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行(2)--翁牛特旗、博物馆及草原风情的特色大餐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吃游四方 |
以前,我总以为它是一个偏远的荒蛮之地,这次的内蒙之行,彻底的改变了我的看法。
“翁牛特”,最初为部落名称,蒙语的意思为“诸王会盟之地”,几千年来,东胡、匈奴、乌桓、库莫奚、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汉等多种民族在此游牧渔猎,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辉映华夏的中国北方古代文明,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文化以及辽文化的发源地,留下了许多红山文化、契丹文化、蒙元文化的文物遗存。特别是1971年,从这里出土了被史学界和考古界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红山文化遗存碧玉龙,一下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
既然是这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那它的博物馆就一定是必去的地方。下面,还是随着图片一起看看吧。
参观完博物馆,下一个主题便是来内蒙后第一顿具有草原风情的大餐了,呵呵,现在看着照片还不住地咽口水呢。
餐前水果,看看这个像不像个小苹果?它其实是沙果,比我们平时吃的不但大好多,而且又脆又甜。
口味独特的黄色的番茄
下面,先推荐几个主菜:
烤羊腿,绝对的一个大菜,调料味实足,上桌时还滋滋冒着油呢
这个菜名忘了,但真的值得推荐,主食材有大黄米、海参、辣椒等蔬菜制成,夹合页饼特别好吃
这道叫杀猪菜,倍受当地人推崇,用料丰富,加肉炒、炖之后,还要加入粉条、酸菜等料进行烩制,不求花样,只讲实惠,是他们年夜饭中最有节日气氛的一道大菜,同时也是招待客人的一道必点之菜。
最后,再强烈推荐一个具有草原特色的食品――奶嚼口(蒙语叫朱和),这个最受大家欢迎了,我们一盘都没吃够,又要了个双份才算解了大家的馋。而且,在以后几天中,奶嚼口还成了我们每餐桌上必点的一个保留菜,吃的时候,给它拌上炒米和白糖,味道真是香极了。它的做法也不难,大致是将鲜奶倒入干净的容器,然后放在恒温处发酵形成的凝结乳,凝结乳一共分两层,一层为奶皮子,一层便是奶嚼口。
最后,还有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蒙族人为大家歌舞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