即是“忘言”。

    由此可见,做学问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否则,即使像钱钟书这样著作等身的大家,也难免出现这样的谬误了。

阅读    收藏 
标签:

木兰

丰碑

春风

明珠

文化

分类: 诗歌

    七绝  丹棱新八景(1--4)

                  听雨轩主 2013,02,20

     去年,丹棱县重建大雅堂.为弘扬大雅文化,县政府公开征集丹棱新

八景,县人多有响应.目前八景已初步认定.余不以陋劣,特配诗以咏之.

          

        一  大雅巍峨

    北宋元符年间,丹棱杨素建造史上唯一之大雅堂。内藏黄庭坚手书

杜甫两川夔峡诗碑刻三百余通,堪称诗书双绝。明末堂毀于战乱,2012

年重修,再树丰碑。

      诗书双绝璧珠联,宋韵唐风异彩絃。

      踵武先贤完夙志,魂追大雅铸新篇。

        二  老峨雄秀

    老峨山,蜀西名山,以雄秀奇险著称。自汉代以来皆为释道圣地。

近年来重新打造,为川内旅遊名胜。

 

      石径蜿蜒上九穹,千年宝刹有无中。

      重峦百叠鸣飞瀑,绝顶苍茫唱朔风。

        三  梅岭桃花

    梅湾湖位于城西十里许,系国家级旅遊示范点。群山怀抱中的一泓春

水,宛如翡翠明珠。绕湖十里,万亩桃林,阳春三月,繁花似锦,与湖光

山色映衬,蔚为壮观。

      春风十里百花繁,红雨随心映日暄。

      万顷波光流锦绣,弦歌一路入桃源。

        四  花涧听涛

    九龙山下,金牛河边,珍珠镶嵌,兰色花涧。山灵,水秀,花妍,草碧。

为近年来著力打造之景区。

      水如碧玉花如海,满载诗情画里遊。

      曲涧春深迷望眼,涛声吹送木兰舟。

 

阅读    收藏 
(2011-07-26 08:13)
标签:

三角梅

听雨轩

嫣然

妙曼

蝶恋

弦月

缱绻

斗艳开

七律

文化

分类: 诗歌

            七律     咏三角梅

      听雨轩主 20110726

  今夏雨水甚足,邻居三角梅格外繁茂,旁

逸斜出,姿态橫生。惟一枝卓然而上,直逼予

之窗台。朝夕相对,逾觉可爱,赋以赠之。

 

http://s13/middle/638f7dd1ha923c075498c&690

屋后嫣然一树来,  临风妙曼傲瑶台。

衣沾清露娇犹醉,  蝶恋芳魂影自徊。

弦月朦胧频入梦,  情思缱绻合倾杯。

怜卿不向三春发,  敢与骄阳斗艳开!

【七言·韵和听雨轩主《咏三角梅》】

             一海粟

隔墙佳树探邻来,  馈我春光玉满台。

一袭淡香犹缱绻,  半帘疏影自萦徊。
邀将月魄成幽梦,  融作情思贮满杯。

北国寒梅堪胜雪,  应嗟酷暑伴卿开。

 

                   芒砀之子童心惠玉


        题深圳市花三角梅
  斗妍蛇口市花尊,红叶巧妆青白身。
  夺主喧宾疑有意,引蜂招蝶似无心。
  岭南常醉昭君色,塞北难闻望帝音。
  莫恋罗湖山水秀,应还华夏四时春.
                       谢友蓝雪儿雅和
    幽幽一缕偷空来,过户穿窗满襟怀。
  态度风流夸缱绻,仙姿绰约下瑶台。
  香泽赠我情同梦,玉壶冰清玉魄白。
  驿外疏枝还胜雪,琼苞未解为谁开。
       谢友竹山顽主雅和

   一枝斜逸近窗来,谁赐宝巾揩玉台?
   凝露晶莹光闪烁,迎风摇曳影徘徊。
   秀姿堪赏成痴念,好酒欲呼添满杯。
   深谢仙邻多惠我,年年但愿及时开。

 

  近日冗事繁多,对众诗友的来访未及时囬

复,专此致谢并祝安康!

阅读    收藏 
标签:

听雨轩

七绝

华诞

苍松

老益坚

杂谈

分类: 诗歌

           七绝     贺母亲九十华诞

        听雨轩主  2010,11,21

   家父四八年随中央军校去台,从此与家母劳燕分飞,天各一方.风风雨雨六十载,经历了几多磨难,几多艰辛!家母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称得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先父以国民党参谋总部次长退役,八六年在台北逝世,遂成终生遗憾!所幸者家母虽年届耄耋,至今仍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此实长寿之征也!"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晩晴."祝愿母亲再活五百年!

  苍松劲瘦傲崖前,  沐雨餐风老益坚。

  凤集髙梧歌锦绣,  桐花万里霞满天。

 

寿宴活动当天,纯粹家宴,高朋满座。

 

特别鸣谢当天活动主持,来自四川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郭津小姐,她是我女儿的好友,当天携老公专程赶来。
      

 

家庭汇报演出开始,首先是寿宴主办方代表发言。

         

接下来,是家族中的两个小辈,带来的好听的歌曲

         

女儿、女婿带来的脱口秀节目,让现场气氛达到高潮。



精彩节目继续,牧云侄儿带来的诗朗诵,激情澎湃。

      

压轴节目,年龄最小的侄子的生日快乐歌,现场十分浪漫温馨。


齐唱生日歌,老寿星许下生日愿望。

 

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再今后的日子里,笑口常开。

        



         友三木武夫雅和

苍松寿鹤傲崖前,  沐雨餐风老弥坚。
凤栖梧桐鸣锦绣,  红花万里霞染天。

         友竹兰书屋雅和

悬崖巍立劲苍松,  不畏风雨度暮年。


高龄喜追古彭祖,  遥祝安康寿媲天。

         友书东雅和

黄山苍松双手拱,  九十高寿该称颂。
瑶池众仙欣商聚,  齐奔贵府送贺封,

         友如梦人生雅和

  儿孙绕膝坐堂前 , 福寿双全老更坚。
 故旧亲朋齐祝愿, 期颐安享乐连天。

        友黄鹂又啼数声雅赠

  诗健从来是寿征,  龄同世纪不虚生.
 果然天意怜幽草,  恰遇人间重晚晴.
 劈破葫芦抛假药,  解除枷锁出真情.
 仙宫地狱亲曾历,  白发苍颜作证明.

          友一海粟惠赠

  辗转春秋敢为先, 风云万里意弥坚。
 曾经离乱持冰洁, 过眼沧桑挺瘦肩。
 日月潭深思款款, 桑榆树老惜年年。
 晚晴应对南山约, 暮色秋心朗朗天。

        友楚江闲鹤雅和

   七绝·依韵贺轩主令堂耄耋长春
北堂集瑞乐陶然,  菊酒蟠桃贺寿筵。
历尽风霜慈竹茂,  衔泥紫凤待春天。

         友竹山顽主雅赠

七律】贺轩主令堂大人九十华诞
劳燕分飞四十年,  椿庭先剪苦堂萱。
言传身教抚稚子,  文示诗规课幼孙。
刻鹄仁人臻耄耋,  凌霜岩菊远篱藩。
栖贞处约天伦乐,  华诞举家称寿罇。

        友山野顽猴雅赠

            贺听雨轩主令堂大人九十华诞
九十春秋意志坚,  操持家政雨风肩。
遥思海岛孤凄伴,  独守乡关苦累煎。
岁月难留成憾事,  贞情不渝入吟笺。
萱辰有子偷桃献,  矍烁天伦五百年。

        友秋颜素心雅赠

              贺令堂大人九十华诞
萱堂寿庆暖融融,  白发慈颜醉玉盅,
历尽风霜逢盛世,  瑶池老母乐无穷。

        友爱之源雅和

  苍松傲立南山前,历岁霜雪寒志渊。
 碧绿勃勃益壮年,夕阳万里霞满天。







 

阅读    收藏 
标签:

平声

七绝

梨花

枝头

春韵

分类: 诗歌

       七绝    咏梨花四首  

           听雨轩主 2010,03,23

http://s8/middle/5d6d0f34h73718bd953e7&690

 

http://s5/middle/5d6d0f34h73718bdddfd4&690              http://s7/middle/5d6d0f34h826f72b7c306&690
http://s7/middle/5d6d0f34h826f72d63c06&690

              一

清明寒食雨纷纷,谁遣梅花一袭魂?

妩媚枝头千种艳,浅吟香雪近黄昏。

              二

溪边玉树倚云开,冷艳霜痕绝胜梅。

门掩黄昏春带雨,佳人缱绻月徘徊。

              三

东风一夜唱枝头,万树繁花白玉楼。

十里家山春似海,漫天飞雪舞芳洲。

              四

陌上柔条雪压枝,香魂玉魄绽疏篱。

溶溶月色吟春韵,一树梨花十首诗!

 

       博友诗语幽兰雅和

              一

临风香雪簇缤纷,迎迓春心玉砌魂。
半坼羞唇枝上韵,悠然妙也俏晨昏。

             
已许东君圣洁开,莫输傲骨一枝梅。
堆来盛雪铺天韵,不枉霓裳漫舞徊。
             
窗前仰照一枝头,缱绻芬芳悄近楼。
摄我诗魂随玉蝶,翩跹一路上汀洲。
             
西院含情顾盼枝,云腮带雨倚藤篱。
由风漫解春衣软,一瓣馨香一瓣诗。

      博友竹兰书屋<梨花吟>
疑是纷纷雪花飞,漫山皑皑梨花开。
忽如一夜东风过,银瀑四野天上來。
寥廓江天洒月辉,花影扫地覄堰台。
千株万树春光闹,多少诗人恨乏才.

        博友玄键雅和

              一
春晴何事雪纷纷?一树花开白玉魂。
不与夭桃争俗媚,清香素色咏黄昏。
              二
一树临风灿灿开。报春唯憾已输梅。
飨君自有三秋实,谁忆雪寒香暗徊。

       博友肖冰雅和
桃红李白独陶醉,蝶舞蜂歌勤作飞。
春光明媚花絮美,惹来韵士诗句追。

       博友北辰雅和

春枝一夜扮妆头,玉瓣琼花掩翠楼。
初嫁艳妃涂嫩粉,香车彩路沁芳洲。

       博友云儿心语雅和

 春雨春雪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蜂蝶曼舞枝头俏,繁英缤纷悦情怀。

       博友爱之源雅和

 朝露未消带残妆,微蕤欲泻睡海棠。
盈雪妩媚不争春,茉莉清清独自香。

阅读    收藏 
(2010-02-12 20:57)
标签:

七律

幸福安康

听雨轩

国运

瑞雪

分类: 诗歌

    七律      虎 年抒怀

    听雨轩主  2010,02,12

      开博一年,蒙各位朋友关爱支持,值此虎年来临之际,给大家拜年啦!

祝朋友们阖家欢乐!万事如意!花好月圆!幸福安康!

      好酒天天酌,不可多;红包天天有,不可少。

      好友天天聚,开心玩;哈哈天天打,尽情乐。

 

星移斗转换晴空,  牛去虎来气势雄。

瑞雪晶莹妆锦绣,  红霞璀璨绚苍穹。

和谐共建人心畅,  盛世齐讴国运隆。

岭上梅花开正艳,  神州浩荡唱东风。

http://s10/middle/501a7363h7f55ad51da59&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仇再著

爆竹声

四海

注释

梅花

分类: 诗歌

   牛年春节抒怀

听雨轩主

2008126

爆竹声催旧岁旋,梅花绽放映婵娟。

冰封雪冻心弥热,地塌山崩志更坚。

四海佳宾齐聚首,千年盛会喜空前。

  新春牛气冲霄汉,举国同仇再著鞭。&#9312;

 

注释:&#9312;同仇,成语“同仇敌忾”的省写,这里是同心协力的意思。

阅读    收藏 
标签:

醉眠

宋诗选注

临川羡鱼

佳句

唐庚

分类: 诗歌

            唐庚《醉眠》诗“拈笔又忘筌”之我见

                    听雨轩主 2008.12.20

    近日阅读我县正在编撰的《丹棱人物志》征求意见稿,见书中收录有我县乡贤唐庚先生《醉眠》诗一首。唐庚先生是我县北宋时期人,因其文采风流,故时人称之为“小东坡”。《醉眠》诗是唐庚贬谪惠州时的诗作。其诗云: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唐庚此诗造意古朴,对仗工稳,韵味悠长,令人咏叹再三,不忍释卷。诗中描写了诗人在初夏之时的日常起居生活,意境幽美。炎炎夏日,昼长难度。谪居深山之中,面对寂寂青山,少不了独酌花间,残红点点,也足以让人陶醉;好鸟声声,婉转动人,仿佛催眠曲曲,诗人免不了多喝几杯,不觉之间睡意顿生,好在竹凉席是现成的,诗人在这鸟语花香中很快进入了梦乡。在睡梦中,诗人的思绪并未停止,诗兴亦信马由缰,于是佳句亦奔涌而来。然而遗憾的是诗人醒来之后,提起笔想把那些梦中频得的佳句写下来时,却又只剩下片鳞只爪,不知从何写起了。此种境况,即所谓“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大凡诗人都有这种提笔忘言的体会。

     可是对于诗后有关“拈笔又忘筌”的注释,笔者认为不甚妥贴,似可商榷。对“拈笔又忘筌”的注释,编撰者主要采用钱钟书先生《宋诗选注》中对该句的注释。钱钟书是当代学界泰斗,著作等身,令人钦佩,其《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等都是学界公认的极有价值之学术著作,其新颖独到之见解,发聋振聩,令人耳目一新,笔者也因此获益良多。然智者千虑,有时亦难免一失,在《宋诗选注》中,钱先生注“拈笔又忘筌”句曰:“提起笔来写又忘掉怎样说了。筌借作诠。”细研钱先生对该句的注释,笔者认为钱先生对该句的注释似是而非,值得商榷。“忘筌”一词源于《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现代汉语大词典》对“筌”字的注释是:指用竹或草编的捕鱼之工具。“得鱼而忘筌”即捕到了鱼而忘记了捕鱼的工具,比喻的是达到了目的却忘记了所凭借的手段。 “忘筌”即为“忘言”之意。“拈笔又忘筌”也就是说提起笔来又忘记怎样写了。

      历代诗人用此典者甚多,如晋嵇康《赠秀才从军》“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陶渊明《饮酒》:“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诗:“得性虚游刃,忘言已弃筌。”张正元《临川羡鱼》:“结网非无力,忘筌自有心。”白居易《和李渣州题韦开州经藏诗》:“观指非知月,忘签是得鱼。”贯休《渔家》:“但得忘筌心自乐,肯羡前贤钓清渭。”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也说:“我们读书求学的目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筌。”

     以上例举,要而言之,也说明,“忘筌”即为“忘言”之意。

     由此观之,唐庚《醉眠》诗中“拈笔又忘筌”中的“忘筌”,亦如上述诗人一样是用《庄子.外物篇》“得鱼而忘筌”这个典故。“忘筌”,即是“忘言”,而所忘之言,即是上句“梦中频得”之“句”,若依钱先生的解释,“筌”借作“诠”,当“说”讲,表面上看,似亦可通,但细加推敲,所谓“提起笔来写又忘掉怎样说了”,其实是“提起笔来写又忘掉怎样写了”,而写什么呢?显然是上句“梦中频得”之“句”也。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