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家长该如何选择
(2012-09-05 21:13:53)
标签:
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 |
分类: 原创博文 |
昨天,央视关于一家大型教育连锁机构“超高录取率和师资瞎编”的报道成为各大媒体争相转载的热点新闻。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教育培训行业究竟怎么了?到底还有多少教育机构是在用心做教育?教育机构能否把盈利作为唯一目的?
无独有偶,前几天东方早报上一篇“10多万元学翻书听字 “赢在右脑”被指欺诈”的新闻报道,也引发很多媒体关注,引来很多博友的讨论,有人觉得简直不可思议,还有人认为如果家长有钱,这样的陷阱还真的容易掉下去。
还有很多博友问我,面对如今满大街鱼龙混杂的教育培训机构,作为并不太了解这个行业的家长,纵有火眼金睛也难免误入歧途。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判断和选择,才能找到一家真正对孩子有帮助、真正懂教育并用心做教育的正规教育培训机构呢?
跟其他行业相比,目前教育培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几乎没有任何具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出台,也很少有类似于行业协会这样的自律组织。这就导致部分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完全以圈钱为唯一目的,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少数全国大型连锁教育机构。造成这个局面,部分不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是首当其冲的责任主体,但相关政府部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
家长要在各种品牌、不同规模的教育机构中,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教育机构,难度确实堪比登天,这也迫使家长必须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一、揭开广告看真相
教育培训机构的广告目前正在接近甚至赶超医疗美容广告,铺天盖地都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名师授课”、“保证考上名校”、“提分快,到XX”、“几对一服务”等让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的宣传口号和标语。
家长在面对这些多少有些夸张甚至是完全虚假的广告时,首先需要冷静思考,孩子的学习固然需要老师和家长的辅导,但成绩的提高绝不能寄希望于别人,只能靠孩子自己主动学习。你也要清楚,学习方法或许可以短期掌握,想法和思路或许可以醍醐灌顶,但是学习一定是一个需要积累、需要努力、需要汗水的持久过程,同时也需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发展。任何妄想通过走捷径而一步登天,违背孩子身心发展的做法都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最后对孩子的长远发展肯定是弊大于利。
其次,任何广告的宣传语只是噱头而已,不管是名师授课还是保证名校,很有可能是机构给自己贴的标签。即使真的能请到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但很可能名师来上一两次就会消失,剩下的课程就由一般的老师来上。即使是名师授课,也未必就对你的孩子有效果。
二、别让机构成依赖
家长要知道,培训机构其实只是一个辅助,一个外在力量,更重要的其实是孩子的自身学习欲望和胃口。如果某个机构确实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那么这个机构确实是抓住了教育的核心本质。换言之,如果机构只是学习技能的培养、学科知识点的整理和填鸭,那么动辄几百元的一次课,性价比不一定太高,家长的投入甚至完全可能打水漂。
家长还需要认真思考,教育机构,特别是以补课为主的机构,你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我想每个家长选择补习机构的目的最终都是希望机构能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最后,孩子能够彻底脱离教育机构,能完全自主学习。但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家长也好,孩子也好,过于依赖补习机构,从小学一年级一直补习到高三的孩子比比皆是,最后孩子却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这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难道我们的孩子要一直补习下去吗?
其实,如果孩子自己愿意学,并且掌握了学习方法,那么我们的孩子根本就不需要上补习班,至少是不需要长期上补习班。
三、充分了解再选择
教育培训行业一般是预收费。所以在选择机构时,一定要对机构背景以及办学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事先查询是否有工商登记,是否年检合格。当然如果具有学校的资质就更好,但是由于近年来各地对申请学校资质的限制加大,所以很多想去获得学校资质的机构,想正规运作的机构,也很难有机会获得学校资质。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机构提供的课程、管理团队和上课的师资进行充分了解。一般来说培训课程是一个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一家机构的研发团队和教学团队不好,不重视课程研发和课堂教学,那么这个机构一定是偏向营销方面的,更多的不是做教育,而是做商业,想赚快钱。所以,课程是家长需要着重了解的,通过课程还可以了解这家机构的教育理念,了解这家机构的研发团队,了解这家机构是否懂教育,是否在用心做教育。
选择一家教育机构,家长也要注意,一定要选择那些真正懂教育的人在经营和管理的教育机构。这样的机构才有可能尊重教育的基本规律,才可能会在商业和教育这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到一家教育机构,孩子面对的主要是老师,所以老师究竟如何,家长也要有大致的了解。一方面家长可以了解教师的背景,另一方面家长要面对面和老师交流,并要求进行一次或者两次试听。
(付小平,写于2012年9月5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