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言不发,学生也能控制课堂

(2012-06-19 18:36:37)
标签:

学生控制课堂

应用语言学

ucla

美国大学

教育

分类: 美国教育--大学篇

    人类的交际总是双向的,有说的就要有听的,有写的还要有看的,不完成信息的接受就不算完成交际。

我在琢磨这个交际的双向性时,想到一个例子,颇为值得分享一下。我在美国学的专业是应用语言学,狭义说是“英语教育学”,广义说是“人类交际学”,反正不是那个研究语音、语法的(理论)语言学。人类交际这一块,和社会学、人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时班上有相关需求的同学,还要去补修那些方面的课程。

一次系里几个女研究生去上一门社会学的本科课程,是关于人和人的社会交际的内容。因为是几百人的大课,基本上就是老师在讲台上讲了,不太容易有互动机会。这几个女生设计了一个课题,要证明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是学生不举手发言,师生之间的互动依然是双向的。

按照她们设计好的方案,从第一堂课起,几个人就坐在比较靠中间的前排位置,按照相关的研究,老师的视线最容易落在那里。老师开始做演讲,她们几个聚精会神地听,还不时若有所悟或是心领神会地点点头。这样过了几个星期,她们决定采取下一步行动了。

再到了听课的时候,她们还是坐在那个位置,可是这一次老师说了一通什么之后,她们很迷惘地摇头。这下老师没法往下说了呀,学生没有听懂,只好调整一番,换个角度再讲一遍。还是一脸迷惘地摇头,老师只好再换角度来讲。简单说,她们几个就是一言不发地“控制”了课堂。

这个有效设计的实验证明了老师课程的命题:人类的交际是双向的。老师知道后大加赏识,不但她们几个的论文得了A,第二年她们中的一个还被聘为这个老师这门课的助教,而且这个小实验事后还被这位教授用进了自己的论文里。

 

 

(后记:这个实验选择了一个极端的语境,就是受众几乎没有发言权。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中认为,一个语言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际应该是这个课堂的基础框架。没有有效的人际交流,一堂外语课就是消耗了老师和学生一堂课时间的生命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