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早晨吃的都是元宵,三全凌,我最喜欢吃。个儿大,汁儿多,皮儿软。可是三全食品近来却是丑闻缠身——非洲猪瘟。股价也从2015年的24.26元(前复权)跌去了整整70%。
自2007年以来,本土的价值大咖们一直告诉我们:医药白酒食品饮料行业是出大牛股最多的地方。这是事实,无论是美股,还是A股,事实毋庸置疑。所以,10余年来,巴菲特的消费独占理念大行其道。
不过,吃着汤圆,我还是在琢磨着几个问题:
1、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在股市,就企业数量来说,如果把医药白酒食品饮料生产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的消费大板块的话,它说我是老大,恐怕其它行业不敢说自己是第一。
本来大消费板块的企业就多,基数庞大,多出点大牛股天经地义。你不出大牛股,难道让军工企业出大牛股啊?
同时,问题也要辩证的看,以吃为主的消费企业虽然牛股多,暴雷的也不少,而且一旦暴雷,往往是致命的。但本土的价值大咖避而不谈这种投资风险。
2、虽然医药白酒食品饮料行业是出大牛股最多的地方;虽然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医疗健康行业是当之无愧的朝阳产业,前景无比广阔。但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普通股民都能分享它们的成长红利呢?
这得看你付出的价格。我看到数篇从成长性、稀缺性、独占性等方面论证恒瑞医药、片仔癀等医药股50倍市盈率不贵的帖子,感觉他们不是在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去分析证券,而是在写天书、做广告。例如,有位网友在雪球网上这样写道:“作为主治肝病的中成药,可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在中成药领域,离了片仔癀,便无选择的余地”。
在如此信口开河之前,能不能先去请教一下医生?在中成药领域,离了片仔癀,治疗肝病是否就无选择的余地了呢?
3、如果99%的人都去追逐最热门的消费独占企业,那么你应该反其道而行之。
价值投资的本质就是逆向投资。这不是什么反不反人性的问题,而是商业智慧的体现。
我今天记录一下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片仔癀、海天味业这四支去年最火爆的医药消费大牛所创出的历史最高价,做个模拟组合,看看3年后、5年后、10年后的总体收益如何。看看50倍市盈率买这些消费大牛是否真的不贵。
股票 历史最高价(前复权)
时间
贵州茅台
792元
2018.1
恒瑞医药
83元
2018.6
片仔癀
131元
2018.5
海天味业
83元
2018.5
记得2015年私募男神陈扬帆说过80倍市盈率的创业板不贵之类的话;大家也都知道2007年买入中国平安和浦发银行等蓝筹股10年后才会了本儿;而2007年买入中石油、全聚德等股票,现在还趴在窝里。不知这几支大牛能否打破均值回归这个“魔咒”,我们拭目以待。
我的账户是由一堆“乱七八糟”的股票组成的,我也想比照一下,从2019年开始,看看3年后、5年后、10年后能不能跑赢这四支大牛构成的精致的模拟组合。如果输了,我俯首称臣,也去做一个持有伟大企业的“股权投资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