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网友提到迪安诊断。这支股票是前几年的大牛股。我调出了年K线图。它从2015年国家牛的最高点86.33元(前复权)一路下跌到了今天的15.74元。跌幅高达82%。说实话,我还是很看好医学诊断这个行业的。这家企业好像没有什么丑闻,怎么会跌得这么惨?
不过,迪安诊断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科华生物、阳普医疗、新华医疗等医疗行业的股票。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空间来看,它们的走势和跌幅都惊人地相似。
此外还有电气设备行业。比如思源电气、荣信股份(现为梦网集团)、置信电气、平高电气等。它们所处的行业在2010年的新能源行情中如日中天。不过后来被同一时期的吃药喝酒行情泡沫的破裂拉下了马。然而,这个板块沉寂了几年之后,东山再起,在2015年齐刷刷地创出了新高。
当我把搜索目标扩展到其它更多的行业时,惊奇地发现2015年竟是诸多企业股价的巅峰时刻,从那个巅峰时刻下来,一大批股票的股价再也没能回去,3年多的时间,从最高点跌去60%以上的股票比比皆是。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买茅台、格力、片仔癀、恒瑞、万华、海螺、招行、平安,你看,10余年来,大大小小的牛熊, 他们不都穿越了吗?不都创出历史新高了吗?
我的想法是:
1、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对经济的看法不同,所从事的职业不同,禀赋、偏好不一样,不可能都去买这些股票吧;
2、国家设立股市,是为了从整体上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而不单单是为了几个最有前景的行业吧?都去吃药喝酒,不给其它行业募捐了,政府也不愿意;
3、从股市层面上讲,好公司等于好股票是有前提条件的,800元买茅台你试试看,能不能获得酒神们之前10年所获得的长期收益?
4、下次穿越的时间是哪年?总不能像中国平安、招行那样,一等就是10年吧?
前天股友小张给我看格力的年K线图,说是格力自打上市以来股价涨了几百倍。我笑着对他说:机构最喜欢你这样的股民了。你去复盘一下康得新、上海莱士、康美药业、中国中车的年K线图看看?
你以为现在买了格力,往后20年拿着不动,也能挣几百倍?
其实机构们特别是那些私募大神们,和我们一样,都有一种天然的倾向;以股价论英雄。2017年白马蓝筹行情风起云涌之际,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沉寂了将近10年的企业在创出历史新高之后,都成了中国最优质的公司,但是,之前的10年里,哪位私募大神提起过它们?他们所津津乐道的不就是吃药喝酒以及哪个行业最有前景吗?
去年年初,那些市净率超过10倍的股票,其背后的企业被称为中国最优秀的资产;到了年底,那些昔日备受推崇的企业,在股价遭遇闪崩之后,就变成了“伪成长股”、“伪白马股”。问题是:目前那些市净率依然超过10倍的股票,如果一不留神也闪崩了,是否也就变成了“伪成长股”、“伪白马股”?
现在大咖们、首席们都说要珍惜熊市给予的上车的机会,这话没错。但他们又何曾在牛市泡沫的时候向我们提示过逃生的机会?恰恰相反吧?
大家都说,熊市里要用大桶接金子,但是反过来想,如果不珍惜牛市泡沫的馈赠,及时兑换现金,到时候你拿什么去接金子?识别市场的泡沫,规避市场高估的风险,这是霍华德·马克斯所反复强调的。2015年真是许多投资者绝佳的逃生机会,错过这个机会,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了。那么,2018年初是不是许多白马股投资者逃生的大好时机呢?有待时间的验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