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少林寺传授三坛大戒法会第二十天之五百新戒

标签:
嵩山少林寺三坛大戒法会五百新戒居士 |
分类: 寻古访胜┈┈游记 |
佛教的三坛大戒,是中国大乘佛教特有的授戒仪式。三坛大戒,简言之就是作为一位戒行具足的比丘或比丘尼,在剃度出家后,必须要履行初坛授沙弥戒或沙弥尼戒、二坛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三坛授菩萨戒这佛教戒律规定的程序,故此称“三坛大戒”。依据我国佛教界的传承习惯,有意出家者必须受足此三坛大戒,始被公认为合格的大乘出家人。
传授三坛大戒仪式都在各大丛林举行。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祖庭,自古以戒相庄严著称。但自清末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近300余年少林寺没有举行过大的受戒仪式。丁亥年(2007年),少林寺举办300余年以来的首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庚寅年(2010年)举办第二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癸巳年(今年)举办的是第三届传授三坛大戒法会。
癸巳年少林寺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自4月19日始,至5月17日止。这是一个即使是内行人看来也十分复杂的仪式,其仪轨我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5月8日,农历三月二十九,传授三坛大戒法会进入第二十天,当天法会有一项活动,就是500名新戒(即即将授三戒的僧人)要托钵化缘接受各方居士的供养。
以下即这项活动的一些片子。上篇(40片)先简要介绍五百新戒,下篇(40片)再介绍托钵化缘。
少林寺山门殿。
清晨,聚集在山门外的居士。这只是道近的,道远的还未到达。
利用仪式开始前的时间,来自少林寺各下院的居士在师父引领下,先进入寺院参拜。
这是来自焦作市的少林寺下院石佛寺的众居士。
石佛寺居士在少林寺院内。(本篇主要内容不是介绍居士们在寺内的活动,相关内容另篇再发)
少林寺最后一进的千佛殿看样子是传授三坛大戒法会的主会场,今天暂停对外开放。
我们来时,仪式尚未举行。(本篇主要内容也不是介绍少林寺的寺貌,相关内容另篇再发。)
传授三坛大戒法会。
嵩山少林。
新戒们开始在前院集合。
他们多着灰色僧袍,外披红色袈裟。
他们年龄各异,来自全国各地。
一位着灰色僧袍的年轻职事僧在向大家交代什么。
集合后,新戒鱼贯走向后院。
听说这个法会不是谁都能参加,更不是谁都能拍的,于是俺随居士们退出了少林寺。
山门外,陆续赶来的远近各方居士自觉站在道路两侧,排出了两三里长,准备迎接五百新戒。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三坛大戒法会,对其具体的仪程和地点都不大懂,后来一看这架势,似乎明白了什么,赶忙从两三里外又返回少林寺内。还未走到最后的千佛殿,五百新戒已从后院出来了,赶紧开拍。
他们手中都托着一个钵。
俺无意中拍到的那幅对联(是上联还是下联已搞不清了,上面似乎还漏拍了一个“受”字吧)颇能一语道破三坛大戒之真谛。
院内僧人以外的人众均是游人,并非居士,他们是不晓得供养五百新戒的,只是看热闹;居士们现在大都在山门外候着。到了下篇写到五百新戒一出山门,走到居士那儿,那就完完全全是另一番景象喽。
一位老外摄像师。
挺敬业的嘛,取景角度也独特,这是特意在拍新戒们行走的脚部。俺忘了也学着拍几张了。
在这个拍摄点上,拍到的五百新戒队伍高低曲折,很有层次感。
从这幅您可以看出,俺现在拍的已是五百新戒队伍的最后了。
摄像师、摄影师都在收家伙,赶快再往队伍前边赶。
五百新戒正在走出另一道侧门。
慌慌张张地往队伍前面赶,拍虚啦。
再往前赶,来几幅特写。
特写。
变换角度看五百新戒队伍。
变换角度看五百新戒队伍。
这位老外今天算是开眼啦。他拍的录像观看者估计也是老外居多,他们也会开眼的。
这位老外是在摄影,他的脚架是四只脚上面搁一米吧长的横梁,相机可横向移动。拍摄倒是方便,但重量不会轻,所以请了(雇了?)一小伙子给他扛器材,就是他身后戴棒球帽的那位(参见前面第26图)。
工作起来很是专注。
俺器材简单,背起就走,直接赶到了山门殿前。
五百新戒已来到了山门殿前。
五百新戒鱼贯进入山门殿。
这位着黄色僧袍的僧人地位似乎高些,别的僧人进山门殿前都在听他的指挥。
五百新戒就要走出少林寺的山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