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消费大咖说:“我比较认可李录说的一句话,做投资,首先是炼心态,心态在技能之上,没有正确的心态,再好的知识体系也不好使。”
心态的确很重要,平静地看待股市每日的涨跌,按照自己的投资体系从容不迫地进行股票交易,这就是我理解的稳健的、良好的投资心态。
但是心态和技能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不能厚此薄彼。“做投资,首先是炼心态,心态在技能之上。”这种观点把心态置于技能之上,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只要有了良好的心态,其它的一切都不在话下,与心态相比,技能不过是雕虫小技罢了。
我先举个生活中的实例。你刚开始学车的时候,心慌不慌,手哆嗦不哆嗦?
但是,随着技能的提高,是不是这种感觉就慢慢消失了?如果你上来就对教练说:“车开的好不好,首先是炼心态”,教练会不会怼你一句:“你先回家练你的心态去吧!”?
所以,从一名技术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股票投资要从技能开始,在技能不断成熟的情况下,你的心态自然而然地就变得稳健了。一名高年资外科医生可以娴熟地完成一台大手术,可以冷静地处置术中和术后的危险情况,比如大出血、心跳呼吸骤停等,这种从容不迫地心态来自于长期的实践、经验的积累。但一名实习医生不可能有这种稳健的心态。
在A股的价值投资圈里,通常有两种锻炼投资心态的方法:
一种是:基于对经济、股市、企业的长期向上的美好预期,长期持有伟大的公司,分享企业的成长。放眼30年、50年,股市涨与跌,与我无关;
一种是:从儒道释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练就一付百毒不侵的体格。比如:“一念买为佛,一念卖为魔,人性难磨,故投资必先修佛”之类的至高境界。
不过,我是一位唯物主义者,仍然坚信“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哲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构筑完善的投资体系(交易体系、严守纪律、防控风险等)比前景预期、“穿越论”、“赌国运”、阳明心学、周易八卦更靠谱。
不要把股票的投资技能误认为是基于K线图的技术分析,也不要以为投资技能是雕虫小技。没有10年的摸爬滚打,普通人不太可能成为一名稳健的股票投资者(或交易者),犹如一名医科生,没有10年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锻炼,不太可能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合格医生。当然,极少数的人可以例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