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审判1:1976年巴黎盲品-美国酒崛起的历史
标签:
1976巴黎审判盲品罗曼尼康帝鹿跃stagleap30年后复赛葡萄酒历史 |
分类: 美酒知识—WINE |
谈起葡萄酒,无论是专业品酒师,还是平头老百姓,脑子里恐怕会马上蹦出这些名词:法国、波尔多、勃艮第、葡萄园、酒庄、霞多丽、赤霞珠……红宝石般的汁液在精致的巴黎高脚杯中旋转,温凉的酒香在舌尖处丝丝发散,不同的发酵过程给这种上帝的饮品添加了千变万化的自然果香与花香:樱桃、覆盆子、青苹果、紫罗兰、丁香、百合……
http://s12/middle/a1c8cd57g7a3b84a6576b&690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好的葡萄酒证明了上帝希望我们幸福。法国葡萄酒横扫世界,法兰西人似乎也一直是最幸福的一群,直到1976年。一个叫史蒂芬·斯普瑞尔的移民者回到他在美国加利福利亚的酒庄。在朋友的葡萄园里,他品尝了一些新酿的样本。在他放下酒杯的那一刻,一个神话将被打破,他亲自挑选了加州纳帕谷的酒,并在巴黎举办了结果震惊世界的盲品大赛!
http://s15/middle/a1c8cd57gc653194dfe6e&690
英国酒评家史蒂芬·斯普瑞尔(Steven Spurrier)
被称之为“巴黎审判”的盲品大赛发生在1976年5月24日,美国加州纳帕酒战胜了法国酒,来自纳帕谷鹿跃酒庄1973年的Stag's
Leap Wine Cellars
http://s6/middle/a1c8cd57gc652f8899a15&690
1976巴黎盲品大赛现场
来看看当年盲品赛中红葡萄酒的阵容与赛果吧:
http://s13/middle/a1c8cd57gc6538a6488dc&690
相信大家已经从上图中看出了波尔多的葡萄酒阵容是强大的,没有采用3级,4级酒庄的酒,而是采用当时口碑极好的波尔多头等苑葡萄酒,Chateau
Muton Rothschild 是 1973年升级为1 级酒庄的,所以当时列位1级酒庄Chateau Haut-brion
结果排名第3时
http://s3/middle/a1c8cd57gc653e5f1cf12&690
1976年勇夺第一名的鹿跃Stag's Leap Wine Cellars
有人说,是不是举办者史蒂芬·斯普瑞尔(Steven Spurrier)做了手脚,包庇了美国酒?那就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品酒师阵容吧:
皮埃尔·布瑞久克斯
皮埃尔·塔瑞:波尔多列级酒庄协会主席。
Aubert de Villaine:Romanee conti 罗曼尼康帝首席酿酒师 (目前也是)
雷蒙德·奥利弗: Le Grand Vefour 餐厅老板,法国美食作家协会主席
还有当时的 :
银塔餐厅Sommelier
《法国葡萄酒杂志〉主编
知名葡萄酒作家
美食指南 广告经理
大家可以看到,这些人都是法国具有一定的身份和地位,并且,他们也是当时法国葡萄酒界公认的具备很好的品尝葡萄酒经验的上层人士。至今
Romanee conti
的酿酒师也不愿意再谈及那天发生的事请,而当年参加了评比的其他评委更是成为了当年“耻辱”时间发生的焦点,甚至给他们在事业上添加了一些麻烦。
http://s9/middle/a1c8cd57gc653fe2a72a8&690
Aubert de Villaine:Romanee conti 罗曼尼康帝首席酿酒师
因此,在法国葡萄酒界,一直有着“复仇”之志!很多法国葡萄酒专家认为,法国的葡萄酒注重陈年,因为其传统工艺以及该地区的传统葡萄品种使得陈年后的波尔多往往得到更多的赞誉,在长达10年到20年的陈化过程中,葡萄酒内的单宁逐渐成熟,衍生出很多诱人的香味,一定能轻易打败美国酒,这就是30年后复赛--2006年美国加州、英国伦敦同时举行的盲品赛!结果又会是如何?下一节,我们即将揭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