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好孩子幼年的启蒙教育

(2015-06-11 20:16:16)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教育管理

          ——有感于一位家长的话

 一位家长如是说:“我闺女小学时学习特别好,怎么到了中学就突然这么差劲了呢?”不难听出,孩子成绩的下滑全是中学老师的过。但懂得认知规律和教育内涵的人都明白:孩子已经输在了幼年教育的起跑线上。

对孩子来说,学习的确不是他们的天性。他们的天性是玩儿,尤其是当下的孩子,对电脑及手机游戏几乎是无师自通。但通过我和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我发现让孩子爱上学习并不难。孩子越早的爱上学习,他与学习产生的关系越深刻,久而久之,这种深刻的关系越牢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不仅是一种快乐,也成了一种责任。

记得儿子刚满两周的时候,就非常关注大人的手机,一有机会,便像入了迷宫一样着迷。对此我的做法是,杜绝手机来源,嘱咐好家人不要随意放手机,且要严格自律,家人不能玩手机或电脑游戏。最重要的是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是转移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学习动机,使孩子爱上学习最重要的一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在孩子面前父母一定要拥有几种品质:读书学习、讲究卫生、文明礼仪、善良友爱,理解宽容、乐观向上等等,并使这些品质成为习惯。美好的家庭氛围和优秀的父母品质的熏陶,让孩子在幼小心灵中明辨如何做是正确的,如何做是错误的。让这些标准成为种子在孩子幼小的心底扎下深根。

在孩子的学习方面,不要放任自流,浅薄的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也不要照本宣科,就课本教知识,应该把孩子带到知识的源泉处——大自然。比如,在我儿子刚刚对色彩有了感知和辨别能力的时候,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会把孩子带到公园里,通过蓝天碧水、花红蕊黄、白鹅紫蝶让孩子感知各种颜色,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让他感知词语的内在魅力。还有一次儿子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教了古诗《咏柳》”说完便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很熟练,字音咬的也很准。我问儿子:“你懂古诗的意思吗?”儿子开始挠起小脑袋。我说:“没关系,妈妈带你去一个地方。”我把儿子带到公园,那里环河堤秀柳如阴。我一边背诵着古诗中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一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柳树的娉婷婀娜。一边和儿子点数着垂下的柳条,一边对照着古诗中的“万条垂下绿丝绦”。如此玉柳的形象便在孩子的脑中扎下了根。

我总相信让孩子与自然对话是孩子幼小心灵与世界接触的最佳启蒙。我也相信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中学习一定是放松的,高效率的。因为他不是在完成一项任务,而是在享受一个感受自然,感受美好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童年时期没能完成的思维与情感启发,在中学阶段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弥补。”可见,孩子幼年的教育启蒙何等重要。所以请每一位家长认真审视孩子的幼年自己到底做了什么。

我目睹过无数次高考结束后学生们近乎变态的狂欢现场,焚书祭奠黑暗苦涩的青春,把卷子撕的粉碎,泄愤似的攘向天空,纸屑纷纷扬扬的飘落大地,以此控诉学习带来的精神桎梏与残害;更有甚者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行李背箱砸向窗外,之后抚膺长啸,要像鲁迅一样呐喊出传统教育对人身心的蔑视与戕害。前天高考结束,我又目睹了漫天飞舞的愤怒与狂躁。我明白了:就在678号又上演了一场“学业大逃荒”的悲剧。又想起北川震灾中那个破涕为笑的小男孩:“地震真好,我们不用上学了。”看着,笑了,心却疼了起来。我们的教育,从什么时候起变得比地震更可怕!试想,如果每一位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深刻而良好的关系,怎么会有今天孩子们变态似的发泄与想法呢?

各位家长们!请不要把孩子的失败归结为老师们的错,殊不知您才是罪魁祸首。所以,请您谨记:如果您的孩子还小,您很幸运,请您千万要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让孩子以一种无功利的心享受学习的过程,建立与学习的良好关系;如果您的孩子已经长大,也请您不要抱怨,不要放弃,陪伴是最好的关爱,用你们的行动最大程度的弥补、用你们最倾心的智慧关注孩子今后的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