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话 Al Brooks (一)

(2011-12-28 16:34:33)
标签:

财经

分类: 外汇交易

对话Al Brooks

----Al Brooks的《Reading Price Charts Bar By Bar》的试译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感慨与感悟


 

前言之前:译评背景及其它

 

Al Brooks在《Reading Price Charts Bar By Bar》的前言中曾谈到:你阅读价格行为(Price Action)越熟练,交易就变得越轻松,甚至有点枯燥,赚的钱也越来越多。在我看来,使用其它交易方法赚钱的人,和Al Brooks一样,会从熟练掌握其交易工具中受益。如你对某种交易方法足够熟练,进行交易决策时,只需对各种形态进行 Yes or No式的选择,在选择Yes进场交易之后,也只须安静等待止损或止盈,这当然比新手时期的手忙脚乱要舒服得多。但会不会因熟练而感到枯燥,却是因人而异,起码我不会。我知道,交易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交易方法在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市场里,永远都会面对新挑战,要不断地充实、更新、提升,才能跟得上市场的脚步。何况Al Brooks自己也承认,市场不是非黑即白,大部分时间里,交易者都是在灰色的迷雾中慢慢摸索。试想,在浓雾中航行于大海之上的船长,随时都被灭顶之灾威胁着,他会有一刻感到轻松甚至枯燥吗?

这样看来,我和Al Brooks注定谈不拢,一开篇似乎就在挑他的刺。不错,我是在挑他的刺,因为他行文的混乱、对各种图表形态命名的不规范、论证逻辑的跳跃、论据和论点之间的不相关,让他的观点很多时候都很难把握,让翻译过程变得很是艰难,有时要参看上下文多次,才能勉强弄明白他想说的是什么。他在文中表现出的自负、傲慢,对其它分析工具的蔑视,更是让我如芒在背,几欲废卷。

我正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统。这些年来,我广搜百家之长,尽量使之溶入我的小猪交易系统。小猪系统本质上是以均线为核心的顺势交易系统,通过不同周期的均线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来揭示当前市场的属性,帮助交易者根据市场属性的变化,分别采用顺势交易、反转交易和区间交易三种不同的策略。在对小猪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事实上,指标系统几乎没有任何改动,所谓改进,更多是体现在规则的明晰化上),我参考过诸多指标,并试图将其中一些引入到系统内,但最后又一一放弃,仅仅保留了均线、通道、变化速率等基本的技术识别手段。但须承认,我对这些指标进行的是扬弃而不是抛弃。每一个合理的指标,都在如何界定不同市场环境的属性及相关市况下的入出场标准方面给我很大启发。在探索的过程中,我看到了Al Brooks的书,感觉当其它指标较多关注波段行情的发展时,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却聚焦于最佳入场时机的发现,这是其它分析方法所不及的。学习他的方法,可以弥补小猪系统偏于对势的描述,对具体的入场触发点却着墨不足的缺陷。因此,我放下对Al Brooks的态度傲慢行文混乱的成见,打算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翻译虽累,但这可能是最认真的学习方式。因为要翻译,就无法象泛读一样浮光掠影一瞥而过,必须认真读懂读透。

但我又不甘心就这样接受Al Brooks的傲慢无礼,不想漠视他在逻辑上的混乱,有时,挑战一下他的粗疏,同时也就是在培养自己的严谨。因此,我想采用一种不一样的方式来翻译这本书,我会逐段英译中,间或插入翻译过程中的所感所悟,以及对Al Brooks的质疑。这些夹评,或填补其逻辑链间的缺失,或理清其行文混乱,或对其观点引申演绎,或对其偏狭指斥匡正,要言之,就是希望能通过夹评,更深入准确的抓住Al Brooks书中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不被其偏隘之处所误导。

这样,这次翻译就不再像是脑门上贴着狗皮膏药的翻译官带着鬼子进村向良民训话了,它更象是Al Brooks和我之间的对话,虽然我听得多,说得少。因此,我把这次翻译称为《对话Al Brooks》 。

所以,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你总能看到三种格式的文字:

1、英文段落及图片。这一部分是Al BrooksReading Price Charts Bar By Bar》一书的原文,我不敢掠美。我每翻一段,都先给出其原文,也可让其它人知道Al Brooks是如何说的,以免被我拙劣的翻译所误导。这部分英文是从其英文原版的PDF格式电子书中转换出来的,因为技术上的原因,转换过程中发生的错误还是不少。比如,1-minute就经常被转换成i-minite甚至i-nninite.类似的错误,我已经尽量给以纠正,但难免有疏漏。这种错误,还望读者指出并纠正,先行谢过。必须声明,这些错误与Al Brooks无关。

2、以宋体字呈现的中文段落。这一部分是前段英文的对应译文。本人并非专业的翻译,翻这本书纯为自己学习所需,因此,其中鱼鲁之误自属难免,李戴张冠亦属常事,愿得方家正之。

3、以楷体字呈现的中文段落。这一部分,则是本人的夹评文字。其中,对Al Brooks的观点或弹或赞,不一而例。其犹小儿评日,曰其远,曰其近,俱为个人之所感所慨所悟,偏陋之处,得无夫子过而匡之乎?

因为不是为了出版而翻译,我的译文也就很粗糙了,一边翻,一边贴到网上希望得到其它同好的指点,这就使得译文缺乏系统的梳理,文字的精准及文风的一致性,都有很多需改进之处。待全书翻译完成之后,再回过头来整理吧。

评点他人文章,犹以他人之杯酒,浇己怀之块垒,但也算是一种为文方式。昔圣叹之点水浒,脂砚之评红楼,俱成后世之佳话。余之戏墨,固不敢与前贤大行并称,唯见贤思奇之志,可与共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童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