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记历·小榄凤山公园

以往在本市晃荡,多选石岐以南的地方,北部乡镇偏少,对小榄、古镇、黄圃等镇区的建筑和人文了解很少,我想日后多往北上,逐步改变这一状况。我知道小榄有很丰富的文化底蕴,名士人杰辈出,诗书画传承优秀,建筑也很有特色,祠堂等古建保育得不错,城内水道依然保有不少,河边人家景色尚存,它在我图片库的缺失是我一直惦记要补足的,所以对坐北镇区的走访,第一站就选在小榄。此前没有系统地了解过小榄,但总得有一个切入点,于是就计划以我耳闻过的双美府、双美桥、水色匝以及跃龙桥开始,见步行步,慢慢辐射开去。我看了看电子地图,K13公交车连接石岐和小榄,其终点站位于老城中心区,不远处就是双美府,且离凤山公园也很近,于是乎2号那天我就起了个早,乘车于中午时候到达了小榄城区车站,步出车站,邻近就有两座古祠堂以及何吾驺旧宅,我游看了这些建筑后,就移步开始进入凤山公园,花了大概三个小时去赏游这个公园。
据资料显示,凤山公园地块自宋朝起已是当地的园林风景区,官至明崇祯首辅的小榄名士何吾驺谢政归里后,在故宅边的凤山即榄山辟建翁陔园,民国34年(1945年)9月,榄山公园在翁陔园的基础上兴建,并囊括了祥亭何公祠、南泽何公祠和鸣高里一带民宅地,民国37年(1948年),旅港同胞卢林捐建首座头门,前刻榄山公园,背刻映彼高岗字样,1958年,因修筑公路,公园原有的头门被拆掉,后移5米重新建造了牌坊一座,改名“人民公园”,随后,凤山东麓一带的荒地和何氏内阁大宗祠、内阁本房祠、世大学士祠等地也划入人民公园,前些年,小榄人民公园再次更名为凤山公园。当天我游览凤山公园所见,历史悠久的园区树木已层林叠帐,绿荫闲日,清风飒飒,虫鸣鸟啼,草木芳心,各式亭台楼榭适当的分布当中,逸趣怡然,其中以凤山南麓的凤凰台和凤山山岗的起凤楼为首,让游人在步登山径尔后可俯览旧城风貌,临风快哉。园区内布设了诸多康乐建筑和设施,如儿童游乐园,健身器械场,小榄曲艺协会、小榄摄影协会、小榄印社、小榄书法协会、小榄图书馆阅览室等,还有著名漫画家廖冰兄亲笔题的小榄艺术展馆,以及新市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也内设其中。当我从起凤台西侧石级下至山脚,见到一组教学楼群悄然倚山伫立,抬眼见有一“侨光教泽”的石匾,探听之下,知此处为小榄华桥中学旧址,由香港榄镇同乡会乡亲及海外华侨捐资在1984建成,1997年侨中他迁,现在这里部分空置,部分租借用作书画艺术的教学,看着悄无声息的教室,它让我忆想起建于丰山之上的旧一中,以及曾经的学子岁月,少艾年华,人去楼空的课堂总是让人莫名的伤怀。另外公园内有一处重要的中山市文物保护建筑,就是1959年建成小榄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纪念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四·一二”事件及珠江纵队第一支队三、九区的革命烈士而建,纪念碑正五边形基座和碑身,最高处为红五星,碑高12.5米,碑后是烈士之墓,安放了59具烈士遗骨,整个建筑处于凤山西坡绿树围合之中,安然肃穆。当我环园一周快要步出公园之时,又发现一处园中苑,围墙之内别有造园天地,小小空间曲径、鱼池、亭榭无一欠缺,后置一幢三层楼房,十分玲珑可爱,深得我心,这小苑现在被辟为老人活动中心,内里大大小小台桌座满老者,推牌九,打麻将,哔喱啪啦之声不断,人气旺盛,得物有用,我觉得很好。
如果你期望凤山公园有苏州园林般的造园高度和古雅风韵,我想你会失望,但它的绿色和亲民,却让我由衷的喜爱,它的建筑真算不上古旧和精致,钢筋水泥的亭台楼榭甚至有点粗劣,但那又何妨呢,它们隐藏于群树交错的绿丛中,于山石流水(虽然流水为电力驱动)弯处,于游鱼曳草之上,在清风送爽的绿时空间里,供榄镇市民度过悠然的午后光景,你可以见到老人们在树下石台椅处打牌,在挑空的亭子里对弈,小情侣在山道边的靠椅偎呢哝,游人在起凤台观景拍照,少妇推着婴儿车在散步,而我呢,游园赏色,于美术馆看美展,伤怀人去楼空的课室,当园围墙之外断残的青砖镬耳楼不经意的闯入我视线,更让我惊喜呼叫,我觉得这样的公园就是如它的旧称所表达的,是人民的公园。啊,还有,小榄人高情,爱菊,此间小榄镇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盛会小榄菊展,而凤山公园也曾是菊展的会展场所,现在园中依然沿习摆放了不少的菊花盆艺,不少人在流连赏花,情趣雅然,而我的照片中,当然少不了菊花的身影,在冬日暖阳的斜照下,它们通透温润,傲世高洁。



































LQ,照片摄于2019年12月2日
本篇原创图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及使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