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赠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们

(2022-04-14 10:30:29)

            赠参加升学考试的同学们

 

          在教育工作中,当前最热门最敏感的话题莫过于即将进行的高考。随着时间的临近,孩子们焦虑,家长们更焦虑,两者相互影响和相互叠加,使得整个家庭弥漫在一种窒息的氛围之中。

 

此时此刻,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不应该过分地被考试焦虑所左右,而是应该静下心来,理一理考试的战略与战术,使得考生在考试场上张弛有度、游刃有余。

 

升学考试的时候,怎样的心理状态对考试最有利?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过我认为:

 

第一、为最坏的考试结果找出应对方案,同时屏住一直以来的那股精气神,认真踏实地准备考试的技能技巧。前者叫,后者叫,合起来叫做放手一搏

 

第二、树立正确的考试成功与否的标准观。考试不是与他人的成绩相比,而是自己的水平与实际发挥的结果相比。比如,总分150分,他人都只考了100分,自己应该考到145分,然而只考了135分,这叫考试不成功;相反,人家都考了145分,自己的水平可能只有90分,但实际考出了100分,该做的都做了,做出的都对了,而且还有超常表现,这就叫考试成功。只有关注自己,才不至于产生严重的焦虑感,这样有利于自身潜力的发挥。

 

第三、千万不要进入牛皮糖陷阱。所谓牛皮糖是指,一道题仿佛可以拿到手,但一旦扎进去却是一个无底洞。当你不得不放弃的时候,已经耗费了大量时间,这样会严重扰乱考试节奏,导致一败如水的悲剧。

 

第四、千万要注意平时的强势科目。我们把考生学得最好的一门叫做该考生的强势科目。一般情况下,考生的强势科目往往会出现考试失利的情况,弱势科目反而有可能会超常发挥。我们把强势科目会失利的现象叫住强势悖论。如果该考生的水平远远高于该科的平均水平,可能不会受到强势悖论的影响,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原因是:一旦考生自己认定了谋科是强势科目,就会产生极高的期望值,这种期望值逐渐转化为完美主义解题心态,投鼠忌器、患得患失,此时墨菲定律的效应就将特别显著,从而发生不该发生的错误。

那么我们如何走出强势悖论呢?本以为,认真总结所谓强势科目存在的问题,包括考试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题型、基本思维以及考试心态和考试策略,把问题想得严重一些,避免产生“解题完美主义”的心理暗示,不要对强势科目给予太多期望,更不要把强势科目当成扬眉吐气的绝佳良机。气沉丹田、保持淡定、保持平常心,以无为换取真正的强大。

此外,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把平时积累的学习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应该做到:

1.无论在任何场合,千万不要生气 ,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为孩子的正常发挥营造最佳的心理环境。

2.每一场考试前夕,一定要协助孩子保持温和的心态,避免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假设孩子有一些紧张,不一定是坏事,一旦开考,这点小紧张很快就会转化为思维推动力。

3.孩子进场考试期间,不要与他人高谈阔论,最好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心平静气、闭目养神,从量子纠缠的角度,孩子与家长生理信息最为接近,心理感应最显著,家长的心理起伏会影响到孩子的思维状态。

4.每场考试结束,对于考得好的孩子,肯定很兴奋,考得不理想的孩子,可能很懊恼,希望你既不要一股脑堵回去,也不要随意渲染放大兴奋或懊恼的气氛,让他们一吐为快之后,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平静下来,用二十分钟时间简单地温习下一场的考试科目,以此使孩子的思维重心进入下一个状态。

 

       还有不到一个月高考序幕即将拉开,中考也还只有一月零几天了,届时同学们就要奔赴考场接受升学检验,祝同学们马到成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心想事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