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记历·跃龙桥与跃龙街、双美桥与双美府

一、跃龙桥与跃龙街
首天在小榄的行程来不及往跃龙桥,我回家后认真爬地图,第二次下车就直奔它去,过程中在老城的街巷中穿行,不偏不差,且有不少意外的收获,这留待下篇再上图,颇为顺利的,我找到了跃龙桥,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桥和楼都很漂亮,两者组合在一起画面很美。该桥据说在小榄现存的桥中排行第二高寿,查了查,有说它最初建于明末,有说它始建于清乾隆,清道光七年乡人重修为石板桥,由于扼守水口要塞,1918年在跃龙桥北面桥头加建了一座碉堡式闸门楼,名为“镇东楼”,主要用于防盗防匪。让我激赏的,是这楼建得实在有创意,北立面采用的西式风格,花式立柱加上三角山花,券形门洞,一派巴洛克作风,南面用的却是传统中式古风,青砖碉楼楼体,上顶一个木构瓦檐屋顶,一座楼融合了中西风格,南北两望画风完全不同,这建筑师也是跳脱灵动之人啊!两门间建两层,底层是与桥相接的通道,两侧墙身均开有一列圆形的瞭望窗,并设了数个枪口,北门原为栅栏门,现已拆除,遗留臼孔,南门保有铁拉闸门,地面仍为花岗岩条石板,十分古意,二层为无盖过道,夹道砌矮墙,有楼梯从北侧门边通上,中间楼板留有与下层的通口一个,过道通至南面碉楼,从外可见碉楼二楼设有防御枪眼,整幢楼的设计处处体现防御功能,究其原因,与小榄往昔各时期外忧内乱的时局有关联,先是明朝海禁时期的海盗,接着是颇为活跃的反清义军,最后是趁火打劫的土匪,民国时期,为保一方安宁,各村各社的闸门楼有不少进行加固升级,配以联防队和自卫团等安防力量保卫乡邦,镇东楼就是此时期的产物。跃龙桥原为三孔石板平桥,连接下基跃龙街与东区西凌大街,南北走向,梯级南面10级,北面13级,桥身宽由七条条石拼接,桥墩用麻石砌成,下部为分水鱼嘴状,北往南第一孔桥面上建镇东楼,现此孔下已不见河道,两则被跃龙街民居夹持,估计原水道较现在宽阔,现水道收窄至桥身变为现在的二孔桥。我在这一带盘桓了不少时间,原因是除了观赏跃龙桥,还来回走了一趟跃龙街。跃龙街别称“织网街”,是一条十分具有小榄水乡旧风情的老街,跃龙桥下面的河涌旧时是下基低沙庙的三个涌汇合处,由于水流急,小榄人称之为“三丫浪”,那时附近居民多为水上人家,打鱼为生者众,织网就成为后勤必备,在跃龙街上集中了很多织网的手工商铺,既生产又销售,夹街挂满鱼网,那是旧小榄人记忆中风情画的所在地,现在街上仍有两三家商店出售鱼网,街面仍见到不少木板门的商铺遗迹,走在其中,只要稍加联想,不难让人眼前浮现往日渔民与织网人家营商交往的热闹面貌。现在的跃龙街已退居为一条安静的街道,走在其中,可见老街坊或闲话家常或打牌消遣,社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得十分周全完备,处处呈现民安富足的和美景象,其独特的临水街景和依稀保有的往日渔家风物,还是赚足了我的快门次数。






























二、双美桥与双美府
双美桥和双美府是我入小榄计划中的首站,但事实却是先走了一趟凤山公园,出园后才一路探听找到了双美桥,那时已是下午近黄昏时间,所以照片中的古桥和老榕鎏金溢彩,迷幻动人。双美桥比跃龙桥还老,成了小榄桥中的第一老寿星,据资料显示,明朝开国的首年就在该地建桥,明清多次重修,最后一次刻载桥身的重修时间是“道光贰拾年岁次庚子十月十一日阖乡重修”,数数手指,那桥上的红砂岩石最少也在那儿放置了一百七十多年,想想那石头见过不少于九代人的音容面貌,如今依然有垂髫少年拿着爱疯走过,让人迷思。拱桥的形体在桥的家族里是最美的,如虹卧波,双美桥体量虽然不大,但在水匝弯延的乡土里,它的存在就有了灵气的聚合,建筑的美感与田园风光的结合让画面如歌如诗。双美桥附近就是双美府,建于民国的一幢西式洋楼,原主人是的当地“四大天王”之一的“大天二”谢云龙,人称谢老虎,原因大概是他人够恶吧,也说是因为他原名叫耀湖,江门那边的人,用土语读耀湖就成念成了老虎,谢还曾任乡长,解放前几个月逃往香港,留下此间大宅。大屋坐地方正构图,二层结构,正面和两则围廊抱合,入门正厅,左右偏厅和厢房,二楼亦然,结构十分简洁,个人认为,就那个时期的西式大屋而言,相对石岐和南区的同类建筑,此楼并没有太大的过人之处,但它建于小榄水色匝之畔,往日与之相依相绕是河网田畴,枕水人家,也就别俱了风韵,现在它被辟为小榄民俗文化馆,内里全是小榄民俗民风知识的图文和实物展出。围绕双美府周边,在2013年时被政府推广发展成“省级青年文化创意创业园”,有不少青年进驻那里发展自己的文化事业,可惜开园不久就发生了因与当地社区发生矛盾而遭工商停牌的事件,当天我到所见,这一带的商铺虽然建设和装饰得颇有情调和特色,但却大多闭门谢客,整个园区异常冷清,水色匝码头也处于停运状态,这种人寡风清的建筑群景色,于我当然是心头好,我在树下已荒废的木台椅上驻脚休歇,目视蓝天朗日下的双美府和远处的双美桥,感觉美妙了,但于投下心血和资金的青年人,就实在有点残酷了,对建筑物料、时间、土地、金钱等等投入的浪费,也让我觉得可惜之至!另外,我是在本地人指引下穿行蓝田街往双美桥的,过蓝田街时,见两边旧铺头林立,大多为出售神像、金银等祭祀用品的,觉得甚是奇怪和有趣,回来查资料,才知蓝田街是比双美桥更为古旧的街道,原为小榄人的棺材街,它周边的历史以及名字的由来都有丰富的内涵,我于是又有了新想法,找个时间再去蓝田街走走,补拍一组照片,并沿水色匝一路过去,看看水岸人家……
















LQ,照片摄于2019年12月02、04日
小榄系列过往文章链接
《中山记历·小榄凤山公园》
本篇原创图文,未经授权,切勿转载及使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