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泾阳太壸寺:两块“省保”碑问题多!

(2017-08-23 19:13:06)
标签:

太壸寺

泾阳县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陕西省人民政府

文物工作者

分类: 寺庙
    8月20日,我和家人前往白水县游览,经过泾阳县的时候,专门拜访了一下老城里的太壸寺。来到大雄宝殿前,看到两侧竖立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我迫不及待地与它们合影。但是,当我仔细观察这两块碑时,发现它们的问题好多呀!
泾阳太壸寺:两块“省保”碑问题多!

泾阳太壸寺:两块“省保”碑问题多!


    在陕西很多的古迹前,都可以看到新旧两块“省保”碑,但它们区别不会太大,只是由于过去那块有些损坏,陕西省人民政府重新竖立一块新碑,以保证“省保”单位的尊严。
    但是,太壸寺前的这两块“省保”碑,却存在大量的区别和矛盾之处:

1、名称不同
    放眼看去,一个写着“太壶寺”,一个写着“太壸寺大殿”,好像只是后者更具体一些罢了?貌似没有什么不同。
    其实,如果您仔细观察的话,一块碑上写的是“壶”,另一块写的是“壸”,后者在“壶”字中的“业”上加了一个横,那可就是另外一个字了!
    这里的“壸”应该读作kǔn,原本的意思是古代宫中的道路,借指宫内。太壸,表明这里是一座地位显赫的皇家寺院!因为这个字不常用,所以大家经常把它写成“壶”,连曾经竖立的“省保”单位碑也写错了!

2、建筑时代不同
    再往下看,一个写着“时代:明”,一个写着“时代:隋”。我瞬间搞不清楚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据记载,太壸寺为前秦苻坚所建的行宫,北周时改为佛寺,隋文帝时改为“中兴禅寺”。唐开元年间改称“太壸寺”,天宝年间重修后与青龙寺齐名。虽然在金、元、明各代均有修缮,但是清同治元年发生“回乱”,使得寺院被毁后,仅剩下这座大殿。
    大多数人认为这座大殿修于明代,距今只有560年的历史,时代怎么就成隋了呢?目前,中国最早的古建筑是山西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大约修建于唐建中二年(公元780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如果这座大殿的时代是隋,那不就是中国最早的古建筑了吗?

3、公布时间矛盾
    在新碑的下方,将太壸寺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时间写为“二00三年九月二十四日”,但是老碑的竖立时间是“1981.10.1”,之间相差22年呀!
    难道是新碑把竖立时间和公布时间搞错了?那也不对呀!新碑下方分明写着“二00七年十月三十日 立”,那么这里的“二00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到底是怎么回事?
    从1956年至今,陕西省人民政府一共公布过六批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太壸寺在1957年5月31日被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名单,其中并无“太壸寺大殿”。
    因此,新碑明显将太壸寺公布为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的时间写错,将第二批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的发布时间,写成第四批陕西省重点保护单位公布的时间。应该更正为:1957年5月31日公布!
泾阳太壸寺:两块“省保”碑问题多!


    我每次到达一处名胜古迹,都会与文物保护单位碑合影。虽然有人不太理解,但是我的心里很清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碑是当地政府竖立的标识,象征一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表述一处文物古迹的基本内涵,在文物爱好者心目中拥有崇高的地位!
    在短短的碑文中,如果出现大量的错误,无疑给当地政府抹黑,给文物工作者丢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