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文是谁就是谁,不多不少!

标签:
王若文的亲子英语育儿儿童文学儿童文学作家英语教学专家 |
分类: 儿童文学 |
简介形式:文字+图解+CCTV访谈
王若文
英文作品出版了30本,其中《共享一个月亮》、《藏起来的财宝》、《小火龙》、《乔爷爷》先后被选为加拿大最优秀儿童文学。(英文作品请见www.ruowenwang.com
中文代表作有《爸爸的爸爸的故事》、《小文》系列和《小小文》系列;《小文》入选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
王若文的作品以“中西合璧”而著称,融东方的智慧、温情与西方的逻辑、幽默于一体,充满了普世的博爱、人文精神和现代社会价值观,被西方儿童文学界誉为:“为儿童文学带来了新的声音”、“填补了华人英文儿童文学的空白”。
自从2012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把我和我的儿童文学作品邀请回国以来,我的绘本故事《小文》和《爸爸的爸爸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随后,我的英文作品也被进口到国内,人们对我的英文原著倍感新奇,对我在加拿大的公立重点高中(Earl Haig Secondary School)教英文的资历更感兴趣。从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出版社,绘本馆,英语教学机构,以及各种商企的讲座、活动邀请和合作提议就络绎不绝。
这几年通过在国内的活动和观察,我发现了一些有趣儿的状况,我发现国内大多数人对人对事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表现为:
1. 由于父母们对孩子的教育的焦急有点像“有病乱投医”,在网上一见谈育儿有点见识的,或者在台上发言振振有词的,就立刻认“专家”。(我在演讲时就被台下一些听众尊称作“育儿专家”,我当场纠正并告诉大家:我是语言教学专家,有证书;而在其他领域,即使我有专家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但没有这张证书,也不能顺水推舟地自冕“专家”。
2.人们迷信“专家”,或者“教授”。“专家”、“教授”好像是两顶光环,有这两顶光环,草包都有人供着,反之,如果没有这两顶“光环”,尽管你学问渊博,专业水平高深,也鲜有人买你的帐。因此,人们的偏见和盲目迷信,令不少人自封专家教授瞎唬人。某些机构为了迎合人们这种心态,大肆包装出一批批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伪“专家”来。我也遇到过这样的机构,把我包装得光鲜夺目,第一次见面介绍我为“王教授”,后来才明白是像被人出于商业目的包装的。我问她为什么要给我的头衔“注水”,对方解释说:“您的学问比国内很多专家教授高深多了,不就是没有这个头衔吗?如果不这样告诉他们,否则谁认您哪?他们能高价请你出场吗?如果像您这样有专业功底的人不占据市场,这个空间不都是让那些滥竽充数的人充斥了吗?为了孩子们,拜托您委屈自己,配合一下吧。”
这也算我们当今的社会特色吗?真令人心里不踏实,再者说了,我王若文需要包装吗?王若文是谁就是谁,不多不少。我在此用一个简单的“文字+图解+ 央视专访纪录片”做个自我介绍,有兴趣就看看。超出真实地给自己加佐料、多贴金的事咱不干,如果我漏下了什么没拿出来晒倒是有可能,你发现了就告诉我补上就行了。
王若文的少儿英语教学交流QQ群:
幼儿一群
幼儿二群
小学一群(371281882)
,
小学二群(229184505),
中学群(184081587),
中英双语绘本馆群(QQ:129308518)
王若文的微信:ruowen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