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心中的愧疚与对明明诚挚的道歉

(2016-05-09 05:49:59)
标签:

育儿

知错认错

内心愧疚

诚恳道歉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身心疲惫的夜晚,大脑中一片空白,身体累得几乎散了架,多么想就此进入甜甜的梦乡,为明日全新的一天养精蓄锐,但...明明眼中的失望与失落、以及生气地将东西扔回原处的动作,却总在妈妈眼前挥之不去、招之而来。因此,写下这篇博文,说出妈妈心中深深的愧疚,也借此再次表达对小朋友诚挚的道歉。

妈妈心中的愧疚与对明明诚挚的道歉
(傍晚时分的公园嬉戏,04.17.2016)

事件回放:其实这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午,和往常一样,妈妈带着弟弟去接哥哥,但事情有所不同的则是,今天的妈妈因为身体劳累而想早点回家,因此对明明也有失耐心。

【独入教室】因为今天妈妈接小朋友比较早,所以到幼儿园之时大家还都在外面玩,于是只有妈妈带着明明独自进入教室去用卫生间。诺大的教室里空无一人,更不受老师的管束,因此便有了明明想向妈妈展示自己手工制品的机会。

【展示作品】妈妈事后回想起来,从卫生间出来的明明,没有和妈妈一起去拿需要带回家的课堂作业,而是兴高采烈地走到手工制作区,并且告诉妈妈“我要给你看…”,下文妈妈没有注意听便打断小朋友,“快点啦,我们要回家啦,回家还要做饭呢”!

【失望失落】妈妈话音刚落,顿时就感觉到失望与失落的表情浮上明明的小脸,但话已出口,想挽回也来不及了;随后便是明明生气地跑回自己拿下手工制品的台子,把手里的东西扔了回去,真的感觉是一副很气愤的态度。

【催促原因】其实妈妈当时催促明明,一来是真的有点累而想早点回家;二来也是想着,只有我们母子仨人在教室里,没有任何老师以及工作人员,妈妈感觉有点不太合适,虽说幼儿园的规定是,只要有家长陪同,小朋友是可以独自进入教室的,但还是想着最好不要久留。

【回程道歉】开车回家的路上,明明一改往日小话唠的作风,一声不吭地坐在后面吃着葡萄,妈妈感觉到事情不妙,真的是伤害了小朋友的自尊心和一片热情,于是便没话找话地说,“明明刚才在教室里想给妈妈看的是什么呀?妈妈看到是一个黑色的盒子,那么盒子里面是什么呢”?明明不情愿地说道,“是我的手”(估计是个小手的造型)见小朋友的情绪有所缓和,妈妈趁热打铁地开始道歉,“对不起明明,妈妈刚才着急回家,所以没有看你的作品,那么明天早晨送你去学校的时候,再给妈妈看,好吗”?小朋友的兴趣与兴奋又回来了,遂向妈妈讲起了自己的手工制品。

事件后续:为了再一次地表达道歉的诚意,也是为了让自己心中更释然一些,妈妈第二天早晨送小朋友去幼儿园之时,便有了以下的后续之文。

【主动询问】为了兑现【回程道歉】中的诺言,第二天早晨送明明,一进教室,妈妈就主动提醒小朋友,“把你昨天做的手工给妈妈看一下吧”?然后妈妈捧在手里仔细欣赏了一番,并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还不断地问着明明相关的问题,“这个是怎么粘上去的”?“这个又是什么”?......

【再次道歉】在教室里,妈妈不但非常好奇地向明明请教制作过程,而且在临走之时再次向小朋友道歉。这次的道歉更加诚恳一些,妈妈蹲下身,与明明平视,拉住小朋友的双手,并请明明看着妈妈的眼睛,然后说道,“明明,对不起,妈妈昨天着急回家做饭而没有看你的作品,你原谅妈妈吗?我们和好吧”?

【大度明明】大度的明明,望着妈妈,很认真地说道,“妈妈,没关系,我昨天在车上已经原谅你了,明明爱妈妈”,然后主动与妈妈亲吻和拥抱,并且告诉妈妈,“妈妈带弟弟回家吧,再见”!听到明明如此之说,妈妈心里才算是松了口气,看来…小朋友没有真的和妈妈生气呢!

妈妈反思:本想此事就此而结束,明明也原谅了妈妈,但妈妈深深感到内疚与担心的是,不要因为这样一件小事而破坏了母子间的默契与和谐,更不要打击了明明的积极性。也可以说,事件虽小,但所带来的育儿感悟却是很深刻的。

【尊重第一】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一定要将尊重放在首位,年龄再小的小朋友,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希望受到尊重的。草率地告诉明明“快点回家了”,不但打击了小朋友与妈妈分享的热情与积极性,而且还打断了明明的说话,妈妈自我检讨地说,这就是对小朋友的不尊重。

【心中地位】当明明兴致勃勃地与妈妈分享自己的手工制品之时,妈妈的反应则是“快点回家,要做饭”,那么…明明会怎么想?在妈妈心里,孰重孰轻?是我重要?还是做饭、吃饭更重要一些?无形中便会令小朋友的自信荡然无存。

【言传身教】在明明的成长过程中,妈妈的一言一行都是小朋友学习的榜样,有好也有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明明将来待人处事的态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育儿路上妈妈也不可能不犯错误,但犯了错误,就一定要言传身教地向小朋友主动认错和道歉。这也是教会明明一个道理,犯错误的关键不在于错误本身,而在于小朋友事后是否能够诚恳地道歉。

【错上加错】说到【言传身教】地教会小朋友诚恳道歉,妈妈事后冷静下来仔细想想,如果妈妈疏忽了向明明道歉这个环节,那么真就是错上加错又犯了两个更严重的错误:一是对明明消极的影响,妈妈不向小朋友道歉,明明便会认为妈妈完全忽视了自己的感受,自己在妈妈的心目中不再重要,妈妈不再爱自己了;二是对妈妈自己的影响,不承认错误的妈妈,不但降低自己的威信,而且还会有损妈妈的形象。

妈妈最后语:也许这真的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也许有的妈妈也会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大不了”,也许也有朋友会批评妈妈“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添堵”,但...妈妈却不这样认为,再小的孩子,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再伟大的妈妈,也是应该知错就改的。妈妈写下这篇博文,以述自己心中内疚与歉意的同时,也是为自己再次敲响警钟,育儿无小事,妈妈眼中的“小事儿”,就是孩子心中的“大事件”;育儿先育己,一定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