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山本耀司在被问道:“设计的时候,有没有具体的女性形象?”时,回答说:“脸微微转向一边,吸着烟,头发随风飘起。不是日本女子,她用沙哑的嗓音说:我呢,放弃了做女人。”这种女性形象,正是他的设计缪斯。
整个服装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女性解放史。Coco
Chanel正是以解放女性而开启了自己的时装王国:她让女性摆脱了繁复的服饰,穿上了简单的外套和裤子。不管潮流如何变动,男女性别的互相融合,永远是设计师不断探索的主题,而在这种不断的探索中,服装上的性别渐渐消失了。
http://ww4/large/86d8bee8gw1eoxdpofk9dj20k00f0q4g.jpg还有一种消灭性别的方式,那就是CELINE这种了:它并不是简单的将男式思维带入女装,而是到了忽略性别的程度。她所服务的对象,是那种强势到了不再考虑自己性别的女性。而要穿好CELINE,就得像王菲一样:瘦削、高挑、冷淡、自信。这种超乎于性别之上的美,能够让人感到一种回归到每个人个性本质的力量:在这里,服装不再是修饰,而是一种凸显。广告画中的女模特,即使穿着裙子,女性气质也并不明显,反而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强悍。
不管多少人认为“女为己悦己者容”,或者“女人穿衣不是给男人看,而是给其它女人看”,而我却笃定的认为:女人穿衣取悦的仅仅是自己。女人从自己的穿衣模式中获得力量。年过30以后:各种黑裤子、白T、牛仔衬衫、黑色大衣,都是自我力量的来源。
我们除了用服装来装饰自己的身体之外,同时也用服装塑造灵魂。我的女性朋友们,几乎有着一致的穿衣爱好,一致的审美:我们穿什么样的衣服,就有什么样的个性。我至今最喜欢的女性形象依然是山本耀司衣服之下的皮娜.鲍什,是山本耀司的黑色袍子和皮娜.鲍什个性的结合。即使在山本耀司的衣服之下,面料像水一样随着皮娜.鲍什的舞蹈而流动,也没有改变皮娜那种坚定的气质。她看上去像个男人,又像个女人。她的表情平静得深不可测,好像她有着无穷的力量,足以抵抗这个世界。
(图片均来自网络)
前一篇: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瘦子的
后一篇:一份普通书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