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许一力财经 |
分类: 财经 |
大宗商品的这种跌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非常直观,只是在这场暴跌背后,究竟谁成为了最终的赢家呢。
IMF跳出来说话了,预计今年年末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将比年初下跌8.3%。而按照研究报告,原油价格每下跌20美元/桶就可能对全球经济GDP造成0.5%的影响。历史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油价每下跌20美元,相应的全球经济损失就会达到1%的GDP总量。而与此同时,因为降价带动的消费增长又能产生0.5%。
大宗商品的降价潮中,对应的正是商品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之间0.5%GDP总量的财富转移,换算成美元,大概会达到3200亿之巨。
从这个逻辑上不难看出,在大宗商品的暴跌背后,美国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所以不考虑包括欧洲及中国在内的其他消费大国,主要源于另一个问题——汇率。QE的结束,带动的是强势美元回归的预期,而在美元升值的压力下,其他货币被动贬值将在很大程度上对冲大宗商品暴跌带来的消费红利。
这有点像是,美国动用了美元、原油,两大现代金融战争的“核武器”完成了一次精准的抢钱活动。不仅让刺激政策终结最大化的服务于美国经济的未来服务,更实现了对于对手的一次精准打击。
这里面,典型的就包括俄罗斯,以及近段时间与中国频频示好的南美国家。南美比较好理解,近些年的大宗商品贸易是主导南美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后来大宗商品降价潮来了之后,这个地区直接进入慢性死亡,巴西4%的经济增长预期都废了,现在也就是零线附近。俄罗斯就更糟糕透了!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到了俄罗斯对外贸易的2/3,体积巨大可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摩预计过,原油价格每下跌10美元,俄国出口会受到324亿美元的损失,大约占到俄罗斯GDP的1.6%。如果按这一比例计算的话,2014年俄罗斯的GDP已经因为油价下跌而抹去了4.8%,非常可怕。这里面有大概60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这意味着,如果继续下跌,不仅未来一年俄罗斯经济将出现前苏联解体后的首次衰退,更是会因为依托原油交易的财政收入锐减,而出现巨量的财政赤字,不排除产生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
这样的事件中,有着一个不属于美国控制范围内的事物,就是全球的原油供给量。
中东,更准确的说是沙特阿拉伯,是目前全球原油供应的巨头,尽管与美国存在同盟关系。但是原油价格的暴跌实际上也在蚕食沙特的利益。我们都知道本轮价格下挫的主要推手是沙特方面的大规模增产。
沙特为什么要做出这种自损的行为来配合美国的利益?
我们觉得,沙特本身还是有自己的考虑的。从国际原油的供给关系来看,整个原油市场,实际上是一个寡头垄断的格局。也就是说,单一的国家无法很大程度上决定原油价格的走势。对于这种关系,作为主产国的沙特首要考虑的就是两个事儿:如何限制市场进入和如何进一步扩大自身的控制力。
也就能理解了,对于已经完成了页岩气革命的美国来说,当前沙特闲置产能约不到200万桶/天,而美国页岩油产商的闲置产能约为500万桶/天,沙特不再有把油价压低至页岩油成本下方的能力。削减产能将使美国页岩油产商获益,同时减少沙特自己的收入,而通过“不减产”甚至增产的方式,沙特至少可以将收入稳定下来。与此同时,将控制每桶边际收入和需求波动性的风险抛给美国的页岩油产商。
对于曾经的全球原油领域霸主来说,沙特的做法等于是宣告着利益面前,将影响力拱手让人。
提醒注意,由于之前有太多观众打到台里询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刚刚把“CCTV证券频道理财中心”公众平台开通了!这主要是通过央视过往积累的众多高收益固定收益类产品,我们有足够信心能为大家提供最权威、及时、全面的投资理财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