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甘棠苑,认识中国最早最大的清官

标签:
三门峡陕州公园甘棠苑召公奭小景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甘棠苑是在陕州故城原召公祠遗址上新建的一组仿古建筑。本篇不属甘棠苑的完整介绍,所拍只是些小景。
-------------------------------------------------------------------------------------------------------------------
扩展阅读:从一首先秦民歌说起
这是一首先秦时代怀念召伯的民歌,歌中木有直接描写召伯的事迹,木有说召伯怎样怎样爱护人民,也木有说召
伯做了什么什么对人民有利的事,而是通过描写人们对甘棠的珍重──伐倒树干不行,折断枝叶也不可,即使是
攀援弄弯也是不准的,来表达了对召伯的深深怀念。这种对甘棠树神圣的情感,是基于敬仰召伯而衍生出来的情
感,司马迁说得好:“召伯可谓仁矣,甘棠且思之,况其人乎!”
召伯,即召公,姓姬名奭[shi],是周初王室的重要辅佐大臣, 因其采邑地在召(今陕西省岐山县),故称召公。
召公官居太保,与周公旦、太公望共列为“三公”,为西周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要贡献。召公不仅政绩突出,
地位显赫,由于他把身心俯向黎民,问政阡陌,扶植农桑,勤政清廉,施行德政,更是深得百姓爱戴,可谓是中
国最早最大的清官,其勤政爱民的思想,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为孔子以“仁”为核心思想的重要来
源。
“在昔召公去,国人爱甘棠”(明李元伯诗句)。由于召公体恤民情,深得民心,后来百姓自动捐资修建召公祠,
院内遍栽他老人家居住、休息、停车处的甘棠树,以示对召公的纪念,故陕县也称甘棠县旧治。本篇介绍的甘棠
苑,就是在原召公祠的遗址上修建的。
一位真正地为人民服务的人,人们必定会视其为圣人;他居住、休息、甚至是停车的地方人们也会视其为圣地;
就连他曾立足、流连的地方长出的树木,也会跟着神圣起来。溯三千年历史而上,游览召公祠,尽管只是遗址,
尽管木有看到那洁白的五瓣花和褐紫色的棠梨果,但我深情仰望他的雕像,在《诗经》里品茗他的芬芳。
睹物思人,怀念召公,我们希望召公──或类似召公的可敬可爱人物再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