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平是一位铁杆巴粉,曾和巴菲特共进午餐。他的对于价值投资的诠释备受网友喜欢,转帖率极高。但是,段爷有钱儿,而且具有极其丰富的商业经验和商业人脉,他对于商业模式的洞察力、对于实业投资的理解力不敢说与巴爷等同,但效仿已具基础——无论财力、能力和心理。(类似段永平有能力效仿巴菲特的还有国内颇具实力的诸大财团。)
段爷敢于在网易跌到1美元的时候大举买入,你敢吗?
段爷花60万美元和巴爷共进午餐,就和喝白开水似的,你能吗?
有人说,既然我不能效仿巴菲特的投资方式,那我总可以学习他的投资理念吧?我看未必行。常言道: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与投资实践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巴菲特可以每天跳着踢踏舞去上班。但是,在A股市场,我看到的很多巴菲特的忠粉们一谈起价值投资,就满脸痛苦状,沉思状,每个人都像哲学家、出世高僧,仿佛不下几次地狱就成不了价值投资者。因为他们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实践之间发生了强烈的冲突。他们无法做到通过控股投资者的地位来修正公司的发展轨迹;他们无法在股价大幅下跌时抵抗客户的赎回;他们没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持续买入低估的股票。所以每次危机来临之际,他们都有一种屈原跳江的悲壮情怀。
刚看过网友转贴的一篇介绍《鲨鱼投资者》的文章。有一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有太多太多的投资者都在使用共同基金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就像自己是这些基金的浓缩版一样,而这样的做法对投资者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除非你是真的基金经理,否则就不要像他们那样去投资。”
学声乐不必一上来就师从帕瓦罗蒂。国内许多投资者的方法,比如微光破晓的“低估分散不深研”,老佐的“深度价值投资法”,SOSME的“动态平衡法”等等,都是极具实用价值的股市投资方法。把投资的基本功做好了,再去谈情怀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