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长诗

吉狄马加

人与自然

我雪豹

新经典

分类: 《大昆仑》杂志

我,雪豹……

           ——献给乔治·夏勒 

 

标签:

吉狄马加

学术

论文

天地广阔

万物自在

文化

天地广阔,万物自在

——读吉狄马加的名诗《自由》

 

标签:

优素福

格尔达威

书目

伊斯兰

文化

筛海优素福·格尔达威书目大全

 

 

 

http://www.norislam.com/attachments/2008/09/9_2008091622294111mf1.jpg

 

 

 

 


1-الحلال والحرام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教的合法、非法事务》
2-ثقافة الداعية 《宣教者的文化素养》
3-التربية الإسلامية ومدرسة حسن البنا 《伊

标签:

转载

      [西部诗群]昌耀诗歌鉴赏4首

         ——《划呀,划呀,父亲们!》《一百头雄牛》

            

博文
标签:

长诗

吉狄马加

人与自然

我雪豹

新经典

分类: 《大昆仑》杂志

我,雪豹……

           ——献给乔治·夏勒 

 

吉狄马加

 

1

流星划过的时候

我的身体,在瞬间

被光明烛照,我的皮毛

燃烧如白雪的火焰

我的影子,闪动成光的箭矢

犹如一条银色的鱼

消失在黑暗的苍穹

我是雪山真正的儿子

守望孤独,穿越了所有的时空

潜伏在岩石坚硬的波浪之间

我守卫在这里——

在这个至高无上的疆域

毫无疑问,高贵的血统

已经被祖先的谱系证明

我的诞生——

是白雪千年孕育的奇迹

我的死亡——

是白雪轮回永恒的寂静

因为我的名字的含义:

我隐藏在雾和霭的最深处

我穿行于生命意识中的

另一个边缘

我的眼睛底部

绽放着呼吸的星光

我思想的珍珠

凝聚成黎明的水滴

我不是一段经文

刚开始的那个部分

我的声音是群山

战胜时间的沉默

我不属于语言在天空

悬垂着的文字

我仅仅是一道光

留下闪闪发亮的纹路

我忠诚诺言

不会被背叛的词语书写

我永远活在

虚无编织的界限之外

我不会选择离开

即便雪山已经死亡

 

2

我在山脊的剪影,黑色的

花朵,虚无与现实

在子夜的空气中沉落

 

自由地巡视,祖先的

领地,用一种方式

那是骨血遗传的密码

 

在晨昏的时光,欲望

就会把我召唤

穿行在隐秘的沉默之中

 

只有在这样的时刻

我才会去,真正重温

那个失去的时代……

 

3

望着坠落的星星

身体漂浮在宇宙的海洋

幽蓝的目光,伴随着

失重的灵魂,正朝着

永无止境的方向上升

还没有开始——

闪电般的纵身一跃

充满强度的脚趾

已敲击着金属的空气

谁也看不见,这样一个过程

我的呼吸、回忆、秘密的气息

已经全部覆盖了这片荒野

但不要寻找我,面具早已消失……

 

4

此时,我就是这片雪域

从吹过的风中,能聆听到

我骨骼发出的声响

一只鹰翻腾着,在与看不见的

对手搏击,那是我的影子

在光明和黑暗的

缓冲地带游离

没有鸟无声的降落

在那山谷和河流的交汇处

是我留下的暗示和符号

如果一只旱獭

拼命地奔跑,但身后

却看不见任何追击

那是我的意念

让它感到了危险

在这样的时刻

永远看不见我,在这个

充满着虚妄、伪善和杀戮的地球上

我从来不属于

任何别的地方!

 

5

我说不出所有

动物和植物的名字

但这却是一个圆形的世界

我不知道关于生命的天平

应该是,更靠左边一点

还是更靠右边一点,我只是

一只雪豹,尤其无法回答

这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关系

但是我却相信,宇宙的秩序

并非来自于偶然和混乱

我与生俱来——

就和岩羊、赤狐、旱獭

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

我们不是命运——

在拐弯处的某一个岔路

而更像一个捉摸不透的谜语

我们活在这里已经很长时间

谁也离不开彼此的存在

但是我们却惊恐和惧怕

追逐和新生再没有什么区别……

 

6

我的足迹,留在

雪地上,或许它的形状

比一串盛开的

梅花还要美丽

或许它是虚无的延伸

因为它,并不指明

其中的奥妙

也不会预言——

未知的结束

其实生命的奇迹

已经表明,短暂的

存在和长久的死亡

并不能告诉我们

它们之间谁更为重要?

这样的足迹,不是

占卜者留下的,但它是

另一种语言,能发出

寂静的声音

惟有起风的时刻,或者

再来一场意想不到的大雪

那些依稀的足迹

才会被一扫而空……

 

7

 

当我出现的刹那

你会在死去的记忆中

也许还会在——

刚要苏醒的梦境里

真切而恍惚地看见我:

是太阳的反射,光芒的银币

是岩石上的几何,风中的植物

是一朵玫瑰流淌在空气中的颜色

是一千朵玫瑰最终宣泄成的瀑布

是静止的速度,黄金的弧形

是柔软的时间,碎片的力量

是过度的线条,黑色+白色的可能

是光铸造的酋长,穿越深渊的0

是宇宙失落的长矛,飞行中的箭

是被感觉和梦幻碰碎的

某一粒逃窜的晶体

水珠四溅,色彩斑斓

是勇士佩带上一颗颗通灵的贝壳

是消失了的国王的头饰

在大地子宫里的又一次复活

 

8

二月是生命的季节

拒绝羞涩,是燃烧的雪

泛滥的开始

野性的风,吹动峡谷的号角

遗忘名字,在这里寻找并完成

另一个生命诞生的仪式

这是所有母性——

神秘的词语和诗篇

它只为生殖之神的

降临而吟诵……

 

追逐 离心力 失重 闪电 弧线 

欲望的弓 切割的宝石 分裂的空气

重复的跳跃 气味的舌尖 接纳的坚硬

奔跑的目标 颌骨的坡度 不相等的飞行

迟缓的光速 分解的摇曳 缺席的负重

撕咬 撕咬 血管的磷 齿唇的馈赠

呼吸的波浪 急遽的升起 强烈如初

捶打的舞蹈 临界死亡的牵引 抽空 抽空

想象 地震的战栗 奉献 大地的凹陷

向外渗漏 分崩离析 喷泉 喷泉 喷泉

生命中坠落的倦意 边缘的颤抖 回忆

雷鸣后的寂静 等待 群山的回声……

 

9

在峭壁上舞蹈

黑暗的底片

沉落在白昼的海洋

从上到下的逻辑

跳跃虚无与存在的山涧

自由的领地

在这里只有我们

能选择自己的方式

我的四肢攀爬

陡峭的神经

爪子踩着岩石的

琴键,轻如羽毛

我是山地的水手

充满着无名的渴望

在我出击的时候

风速没有我快

但我的铠甲却在

空气中斯斯发响

我是自由落体的王子

雪山十二子的兄弟

九十度的往上冲刺

一百二十度的骤然下降

是我有着花斑的长尾

平衡了生与死的界限……

 

10

昨晚梦见了妈妈

她还在那里等待,目光幽幽

 

我们注定是——

孤独的行者

两岁以后,就会离开保护

独自去证明

我也是一个将比我的父亲

更勇敢的武士

我会为捍卫我高贵血统

以及那世代相传的

永远不可被玷污的荣誉

而流尽最后一滴血

 

我们不会选择耻辱

就是在决斗的沙场

我也会在临死前

大声地告诉世人

——我是谁的儿子!

因为祖先的英名

如同白雪一样圣洁

从出生的那一天

我就明白——

我和我的兄弟们

是一座座雪山

永远的保护神

 

我们不会遗忘——

神圣的职责

我的梦境里时常浮现的

是一代代祖先的容貌

我的双唇上飘荡着的

是一个伟大家族的

黄金谱系!

 

我总是靠近死亡,但也凝视未来

 

11

有人说我护卫的神山

没有雪灾和瘟疫

当我独自站在山巅

在目光所及之地

白雪一片清澈

所有的生命都沐浴在纯净的

祥和的光里。远方的鹰

最初还能看见,在无际的边缘

只剩下一个小点,但是,还是同往常一样

在蓝色的深处,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不远的地方,牧人的炊烟

袅袅轻升,几乎看不出这是一种现实

黑色的牦牛,散落在山凹的低洼中

在那里,会有一些紫色的雾霭,漂浮

在小河白色冰层的上面

在这样的时候,灵魂和肉体已经分离

我的思绪,开始忘我地漂浮

此时,仿佛能听到来自天宇的声音

而我的舌尖上的词语,正用另一种方式

在这苍穹巨大的门前,开始

为这一片大地上的所有生灵祈福……

 

12

我活在典籍里,是岩石中的蛇

我的命是一百匹马的命,是一千头牛的命

也是一万个人的命。因为我,隐蔽在

佛经的某一页,谁杀死我,就是

杀死另一个看不见的,成千上万的我

我的血迹不会留在巨石上,因为它

没有颜色,但那样仍然是罪证

我销声匿迹,扯碎夜的帷幕

一双熄灭的眼,如同石头的内心一样隐秘

一个灵魂独处,或许能听见大地的心跳?

但我还是只喜欢望着天空的星星

忘记了有多长时间,直到它流出了眼泪

 

13

一颗子弹击中了

我的兄弟,那只名字叫白银的雪豹

射击者的手指,弯曲着

一阵沉闷的牛角的回声

已把死亡的讯息传遍了山谷

就是那颗子弹

我们灵敏的眼睛,短暂的失忆

虽然看见了它,象一道红色的闪电

刺穿了焚烧着的时间和距离

但已经来不及躲藏

黎明停止了喘息

就是那颗子弹

它的发射者的头颅,以及

为这个头颅供给血液的心脏

已经被罪恶的账簿冻结

就是那颗子弹,象一滴血

就在它穿透目标的那一个瞬间

射杀者也将被眼前的景象震撼

在子弹飞过的地方

群山的哭泣发出伤口的声音

赤狐的悲鸣再没有停止

岩石上流淌着晶莹的泪水

蒿草吹响了死亡的笛子

冰河在不该碎裂的时候开始巨响

天空出现了地狱的颜色

恐惧的雷声滚动在黑暗的天际

 

我们的每一次死亡,都是生命的控诉!

 

14

你问我为什么坐在石岩上哭?

无端的哭,毫无理由的哭

其实,我是想从一个词的反面

去照亮另一个词,因为此时

它正置身于泪水充盈的黑暗

我要把埋在石岩阴影里的头

从雾的深处抬起,用一双疑惑的眼睛

机警地审视危机四伏的世界

所有生存的方式,都来自于祖先的传承

在这里古老的太阳,给了我们温暖

伸手就能触摸的,是低垂的月亮

同样是它们,用一种宽厚的仁慈

让我们学会了万物的语言,通灵的技艺

是的,我们渐渐地已经知道

这个世界亘古就有的自然法则

开始被人类一天天地改变

钢铁的声音,以及摩天大楼的倒影

在这个地球绿色的肺叶上

留下了血淋淋的伤口,我们还能看见

就在每一分钟的时空里

都有着动物和植物的灭绝在发生

我们知道,时间已经不多

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我们自己

或许这已经就是最后的机会

因为这个地球全部生命的延续,已经证实

任何一种动物和植物的消亡

都是我们共同的灾难和梦魇

在这里,我想告诉人类

我们大家都已无路可逃,这也是

你看见我只身坐在岩石上,为什么

失声痛哭的原因!

 

15

我是另一种存在,常常看不见自己

除了在灰色的岩石上重返

最喜爱的还是,繁星点点的夜空

因为这无限的天际

像我美丽的身躯,幻化成的图案

 

为了证实自己的发现

轻轻地呼吸,我会从一千里之外

闻到草原花草的香甜

还能在瞬间,分辨出羚羊消失的方位

甚至有时候,能够准确预测

是谁的蹄印,落在了山涧的底部

 

我能听见微尘的声音

在它的核心,有巨石碎裂

还有若隐若现的银河

永不复返地熄灭

那千万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闪耀着未知的白昼

 

我能在睡梦中,进入濒临死亡的状态

那时候能看见,转世前的模样

为了减轻沉重的罪孽,我也曾经

把赎罪的钟声敲响

 

虽然我有九条命,但死亡的来临

也将同来世的新生一样正常……

 

16

我不会写文字的诗

但我仍然会——用自己的脚趾

在这白雪皑皑的素笺上

为未来的子孙,留下

自己最后的遗言

 

我的一生,就如同我们所有的

先辈和前贤一样,熟悉并了解

雪域世界的一切,在这里

黎明的曙光,要远远比黄昏的落日

还要诱人,那完全是

因为白雪反光的作用

不是在每一个季节,我们都能

享受幸福的时光

或许,这就是命运和生活的无常

有时还会为获取生存的食物

被尖利的碎石划伤

但尽管如此,我欢乐的日子

还是要比悲伤的时日更多

 

我曾看见过许多壮丽的景象

可以说,是这个世界别的动物

当然也包括人类,闻所未闻

不是因为我的欲望所获

而是伟大的造物主对我的厚爱

在这雪山的最高处,我看见过

液态的时间,在蓝雪的光辉里消失

灿烂的星群,倾泻出芬芳的甘露

有一束光,那来自宇宙的纤维

是如何渐渐地落入了永恒的黑暗

 

是的,我还要告诉你一个秘密

我没有看见过地狱完整的模样

但我却找到了通往天堂的入口!

 

17

这不是道别

原谅我!我永远不会离开这里

尽管这是最后的领地

我将离群索居,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不要再追杀我,我也是这个

星球世界,与你们的骨血

连在一起的同胞兄弟

让我在黑色的翅膀笼罩之前

忘记虐杀带来的恐惧

 

当我从祖先千年的记忆中醒来

神授的语言,将把我的双唇

变成道具,那父子连名的传统

在今天,已成为反对一切强权的武器

 

原谅我!我不需要廉价的同情

我的历史、价值体系以及独特的生活方式

是我在这个大千世界里

立足的根本所在,谁也不能代替!

 

不要把我的图片放在

众人都能看见的地方

我害怕,那些以保护的名义

对我进行的看不见的追逐和同化!

 

原谅我!这不是道别

但是我相信,那最后的审判

绝不会遥遥无期……

 

 

2014214日—18

于昆明匆匆草就

 

   乔治·夏勒(George Beals Schaller1933--美国动物学家、博物学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和作家。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者之一,也是被世界所公认的最杰出的雪豹研究专家。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吉狄马加

学术

论文

天地广阔

万物自在

文化

天地广阔,万物自在

——读吉狄马加的名诗《自由》

 

       吉狄马加,彝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1961年生于四川大凉山,比我年长4岁,我视其为兄长,也称其为兄长。兰波曾说“诗人皆兄弟”。诗人之间,结下兄弟之谊,当是世间情谊中最可珍贵的那一种。

       整体而言,吉狄马加是一位钟情于精神、沉醉于吟唱的抒情诗人。他的音调是高昂的,因为精神之鹰翱翔于高山之上:他的音色是透明的,因为映照着深情厚意的纯洁内心;他的歌声本身则是动人而悠远的,因为用词的质朴和想象的辽阔。

       在他的众多诗篇中,我偏爱那首《自由》。我曾与两位法国诗人德里和伊利亚娜一起,逐句朗读,逐字研究,把这首诗译成法语,并发表在法国最重要的诗歌刊物之一《诗歌行动》上。我乐意通过这篇短文,来谈一谈我个人对这首名诗的理解,算是一种细读吧。

 

自由

 

    我曾问过真正的智者

    什么是自由?

    智者的回答总是来自典籍

我以为那就是自由的全部

 

    有一天在那拉提草原

    傍晚时分

    我看见一匹马

    悠闲地走着,没有目的

    一个喝醉了酒的

    哈萨克骑手

在马背上酣睡

 

    是的,智者解释的是自由的含义

但谁能告诉我,在那拉提草原

这匹马和它的骑手

谁更自由呢?

 

《自由》一诗很短,只有三节,共十五行。一首短短的诗,却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这就是一首好诗的扩张力:廓开了一个象征空间。天地如此广阔:人立于天地之间,仰观天象,俯察蚁行,故生自由之渴望。世间为何出诗人?正是因为自由的诱惑。对人类而言,自由也许是所有诱惑中最具诱惑力的那一种诱惑:它耀眼,如天空中高悬的红日;它飘忽,似叶片间闪过的微风;它虚无,像梦境里无解的奇遇……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动力源!

以“自由”为题写下过诗篇的,当然不止吉狄马加。法国大诗人艾吕雅就曾写下过一首《自由》,写得挺长,共八十四行。那首诗看似简单,其实诗情充沛,像大水决堤,冲涌而下,每一节都以同一句诗“我写下你的名字”  (即自由,LIBERTE)作结,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它极大地激发了二战时抵抗德军的法国人民的斗志,因为解放祖国,就是为自己赢回自由。还有一位比艾吕雅更早的法国诗人克罗(1842-1888),他是兰波的好朋友,也写下过一首《自由》,也是一首短诗,四节,十六行。出于喜爱,我曾把它译成汉语。我至今记得最后一节:“呵,棕色的灿烂的女友/今夜,看到你,抱紧你/才使我感到宽慰”。显然,克罗是把可能的自由寄托在“爱情”上了。

是的,自由总是“可能的”自由。我们无法为“自由”划界,因为它是精神的地平线,是追求自由的行动本身,但我们很容易识别我们身上的“不自由”状态,因为心灵当下就能察觉自由的丧失或被剥夺。“自由”有多么可贵?请听一听诗人殷夫译的另一位匈牙利诗人裴多斐的豪迈诗句吧:“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这首译诗是翻译中的奇迹!它说明诗光靠译是译不出来的,必须靠译者妙用自己的诗歌创造力,才有可能抵达“再生”)

生命之所以能奇迹般地遭遇爱情,也是因为自由的诱惑。自由诱惑人类:爱情是可能的。自由诱惑诗人:诗是可能的。正是为了见证自由,诗人把自己允诺给了语言:一首好诗就是生命和语言同时抵达了“自由”之境。

吉狄马加的这首《自由》,是对“自由”的询问、见证和再询问。诗人先是询问智者,然后经一幕具体的生命情景“见证”了自由,最后在有所悟中生成新的询问。询问他者,构成第一节;生命情景,构成第二节:询问自己,构成第三节。这首诗堪称智慧之诗。也许,吉狄马加是从彝人祖先那里继承了雄踞于高山之上与天地神灵进行对话的神通,而这种神通开启了他既作为行动者又作为沉思者的智慧。

第一节头两行“我曾问过真正的智者/什么是自由?”,可以连起来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曾问过”,用的是过去时。肯定不止一次地问过,问的对象肯定也不止一个。问谁呢?智者。但诗人强调是“真正的智者”。同沉思生存意义的“真正的智者”,是可以探讨“什么是自由?”这个问题的。从这两行诗中,我们可以读出,“什么是自由?”是萦绕诗人心头的一个大问题,所以诗人才询问“真正的智者”。第三行“智者的回答总是来自典籍”,智者回答时,当然是开口回答,是用嘴,也就是话语,而话语尽管出自口舌,但真正的来源则是书本,典籍。也就是说,智者曾引经据典,对“自由”予以阐释,并试图把答案告诉诗人。有问有答,也是情理之中。第四行“我以为那就是自由的全部”,毕竟,“真正的智者”是有说服力的,“典籍”也是有说服力的,因为“知识”就在智者的话语里,就在典籍的宇行间。须知,关于“自由”,人类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的。第一节,看似简单的叙述,其实暗含了某种戏剧场景(问和答)以及诗人的心理反应(认可)

第二节,诗人从广阔的空间收拢,转入具体的时间:“有一天在那拉提草原/傍晚时分”,第一行交待的是时间(“有一天”)和地点(“在那拉提草原”),第二行又强调了具体的时间状态(“傍晚时分”)。这种写法,属于笔锋一转。读者的注意力顿时集中,敏感到将有什么事情发生。果然,“我看见一匹马/悠闲地走着,没有目的”。这个“我”是诗人,但不光是诗人,是每一个可能的“我”。紧接着,“一匹马”出现了,并且被“我看见”。这匹马在吃草吗?在驰骋吗?不,它只是“悠闲地走着”,而且“没有目的”。读到这两行时,我就明白诗人“笔锋一转”的用意了:他正粗线条勾画出一幅与“自由”有关的生命情景,不是通过“一个人”,而是通过“一匹马”,但这匹马又碰巧被“我”这个人“看见”……在关系中,凸现画面的动态感!不过,真正动人的画面还在接下来的三行诗:“一个喝醉了酒的/哈萨克骑手/在马背上酣睡”。多么动人的描写!多么惬意的情景!草原上的这一幕,整个就是有力的象征:自由!画面刚才是渐渐拉近,此刻就定格了!读者的目光聚焦“在马背上酣睡的”“哈萨克骑手”上:而骑手浑然不觉,而骑手已喝醉了酒,而骑手已在另一片梦的草原上扬鞭驰骋!诗人此处引入了“酒”:不光是因为诗酒不分家,更是因为酒催人醉,酒催人梦,酒能把生命从压抑中解放出来,像大诗人李白所言,酒中有“自由”啊!从“有一天”,从“黄昏时分”,从“那拉提草原”,到“我”,到“看见一匹马”,到“马背上酣睡”的“哈萨克骑手”……所有这一切,就是为了让“自由”活泼泼地显身!自由,惟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此我,此悟,才是真实的,才是可领会的。自由不在别处,就在生命每时每刻的迷醉之时。草原,马,骑手,因了酒,醉在一起,共享自由。那匹马是善解人意的,仿佛担心会把骑手弄醒,只是“悠闲地走着”,把马背晃悠成温柔的摇篮。“没有目的”,诗人借此示意自由的“自在”状态。天地在此,就是那拉提草原,草原广阔,因为自由:万物在此,就是一匹马、一位哈萨克骑手、一个我,万物自在,也是因为自由。

第三节重返对“自由”的询问。在第三节的四行诗中,诗人的高妙在于,不是顺着第二节的画面力量,用第三节对“自由”加以“阐发”或给出“结论”,不,诗人已经悟到“自由”的真谛:  自由不是智者的言说(知识),而是生命的当下(本体)!因此,诗人才敢于把询问归还给询问,把自由归还给生命:“是的,智者解释的是自由的含义/但谁能告诉我,在那拉提草原/这匹马和它的骑手/谁更自由呢?

谁能告诉?谁也不能。但同时,谁都隐约有所领悟:  自由不是答案,而是询问。

  

                                                                               2011714北京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优素福

格尔达威

书目

伊斯兰

文化

筛海优素福·格尔达威书目大全

 

 

 

http://www.norislam.com/attachments/2008/09/9_2008091622294111mf1.jpg

 

 

 

 


1-الحلال والحرام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教的合法、非法事务》
2-ثقافة الداعية 《宣教者的文化素养》
3-التربية الإسلامية ومدرسة حسن البنا 《伊斯兰教育与哈桑·班纳学派》
4أوليات الحركة الإسلامية في المرحلة القادمة 《下一阶段伊斯兰运动的优先选择》
5-الإيمان والحياة 《信仰与人生》
6-الخصائص العامة للإسلام. 《伊斯兰的总体特色》
7-فقه الغناء والموسيقى 《论歌唱与音乐》
8-فقه اللهو والترويح. 《论游戏与娱乐》
9-الاجتهاد في ال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法中的创制》
10-مدخل لدراسة ال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法研究入门》
11-من فقه الدولة في الإسلام 《论伊斯兰的政府》
12-الفتوى بين الانضباط والتسيب 《具有张力的教法判例》
13-عوامل السعة والمرونة في ال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法为什么具有张力和弹性》
14-الفقه الإسلامي بين الأصالة والتجديد 《传承与革新之间的伊斯兰法学》
15-الاجتهاد المعاصر بين الانضباط والانفراط 《具有张力的现代创制》
16-في فقه الأقليات 《论少数群体》
17-دية المرأة في ال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法中妇女的血金》
18-فقه الزكاة 《 天课论》(两卷本)
19-مشكلة الفقر وكيف عالجها الإسلام 《贫穷问题及伊斯兰怎样处理该问题》
20-فوائد البنوك هي الربا الحرام 《银行利息是非法的利润》
21-دور القيم والأخلاق في الاقتصاد الإسلامي 《伊斯兰经济中价值和伦理的角色》
22دور الزكاة في علاج المشكلات الاقتصادية 《天课对处理经济问题的作用》
23-الصبر في القرآن 《古兰经中的忍耐》
24-العقل والعلم في القرآن الكريم 《古兰经中的理智和知识》
25-كيف نتعامل مع القرآن العظيم؟ 《怎样对待尊贵的古兰经》
26-كيف نتعامل مع السنة النبوية؟ 《怎样对待圣训》
27-تفسير سورة الرعد 《雷霆章注解》
28-المدخل لدراسة السنة النبوية 《圣训研究入门》
29-المنتقى من الترغيب والترهيب 《鼓励与惊吓经文指津》(两卷本)
30-السنة مصدرا للمعرفة والحضارة 《逊奈:认知与文明的源泉》
31-وجود الله 《安拉的存在》
32-حقيقة التوحيد 《认主独一的实质》
33-الإيمان بالقدر 《信前定》
34-الشفاعة 《说情》
35-الحياة الربانية والعلم 《近主的生活与知识》
36-النية والإخلاص 《意念与虔敬》
37-التوكل 《 托靠》
38-التوبة إلى الله 《向安拉忏悔》
39- مئة سؤال عن الحج والعمرة والأضحية 《正朝、副朝、宰牲100问》
40-فتاوى معاصرة 《现代教法》(3卷本)
41-الإخوان المسلمون 70 عاما في الدعوة التربية والجهاد 《穆斯林兄弟会教育宣传与奋斗70年》
42-    الرسول والعلم        《安拉的使者与知识》
43-    الوقت في حياة المسلم   《穆斯林生活中的时间》
44-    رسالة الأزهر بين الأمس واليوم والغد   《.艾大的使命:昨天、今天与明天》
45-    الصحوة الإسلامية وهموم الوطن العربي والإسلامي《伊斯兰觉醒与阿拉伯伊斯兰民族主义的苦痛》
46-    أين الخلل؟       《 错在哪里?》
47-   نحو فقه ميسر معاصر                《现代简易教法》
48-    في فقه الأوليات – دراسة جديدة في ضوء القرآن والسنة 《论优先选择:在古兰经和圣训下的新研究》
49-    الإسلام والعلمانية وجها لوجه              《伊斯兰与世俗主义面对面》
50-    الثقافة العربية الإسلامية بين الأصالة والمعاصرة.《传承与现代之间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51-     ملامح المجتمع المسلم الذي ننشده           《我们所寻求的穆斯林社会的面貌》
52-     غير المسلمين في المجتمع الإسلامي        《伊斯兰社会的非穆斯林》
53-    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 صالحة للتطبيق في كل زمان ومكان《伊斯兰法适合于所有时空》
54-      الصحوة الإسلامية بين الاختلاف المشروع والتفرق المذموم.《合法的分歧与可耻的分裂之间的伊斯兰复兴》
55-      الصحوة الإسلامية من المراهقة إلى الرشد      《从青年迈入成熟的伊斯兰复兴》
56-      التطرف العلماني في مواجهة الإسلام.        《较之伊斯兰世俗主义的极端之处》
57-      من أجل صحوة راشدة تجدد الدين وتنهض بالدنيا.《为中正的复兴而革新教门、建设今世》
58-      أمتنا بين قرنين.                         《世纪之交的伊斯兰乌玛》
59-      ثقافتنا بين الانفتاح والانغلاق.                《开放与封闭之间的伊斯兰文化》
60-      تاريخنا المفترى عليه                       《.被篡改的历史》
61.      الإسلام والعنف                          《伊斯兰与暴力》
62.      نحن والغرب : أسئلة شائكة وأجوبة حاسمة       《我们与西方:问题集锦》
63.       الدين والسياسة                         《宗教与政治》
64.      الأمة الإسلامية حقيقة لا وهم.                  《伊斯兰乌玛事实而非幻想》
65.      درس النكبة الثانية                         《.第二次灾难的教训》
66.     لقاءات ومحاورات حول قضايا الإسلام والعصر  《有关伊斯兰与时代的座谈会与对话》(两册)
67.      قضايا معاصرة على بساط البحث.            《亟需研究的现代问题》
68             المسلمون والعولمة             《穆斯林与全球化》
69.      الحلول المستوردة وكيف جنت على أمتنا       《引进的方法及它怎能拯救我们的乌玛》
70.      الحل الإسلامي فريضة وضرورة              《伊斯兰方案是主命和必须的》
71.      بينات الحل الإسلامي وشبهات العلمانيين والمتغربين《伊斯兰方案的清晰明了及世俗主义者和西方化人士的误解》
72.      أعداء الحل الإسلامي                         《伊斯兰方案的敌人》
73.      شمول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的全面性》
74.      المرجعية العليا في الإسلام للقرآن والسنة        《伊斯兰最高权威属于古兰经和圣训》
75.      موقف الإسلام من الإلهام والكشف والرؤى ومن التمائم والكهانة والرقى《伊斯兰对灵感、开释夫、梦兆、算命、驱邪的立场》
76.      السياسة الشرعية في ضوء نصوص الشريعة ومقاصدها《法律明文下的合法政治极其目的》
77.      كيف نتعامل مع التراث والتمذهب والاختلاف       《怎样对待遗产、教派之争和分歧》
78.      فصول في العقيدة بين السلف والخلف          《先辈和后人之间的信仰论》
إ79.      فقه الطهارة                             《论洁净》

80.      العبادة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的功修》
81.    فقه الصيام.                        《论斋戒》
82      مدخل لمعرفة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简介》
83.      الإسلام حضارة الغد.         《伊斯兰:明天的文明》
84.      الناس والحق.             《人与真理》
85      خطب الشيخ القرضاوي     《筛海格尔达威演讲大全》(7册)
86.      ابتهالات ودعوت.        《祈祷与宣教》
87.  قطوف دانية من الكتاب والسنة.   《经训精粹》
88.  أصول العمل الخيري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慈善事业原则》
89.  الحرية الدينية والتعددية في نظر الإسلام.《伊斯兰理论中的宗教信仰自由与多元主义》
90.  كلمات في الوسطية ومعالمها.         《中和论及其面貌》
شخصيات إسلامية
91.      الإمام الغزالي بين مادحيه وناقديه.     《伊玛目安萨里评析》
92.      الشيخ الغزالي كما عرفته : رحلة نصف قرن《我所了解的筛海安萨里:半个世纪的旅程》
93.      الشيخ أبو الحسن الندوي كما عرفته      《我所了解的筛海艾布•哈桑•纳德韦》
94.      الجويني.. إمام الحرمين.. بين المؤرخين: الذهبي ..السبكي.《两位历史学家哉海比、赛白凯对两圣地的伊玛目朱比尼的评论》
95.    عمر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الراشد المجدد.      《革新家正统哈里发欧买尔•本•阿布杜•阿齐兹》
96.    مقومات الفكر الإسلامي عند الإمام البشير الإبراهيمي.《伊玛目白什尔•易卜拉欣敏的伊斯兰思想要素》
97.      نساء مؤمنات.                        《穆斯林妇女》
98.           نفحات ولفحات – ( ديوان شعر   《芬芳与狂风》(诗集)
99.      المسلمون قادمون – ( ديوان شعر).        《穆斯林向前进》(诗集)
100.      عالم وطاغية – ( مسرحية تاريخية).        《学者与暴君》(史剧)
101.      يوسف الصديق – ( مسرحية شعرية).         《诚实的优素福》(诗剧)
102.      ابن القرية والكتاب ملامح سيرة ومسيرة.( 3 أجزاء).《乡村的孩子与作家》(自传,3册)
رسائل ترشيد الصحوة
103.      الدين في عصر العلم.                      《科学时代的宗教》
104.      الإسلام والفن.                           《伊斯兰与艺术》
105.      النقاب للمرأة بين القول ببدعته والقول بوجوبه        《面纱――异端抑或主命》
106.      مركز المرأة في الحيا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生活中的妇女的中心地位》
107.      فتاوى للمرأة المسلمة.                   《有关穆斯林妇女的教法判例》
108.      جريمة الردة وعقوبة المرتد في ضوء القرآن والسنة《古兰经、圣训下的叛教罪及叛教者的刑罚》
109.      الأقليات الدينية والحل الإسلامي.     《宗教少数群体及伊斯兰的方案》
110.      المبشرات بانتصار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必胜的喜讯》
111      مستقبل الأصولي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基要主义的未来》
112.  القدس قضية كل مسلم              《耶路撒冷,每个穆斯林的问题》
113.  حاجة البشرية إلى الرسالة الحضارية لأمتنا 《人类对我们稳麦的文明使命的需求》
114.  فتاوى من أجل فلسطين               《有关巴勒斯坦的教法判例》
115.  مبادئ في الحوار والتقريب بين المذاهب الإسلامية.《伊斯兰派别之间会话与接近的原则》
116.  الأسرة كما يريدها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所要的家庭》
117.  ظاهرة الغلو في التكفير              《妄断别人“库夫尔”的现象》

80.      العبادة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的功修》
81.    فقه الصيام.                        《论斋戒》
82      مدخل لمعرفة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简介》
83.      الإسلام حضارة الغد.         《伊斯兰:明天的文明》
84.      الناس والحق.             《人与真理》
85      خطب الشيخ القرضاوي     《筛海格尔达威演讲大全》(7册)
86.      ابتهالات ودعوت.        《祈祷与宣教》
87.  قطوف دانية من الكتاب والسنة.   《经训精粹》
88.  أصول العمل الخيري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慈善事业原则》
89.  الحرية الدينية والتعددية في نظر الإسلام.《伊斯兰理论中的宗教信仰自由与多元主义》
90.  كلمات في الوسطية ومعالمها.         《中和论及其面貌》
شخصيات إسلامية
91.      الإمام الغزالي بين مادحيه وناقديه.     《伊玛目安萨里评析》
92.      الشيخ الغزالي كما عرفته : رحلة نصف قرن《我所了解的筛海安萨里:半个世纪的旅程》
93.      الشيخ أبو الحسن الندوي كما عرفته      《我所了解的筛海艾布•哈桑•纳德韦》
94.      الجويني.. إمام الحرمين.. بين المؤرخين: الذهبي ..السبكي.《两位历史学家哉海比、赛白凯对两圣地的伊玛目朱比尼的评论》
95.    عمر بن عبد العزيز الراشد المجدد.      《革新家正统哈里发欧买尔•本•阿布杜•阿齐兹》
96.    مقومات الفكر الإسلامي عند الإمام البشير الإبراهيمي.《伊玛目白什尔•易卜拉欣敏的伊斯兰思想要素》
97.      نساء مؤمنات.                        《穆斯林妇女》
98.           نفحات ولفحات – ( ديوان شعر   《芬芳与狂风》(诗集)
99.      المسلمون قادمون – ( ديوان شعر).        《穆斯林向前进》(诗集)
100.      عالم وطاغية – ( مسرحية تاريخية).        《学者与暴君》(史剧)
101.      يوسف الصديق – ( مسرحية شعرية).         《诚实的优素福》(诗剧)
102.      ابن القرية والكتاب ملامح سيرة ومسيرة.( 3 أجزاء).《乡村的孩子与作家》(自传,3册)
رسائل ترشيد الصحوة
103.      الدين في عصر العلم.                      《科学时代的宗教》
104.      الإسلام والفن.                           《伊斯兰与艺术》
105.      النقاب للمرأة بين القول ببدعته والقول بوجوبه        《面纱――异端抑或主命》
106.      مركز المرأة في الحيا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生活中的妇女的中心地位》
107.      فتاوى للمرأة المسلمة.                   《有关穆斯林妇女的教法判例》
108.      جريمة الردة وعقوبة المرتد في ضوء القرآن والسنة《古兰经、圣训下的叛教罪及叛教者的刑罚》
109.      الأقليات الدينية والحل الإسلامي.     《宗教少数群体及伊斯兰的方案》
110.      المبشرات بانتصار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必胜的喜讯》
111      مستقبل الأصولية الإسلامية        《伊斯兰基要主义的未来》
112.  القدس قضية كل مسلم              《耶路撒冷,每个穆斯林的问题》
113.  حاجة البشرية إلى الرسالة الحضارية لأمتنا 《人类对我们稳麦的文明使命的需求》
114.  فتاوى من أجل فلسطين               《有关巴勒斯坦的教法判例》
115.  مبادئ في الحوار والتقريب بين المذاهب الإسلامية.《伊斯兰派别之间会话与接近的原则》
116.  الأسرة كما يريدها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所要的家庭》
117.  ظاهرة الغلو في التكفير              《妄断别人“库夫尔”的现象》

118.  التربية السياسية عند حسن البنا          《哈桑•班纳的政治培训》
119.  البابا والإسلام.                     《教皇与伊斯兰》
120.      السنة والبدعة.                 《逊奈与异端》
121.      زواج المسيار – حقيقته وحكمه     《临时婚姻――其实质和律例》
123.      الضوابط الشرعية لبناء المساجد    《建清真寺的法定规则》
124.      موقف الإسلام العقدي من كفر اليهود والنصارى.《伊斯兰对犹太教徒和基督徒的否认的立场》
125.      الاستلحاق والتبني .. في ال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ية.《伊斯兰法中认领及收义子问题》
126.      حقوق الشيوخ والمسنين في ضوء شريعة الإسلام.《伊斯兰法下老人的权利》
127.      لماذا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为什么?》
128.      الإسلام الذي ندعو إليه.              《我们召人信仰的伊斯兰》
129.      واجب الشباب المسلم.               《穆斯林青年的义务》
130.   مسلمة الغد.                            《未来的穆斯林女性》
131.   الصحوة الإسلامية بين الآمال والمحاذير.   《伊斯兰觉醒――希望与注意事项》
132.    قيمة الإنسان وغاية وجوده في الإسلام.    《伊斯兰教中人存在的价值和目的》
133.   الحكم الشرعي في ختان الإناث              《有关女性割礼的律例》
134.      التربية عند الإمام الشاطبي.               《伊玛目沙推比的教育原则》
135.           مع المصطفي في بيته              《家庭中的先知》
136.         مع الأئمة التجديد ورؤيهم في الفكر والاصلاح  《革新的伊玛目及他们的思想观和改革观》

 

 

                                                                  转录伊斯兰网站

阅读  ┆ 评论  ┆ 转载 ┆ 收藏 
标签:

转载

      [西部诗群]昌耀诗歌鉴赏4首

         ——《划呀,划呀,父亲们!》《一百头雄牛》

               《空城堡《唐.吉轲德军团还在前进》

                                        何休

     昌耀(1935—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常德人。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报名参加大西北开发,越二年以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以“赎罪者”的身份辗转于西部荒原从事农垦,直至1979年得以平反昭雪。他是经历过自57年以来人生磨难的一代诗人中的一位,其特别之处在于他一直流落在西部青海荒原,长期感受着西部荒原的寂寞和艰辛,并在那里获得了人民的接纳和他的爱情,使他感到了“在善与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和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希望。他真正的创作生涯是从79年平反昭雪后的开始的,80年代进入创作旺盛期。以杨牧为代表的“西部诗群”兴起以后,他自然成了其中的重要一员,连续出版了《昌耀抒情诗集》《感情历程》《噩的结构》和诗选集《昌耀的诗》等几部诗集,在读者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同其他西部诗人比较起来,昌耀的诗并不注重对西部地域特色的表现,而是融合自然、人生与历史的感受于一体,具有更多的文化意识,并含有某种东方神秘主义的色彩。

    昌耀的创作以80年代末期的社会变迁为分界线,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在诗歌精神与创作风格上,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面貌。80年代前期的创作,如《划呀,划呀,父亲们!》《木轮车在行进》《轨道》《天籁》《河床》《巨灵》等一系列诗篇,热烈歌唱我们民族和人民坚韧、顽强、不断奋进的伟大精神,表现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悲壮壮情怀与对力的呼唤,视野广阔,色彩斑斓,格调奇诡,充满了一种伟美磅礴之气,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定不移向前进取的意志和力量。这是昌耀在逆境中几十年拼搏奋斗的精神结晶,是弥足珍贵的品格的反映,是昌耀的诗作迷人的地方。 到了1989年以后,作为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的昌耀,面对席卷一切的商品大潮和随之而来的社会腐败,其对生存环境的恶化特别地敏感和刻骨铭心,这种打击甚至比数十年个人逆境给予的打击还都深刻,于是他后期的创作如《在古原骑车旅行》《一百头雄牛》《空城堡》《《哈拉库图》《生命的渴意》《立在河流》《斯人》《灵霄》《烘烤》《我见一空心人在风暴中扭打》《唐.吉轲德兵团在前进》等以下系列诗篇,便走向了抒写生存困境一途,表现着对自然之迷的探询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他“在古原骑车旅行”记起“许多优秀的死者”,倍觉“历史的悲凉”,深感“理解今人远比追悼古人痛楚”,“承认历史远比面对未来轻松”,表现出面对现实的深深的迷惘和深沉的隐痛。他焦急地呼喊:“到处都找不到纯净的水!难耐的渴意从每一处毛孔呼喊……连火焰都已阴冷而肮脏了啊,而况净水呢!”这在90年代知识分子诗人中是很有典型性的一种“苦闷情结”,这一“苦闷情结”发展的极端,便是昌耀的悲观绝望和死亡——死亡情结”作为不祥之兆,在90年代的后期诗作中大量可见,其对现实与生命的深沉透视及其消极悲观和对死亡的选择,是令人触目惊心的!2000年昌耀在绝望中跳楼自绝而死。随着诗歌精神的变化,其后期诗歌艺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以整体的象征艺术来抒情写意,这类诗作以《空城堡》为代表,带有较高的艺术性;二是讽刺性或黑色幽默的作品大量产生,以《唐.吉轲德兵团在前进》为代表,这类作品议论成份偏多,削弱了艺术力量。

      

   《划呀,划呀,父亲们!》

 

自从听懂波涛的律动以来,

我们的触角,就是如此确凿地

感受着大海的挑逗:

 

    ——划呀,划呀,

    父亲们!

 

我们发祥于大海。

我们的胚胎史,

也只是我们的胚胎史——

展示了从鱼虫到真人的演化序列,

蜕尽了鳍翅。

可是,我们仍在坚韧地划呀。

可是,我们仍在拼力地划呀。

 

我们是一群男子。是一群女子。

是为一群女子依恋的一群男子。

我们摇起橹桨,就这么划,就这么划。

在天幕的金色的晨昏,

众多仰合的背影

有庆功宴上骄军的醉态。

我们不至于酩酊。    

    

最动情的呐喊

莫不是

沿着椭圆的海平面

一声向前冲刺的

嗥叫?

 

我们都是哭着降临到这个多彩的寰宇。

后天的笑,才是一瞥投报给母亲的安慰。

——我们是哭着笑着

从大海划向内河,划向洲陆……

从洲陆划向大海,划向穹隆……

拜谒了长城的雉堞。

见识了泉州湾里沉溺的十二桅古帆船。

狎弄过春秋末代的编钟。

我们将钦定的史册连根儿翻个。

从所有的器物我听见逝去的流水。

我听见流水之上抗逆的脚步。

 

    ——划呀,划呀,

    父亲们!

 

还来得及赶路。

太阳还不老,正当中年。

我们会有自己的里程碑。

我们应有自己的里程碑。

可那旋涡,

那狰狞的狐圈,

向来不放松对我们的跟踪,

只轻轻一扫

就永远地卷去了我们的父兄,

把幸存者的脊背

扭曲。

  

大海,我应诅咒你的暴虐。

但去掉了暴虐的大海

不是大海。失去了大海的船夫

也不是  船夫。

 

于是,我们仍然开心地燃起爝[jue]火。

我们依然要怀着情欲剪裁婴儿衣。

我们昂奋地划呀……

 

     哈哈……划呀……

     哈哈……划呀……

 

是从冰川期划过了洪水期。

是从赤道风划过了火山灰。

划过了泥石流。划过了

原始公社的残骸,和

生物遗体的沉积层……

我们原是从荒蛮的纪元划来。

我们造就了一个大禹,

——他已是水边的神。

而那个烈女

变作了填海的精卫鸟。

预言家已经不少。

总会冲出必然的王国。

总会有橄榄枝的土地。

但我们生命的个体都尚是阳寿短促,

难得两次见到哈雷慧星。

当又一次旷古后的未来,

我们不再认识自己变形了的子孙。

 

可是,我们仍在坚韧地华呀。

可是,我们仍在拼力地划呀。

在这日趋缩小的星球,

不会又另一条坦途。

除了五条巨大的舳舻,

我只看到渴求那一海岸的

船夫。

 

只有啼呼海岸的呐喊

沿着椭圆的海平面

组合成一支

不懈的 

嗥叫。

 

大海,你决不会感动。

而我们的桨叶也决不会喑哑。

我们的婆母还是要腌制过冬的咸菜。

我们的姑娘还是烫一个流行的发式。

我们的胎儿还是要从血光里临盆。

 

……今夕何夕?

会有那么多临盆的孩子?

我最不忍闻孩子的啼哭了。

但我们的桨叶绝对地忠实。

就这么划着。就这么划着。

就这么回答大海的挑逗:

 

      ——划呀,父亲们!

      父亲们!

      父亲们!

 

我们不至于酩酊。

我们负荷着孩子的哭声赶路。

在大海的尽头

会有我们的

笑!

           —— 载《诗刊》1982 10期

   ▲ 鉴赏

     新时期开始后,曾蒙受不白之冤流放青海高原的昌耀,在新时代的感召下,酣畅淋漓地高唱起一曲“划呀,划呀!”的民族壮歌。诗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大河与人类前行的广阔背景上,以大海的召唤和船夫们呼啸呐喊着不懈的划行,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的坚韧、顽强、拼搏、奋进、创造历史的伟大精神,突出地表现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对力的呼唤。这种坚韧、顽强、拼搏、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民族复兴的希望。

    诗作视野广阔,色彩斑斓,格调高昂,充满了一种伟美磅礴之气,一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定不移向前奋进的意志和力量。这首在1982年10月《诗刊》发表后,立即受到诗歌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为诗人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今天重读起来,依然有巨大感人的冲击力量。

 

   《一百头雄牛》

          一

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步武。

一个时代上升的摩擦。

 

彤云垂天,火红的帷幕。

血酒一样悲壮。

    二

犄角扬起,

遗世而独立。

 

犄角扬起。

一百头雄牛,一百九十九只犄角。

一百头雄牛,一百九十九种威锰。

立起在垂天彤云飞行的牛角觜堡,

号手握持的那一只折断的犄角

而呼呜呜……

血酒一样悲壮。

    三

一百头雄牛低悬的睾丸阴囊投影大地。

一百头雄牛低悬的睾丸阴囊垂布天宇。

 

午夜,一百种雄性荷尔蒙

穆穆地渗透了泥土,

血酒一样悲壮。 

                     作于90年代初(收入《昌耀的诗》)

     ▲  鉴赏

    《一百头雄牛》是昌耀从前期创作到后期创作的过度阶段的作品。诗作以整体象征的艺术构思和象征主义的描写来抒情写意,既表现了诗人追求雄放的磅礴大气,又流露了他开始产生的死亡情结与悲壮情怀。在诗中,诗人赋予西部体验和现实感受的双重的思想于象征性描写之中,既写出了“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步武……犄角扬起 ……睾丸阴囊投影大地”的阳刚之气和雄放豪迈的气概,也写出了它们悲壮的牺牲:“午夜,一百种雄性荷尔蒙穆穆地渗透了泥土,/血酒一样悲壮”。雄牛牺牲后,“号手握持的那一只折断的犄角而呼呜呜……”,同样是“血酒一样悲壮”!这种象征性描写,一方面寄寓了诗人对生命力勃发与时代前行的的希望,一方面又表现着一种不可被免的牺牲的悲哀和悲壮。

    诗作的描写十分精粹和集中。全诗分作三段,每一段都以“血酒一样悲壮”作为意象的联络点(即诗情的核心)予以突出,形成了一种反复咏唱的旋律:第一段描写“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步武”,象征着“一个时代上升的摩擦”:在“彤云垂天,火红的帷幕”的映衬下,“血酒一样悲壮”。第二段描写“一百头雄牛”“犄角扬起,遗世而独立”的姿态:它们“立起在垂天彤云飞行的牛角觜堡”(按:牛角觜堡系一个星座),“一百头雄牛”有“一百九十九只犄角”,有“一百九十九种威锰”。那缺少的一只犄角哪里去了?诗人回答:“号手握持的那一只折断的犄角/而呼呜呜……/血酒一样悲壮”。其中有一头雄牛在迈着“噌噌的步武”前进的过程中,一只“犄角”被折断了,化为了“号手握持的只折断的犄角”,吹出的“呜呜”的鸣声,固然是“悲壮”的!——像“血酒一样悲壮”!第三段再推进一层,描写“一百头雄牛”的雄性激素和“一百头雄牛”的悲壮牺牲:“一百头雄牛低悬的睾丸阴囊投影大地,……垂布天宇”,然而在一个“午夜”,一百头雄牛的“一百种雄性荷尔蒙”就“穆穆地渗透了泥土”:全都做了牺牲了!这就将那“血酒一样悲壮”,推向了极致。这是诗人描述的一个预言,或者竟是寓言吗?联想到诗人创作的背景——也真是的。

    诗作通篇都用象征手法:通过整体象征性描写,暗示出一个富于时代性和地域性主题,诗人并没有在诗中直言什么。这就是象征主义诗歌的特点——作为曾经高唱一曲《划呀,划呀,父亲们》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民族壮歌的诗人,最终向着象征主义——现代主义——的方向走去了。这奇怪吗?诗歌的精神内容决定诗的形式。这种艺术手法不同于在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的艺术格局中可以容纳的那种局部象征性描写,其特点是作品整体象征的艺术构思,因而便真正具有了一种现代主义的思想艺术特色。换句话说,诗人不是在个别词句上运用象征隐喻的修辞方法,而是为自己的整个感情或思想寻找一种“对应物”(波特莱尔称作“象征的森林”),作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象征”,而并不点明自己的思想或感情所在。这就使这首诗作有了更多的令人咀嚼的韵味。

   

  《空城堡》

 

与孩子径直走进那座城堡,

最初的一刻已使我深信不疑。

我想,他们不会不在。

 

与孩子登上楼梯,

鞋跟叩响石级错落有致,颇悦耳,如落空山野。

鞋跟踏着人造花岗岩,铿然作声,如落空山野。

我想:他们能到哪儿去呢?

门厅是敞开着的,旭日临窗之下华灯仍旧高照。

水晶碟上烟蒂飘一缕淡蓝。高脚杯贴一撮桃色的晨膏。

孩子已震怖于这空城无人的宴席,

在我胯下瑟缩,裹足不进。

我想:他们岂敢无视孩子的莅临!

 

而后我们登上最高的顶楼。

孩子喘息未定,含泪的目光已哀告我一同火速离去。

但我索性对着房顶大声喝斥:

——出来吧,你们!从墙壁,从面具,从纸张,

从你们筑起的城堡……去掉隔阂、距离、冷漠……

我发誓:我将与孩子洗劫这一切!

      1985年12月11日(收入《昌耀的诗》)

   ▲  鉴赏:

   《空城堡》发表于1986年,预示着昌耀的创作转换的开始。诗作用象征主义手法,通过对纯洁的“孩子”造访一座“空城堡”的奇异描写,揭示了现实世界对于纯洁与光明正大的轻慢、拒绝和泠漠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悲愤和谴责。

    诗作完全以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现诗人对现实的深沉感触:诗人陪伴真诚纯洁的孩子,去访问“城堡”中的人们,结果却扑了空:那些人全都不敢面对孩子,全部逃匿,只剩下杯盘狼籍的空空宴席:“与孩子径直走进那座城堡……/与孩子登上楼梯,/鞋跟叩响石级错落有致,颇悦耳,如落空山野。/鞋跟踏着人造花岗岩,铿然作声,如落空山野。/我想:他们能到哪儿去呢?/门厅是敞开着的,旭日临窗之下华灯仍旧高照。/水晶碟上烟蒂飘一缕淡蓝。高脚杯贴一撮桃色的晨膏。/孩子已震怖于这空城无人的宴席,/在我胯下瑟缩,裹足不进……”通过这种“空城堡”的描绘,深刻地批判了现实世俗对于童贞的冷漠与拒斥。这种描写看似神秘莫测,在字里行间的背后,却具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是对于现实生活的象征性影射和暗喻——它依然具有现实的立足点,现实的根据。于是,诗人愤怒了:

       我想:他们岂敢无视孩子的莅临!

       而后我们登上最高的顶楼。

       孩子喘息未定,含泪的目光已哀告我一同火速离去。

       但我索性对着房顶大声喝斥:

       ——出来吧,你们!从墙壁,从面具,从纸张,

       从你们筑起的城堡……

       去掉隔阂、距离、冷漠……

       我发誓:我将与孩子洗劫这一切!

这是对现实的抨击,感慨,也是热切的呼唤。

    诗作在标题与思想表达上显得十分的含蓄朦胧,趋向哲理,而略嫌晦涩,有着明显的现代主义思想色彩,却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感。在此以后,昌耀的创作更加向着生存体验与哲理化的方向趋变,诗意表达日渐含蓄深沉,感情意趣却不断消沉,渐离偏了“西部诗”所固有的“呼唤浩歌”的轨道游离开去,其诗体也愈来愈趋向散文化而不象“诗体”了。

 

     《唐.吉轲德军团还在前进》

 

东方,堂·吉诃德军团的阅兵式。

予人笑柄的族类,生生不息的种姓。

架子鼓、筚篥和军号齐奏。

瘦马、矮驴同骆驼排在一个队列齐头并进。

从不怀疑自己的獵枪头还能挺多久。

从不相信骑士的旗帜就此倒下。

拒绝醍醐灌顶。

但我听到那样的歌声剥啄剥啄,敲门敲门。

是这样唱着:啊,我们收割,我们打碾,我们锄禾。

……啊,我们飞呀飞呀,我们衔来香木,我们自焚,

我们凤凰再生。……

 

从远古的墓茔开拔,满负荷前进,

一路狼狈尽是丢盔卸甲的纪录。

不朽的是精神价值的纯粹。

永远不是最坏的挫折,但永远是最严重的关头。

打点行装身披破衣驾着柴车去开启山林。

鸠形鹄面行吟泽边一行人马走向落日之爆炸。

被血光辉煌的倒影从他们足下铺陈而去,

曳过砾原,直与那一片丛生的锁阳——

野马与蛟龙嬉戏遗精入地而生的鳞茎植群相交。

悲壮啊,竟没有一个落荒者。

 

冥冥天地间有过无尽的与风车的搏斗。

有过无尽的向酒罍的挑战。

为夺回被劫持的处女的贞洁及贵妇人被践踏的荣誉义无反顾。

吃尽皮肉之苦,遭到满堂哄笑。

少女杜尔西公主永远长不大的情人,

永远的至死不语——拒绝妖言。

永远的不成熟。永远的灵魂受难。

永远的背负历史的包袱。

 

饭局将撤,施主少陪,

堂·吉诃德好汉们无心尴尬。

但这是最最严重的关头,

匹夫之勇又如何战胜现代饕餮兽吐火的焰口?

无视形而下的诱惑,用长矛撑起帐幄,

以心油燃起营火,盘膝打坐。

东方游侠,满怀乌托邦的幻觉,以献身者自命。

这是最后的斗争。但是万能的魔法又以万能的名义卷土重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背后就是易水。

我们虔敬。我们追求。我们素餐。

我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累累苦丧家之狗。

悲壮啊,竟没有一个落荒者。

悲壮啊,实不能有一个落荒者。

             1993.8.5

   ▲ 鉴赏

    这是昌耀后期代表作。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以严酷的自我解剖精神,审视我们民族妄自尊大的劣根性,用极端讽刺的笔触描写“唐.吉轲德军团还在前进”的种种丑态——思想和行为,猛烈抨击了不断挨打而洋洋得意的可悲的民族性:“从远古的墓茔开拔,满负荷前进,/一路狼狈尽是丢盔卸甲的纪录……/永远不是最坏的挫折,但永远是最严重的关头……/冥冥天地间有过无尽的与风车的搏斗。/有过无尽的向酒罍的挑战。/为夺回被劫持的处女的贞洁及贵妇人被践踏的荣誉义无反顾。/吃尽皮肉之苦,遭到满堂哄笑……/永远的至死不语——拒绝妖言。/永远的不成熟。永远的灵魂受难。/永远的背负历史的包袱……/我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累累苦丧家之狗。/悲壮啊,竟没有一个落荒者……”诗人痛心疾首,发出严正的警告:“但这是最最严重的关头,匹夫之勇又如何战胜现代饕餮兽吐火的焰口?”值得一读,值得深思。

 

 

 

阅读  ┆ 评论  ┆ 转载原文 ┆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