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2021-09-25 07:39:53)
标签:

花承阁

多宝琉璃塔

绮望轩

杂谈

颐和园的遗址2


花承阁

        花承阁遗址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后山区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山坡上。 在四大部洲的东侧,遗址选址在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其状如舌的小山包上,建造高台强调了遗址局部地貌的典型特征。 
      花承阁是一组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原由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及六兼斋组成,全部建筑坐落在直径约60米、高约7米倚山势筑成的半月形砖砌高台上。院落依万寿山后山的坡势分做2层台地,北面建有2柱牌楼山门,院中置太湖石及石座。高台的中轴部位为佛殿莲座盘云,坐南朝北,面阔3间,前后有廊,硬山顶。东西配殿坐落在下层台地上,均面阔3间。高台的外缘建37间半月形弧形游廊。弧廊的东端接六兼斋,西端接花承阁,六兼斋坐落在洞壑穿插的叠石平台上。 
       花承阁始建于乾隆十九年时(1754年)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破毁,现残存殿址、砖墙、石雕、假山。多宝琉璃塔和石碑亦因是砖石结构,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花承阁高台的外缘建37间半月形弧形游廊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遗址处保存着一块奇石,架于大型石座上,奇石四周雕刻着精致的图案。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多宝琉璃塔是皇帝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大寿而建造。多宝琉璃塔和石碑亦因是砖石结构,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多宝塔建在花承阁遗址的最高处,造型挺拔秀丽,小巧优美,色彩鲜艳丰富。修长的塔身在绿树丛中显得光彩夺目,成为后山东区风景构图的核心。多宝塔下面立着乾隆《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碑》,碑文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多宝塔下面立着乾隆《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碑》,碑文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绮望轩

       绮望轩位于赅春园遗址西北200米处,苏州街西侧后溪河峡口南岸。是清漪园的早期建筑,1860年被毁,慈禧时期没有重修,现仅存残余的临水码头、断断续续的围墙、山洞以及建筑遗址。原址上的这组建筑由一轩、一楼、一斋四亭六十四间游廊组成,整体建筑三面环山,北临后河,视野开阔,正印证了诗中所说“纵目烟霞表”、“万景纷来参”的景象。这一处小园林也是因山势而建,正厅绮望轩高居在北临后河的山石上,面阔五间,四面开敞,由游廊与两翼衔接,南北游廊一低一高,近水入林,把两端景色收拢为一体。
       绮望轩紧邻后溪河,依山傍水,清雅幽静,是万寿山后山一处精巧别致的独立园林。南侧山坡上环以半圆形的矮墙。主体建筑绮望轩建在后溪河南侧的假山石洞之上,座南面北,下临溪水。
       绮望轩现存遗存有殿基、石洞、假山、古树、花式瓦墙、汉白玉栏板等。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这是从桃花沟进入后溪河洞口的路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从后御道通往绮望轩的洞口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洞口后身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南侧山坡上环以半圆形的矮墙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遗存的花式瓦墙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绮望轩北岸有一处临水码头,岸边设有八字磴道,高约四米。这里有一处独具匠心的设置——在磴道下面开凿了一个山洞,如果从后河坐船到达此处,可以穿过山洞到达庭院内,为人们的游览平添了一番情趣。在洞门上镌刻着乾隆皇帝御题石额:蕴奇积翠,这也是一处点景之作。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横批:蕴奇积翠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楹联:萝径因幽偏得趣,云峰含润独超群。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到码头八字登道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穿过山洞到达院中,眼前有一道三米多高的叠石屏障,这种欲扬先抑造景手法,在空间上起到了分割的作用。
  
       主体建筑绮望轩建在后溪河南侧的假山石洞之上,座南面北,下临溪水。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绮望轩现遗存的殿基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主殿房周边还可见绮望轩其余殿房的基础柱石。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869、颐和园的遗址2:花承阁、绮望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