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鹤清官邓廷桢林则徐文化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林则徐革职圣恩杂谈 |
分类: 历史随笔 |
文/李晓巧
(此文首发《扬子晚报》作者“枕江谈古”专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诗脍炙人口,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禁烟抗英有功,却遭清政府投降派诬陷,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被革职发配伊犁,这首诗是他在西安与妻子离别赴伊犁时所写。
诗句表现了林则徐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的坚贞态度,让人感受出满满的为国担当情怀,虽遭革职遣戍也毫无悔意。诗句的下两句为:“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能听得出来,即便被撤职戍边了,林则徐还是念着道光皇帝的“君恩厚”。
林则徐为何被革职遣戍还念叨“君恩
标签:
铁路容闳盛宣怀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古代利息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曾国藩谈话人才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唐朝忠贞颜真卿才能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如意流行清代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天下担当顾炎武 |
分类: 历史随笔 |
标签:
廉政康熙民生 |
分类: 历史随笔 |
文/李晓巧
(此文首发《群众》杂志)
满清入主中原268年,其中康熙朝61年,乾隆皇帝实际统治时间为63年,祖孙二人在位时间之长为史上罕见。这两个朝代之所以被称为“康乾盛世”,有历史的发展规律等多种原因,同时也得益于当时的一些执政智慧,这从康熙皇帝收《民生图》、乾隆皇帝颁赐《鸡雏待饲图》中可以窥其一斑。
《养吉斋丛录》中记载:康熙十八年(1679年),监察御史蒋伊请假回老家常熟探亲。当时由于三藩之乱,南方连年战事,造成了很多田地荒芜,加上军需浩繁,朝廷加重了捐税征收,稍有灾情,百姓就交不起赋税,只好背井离乡去逃荒。从京城到江南,一路上,蒋伊看见到处河塘干涸,庄稼枯萎,三五成群的难民向北而行,作为一个接近50
标签:
清史张鹏翮康熙治河 |
分类: 历史随笔 |
文/李晓巧
首发《扬子晚报》李晓巧专栏“枕江谈古”之“两江总督”系列
被一些历史学家和古装剧推崇为睿智英明的康熙皇帝,文治武功都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一笔,这样的君主,自然所见甚高,不会随意可否,但他对一位大臣有过这样的论定:张鹏翮可以托付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