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邓晓峰去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演讲时放言:“格雷厄姆的时代和现在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格雷厄姆的时代,大多数公司的股价是低于它的净资产,现在可能吗?不可能了,因为时代变了。这个社会本身发生了变化,监管机构和过去不一样,行业信息和过去不一样,同行对比和过去不一样。现在其实可以有更多的维度和方法去了解、去研究,你可以做到远比格雷厄姆时代好很多”
我觉得邓首席有点罔顾事实了,而且逻辑有问题。且不说现在,你回顾一下A股市场的每一次大熊市,末期有没有大批的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作为职业投资人,邓首席不会不知道吧?
是的,格雷厄姆的时代和现在的时代完全不一样了,但股市的规律变了吗?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交替变了吗?只要这些东西没变,那么格雷厄姆的投资原理依然能够经得住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格雷厄姆时代买高估值的证券会赔钱,现在呢?买高估值的证券照样会赔钱!
退一万步讲,就算是以后A股市场跌破净资产的股票绝迹了,格雷厄姆的低估值策略依然有效。就像施洛斯、卡拉曼、霍华德那样,只要你买的足够便宜,只要你买的比别人便宜,就一定会赚钱。
老板电器仅仅因为业绩不达预期就闪崩了,这对于那些去年表现优异,目前市盈率、市净率依然高企的白马股来说,算是一个警示吧。
邓首席还说:“投资一定是往前看,过去的资产重要不重要也是往前看。投资一定是面向未来的。我们的投资,是建立在对于未来的分析、研究和判断之上的。”
问题是:未来并不确定,没有人能连续猜对未来。当然,作为机构投资者,不研究未来,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好吧,你们都去研究未来吧,我把握住现在就行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