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大神的逻辑之一:优质的乃至伟大的公司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所以,要满仓优质的公司穿越牛熊,不必理会股市的波动。
      
成长大神的逻辑之二:股市暴跌给我们提供了买入优质股票的绝佳机会,所以,股市暴跌,要做一个逆向投资者,敢于加仓。
      
单独看逻辑一或逻辑二都很有道理,但是连起来看,给人怪怪的感觉。
     
如果满仓穿越,股市暴跌时拿什么加仓?
     
反过来说,如果能在熊市加仓,说明他平时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但这又和满仓穿越相互矛盾啊!
      
有人说:这个问题好解决,股市大跌的时候融资买入啊,借钱买入啊。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说,如果你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脏面对凄风苦雨的熊市,同时又能从同样具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的老婆手中讨还来一笔现金,这真是一件完美的事情。但是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这个问题有些复杂。熊市的时候发产品融资,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你见过投资人在熊市时哭着喊着给基金经理送钱的吗?跟朋友借钱?这个时候地主也缺粮啊!就算有位朋友雪中送炭给你几千万,但啥时候还又成了一块心病。如果股市就此反转,甚至开启了一轮气势磅礴的大牛市,没得说!你不仅能够还清朋友的债,闹不好一不留神就成了万人景仰的股神、学习实践巴菲特的典范。
      
但是如果股市继续下跌或者就此横上几年,朋友的钱咋还啊?天天揣着几千万的债,能睡安稳吗?
      
还有,会不会爆仓啊?
       
在股市里,我们经常不得不面临着2选1的难题。也就是说,如果你选择了A,就无法享受B带来的好处;如果你选择B,就无法享受A带来的好处。这很像大姑娘找对象,既想嫁东家美少男,又贪恋西家万贯财,天底下哪有这么多好事?就是有这好事就一定摊在你头上啊!
       
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里说过这样的话:投资者无法做到两者兼得。投资者可以发挥想象,来对巨额利润做出判断,一边从可靠判断中获得回报。但是这种情况下,他必须承担任何错误计算有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投资者也可以保守些,拒绝向未经证实的可能结果支付太多的费用。然而,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准备将来为所放弃的绝佳机会而后悔。
       
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即2选1的问题。
       
例如:如果你喜欢集中投资一两只股票,可能会赚得盆满钵溢,但是无法得到分散投资法提供的安全保护;如果你喜欢分散投资,会有效的平滑股市风险,但是必须做好接受平庸结果的准备。
       
然而,股市理论家似乎并不理会这些。他们只顾创造出肥美的水草供股市的羊群们食用。至于这些羊群是否会被狼群吞噬,与他们无关。只要能赚取稿费、出场费、佣金,就足够了。在上面试举的例子中,我们清晰地看出,理论和实践中的巨大差异,理科生与文科生思维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异。股市理论家只管熬制“心灵鸡汤”供股市里的文艺青年享用,而股市里的文艺青年们也乐于分享着一碗碗热乎乎的心灵鸡汤,对于其中的逻辑关系则置若罔闻。
      
我很难想象出一位文学家和一位汽车驾驶员会就股票投资这一问题产生共鸣。对于文学家而言,如果失去了想象,意味着他思想生命的终结,对于汽车司机来说,如果失去了安全意识,意味着肉体生命的终结。所以,如果你喜欢价值投资,还是和理科生或小商贩谈论股票为好,毕竟缜密的思维逻辑和商业知识会给你提供一定的安全保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