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孩子——读《倾听孩子》有感

标签:
育儿好书倾听孩子 |
分类: 分享好书 |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从婴儿开始到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情绪化,当孩子哭泣的时候、当孩子恐惧的时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当孩子愤怒的时候。。。这些看似平凡的不良情绪,实则隐藏着深奥的言语生命,这些表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处理得好,会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
http://s7/mw690/001ZcDzoty6EEVXdw4Sd6&690读了这一章以后,觉得自己真的错了,自从有了馨儿后,每天都变得异常忙碌,买菜洗衣做饭,馨儿醒着的时候放一旁自己玩着,自己忙着做家务,等馨儿睡觉了,又忙着开电脑上上网,除了哄睡觉,在家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太少了。书中讲到:“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安排一段不长但有保证的时间,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事”,看到这里,真是惭愧得很。看来以后务必要改,在家要多抽时间陪馨儿,无论多忙,都要全心全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妈妈全心全意的爱。
http://s12/mw690/001ZcDzoty6EENP8lzdab&690那么,如何学会倾听孩子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试(第3版)》为父母们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他们应对这些经常出现的困难时刻。还会为父母们提供一些基本思路帮助维系亲子之间的珍贵关系,其中有关如何倾听的方法,不但有助于减轻孩子的烦恼,同样有助于减轻父母的烦恼。
http://s4/mw690/001ZcDzoty6EEQcy4EP23&690作者帕蒂·惠芙乐,当我看到这本书是来自美国人所著,我在想美国人的育儿方法会适用于我们中国人吗?毕竟每个国家的育儿理念不尽相同,但当我读完全本书以后,我发现,我完全多虑了,因为书中的内容呈现的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相应的方法却是一个比较新的育儿理念,并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http://s11/mw690/001ZcDzoty6EESCZI2S1a&690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一切正常--活泼、好学、懂事、听话。当孩子情绪低落、大哭大闹、好发脾气、厌恶学校、不可理喻闹情绪时,我们常常感到无计可施,自己也变得情绪恶劣,只能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本书的作者认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健康。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父母应该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http://s14/mw690/001ZcDzoty6EESWtTNrcd&690
http://s14/mw690/001ZcDzoty6EET4tfuR2d&690
http://s6/mw690/001ZcDzoty6EETB0s7ja5&690本书分为上篇、下篇和附录部分,上篇是倾听孩子,分别从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的时候等写了8章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孩子的各种情绪,来讲如何倾听孩子。下篇是听你、听我,建议父母们跟孩子建立倾听伙伴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还可以帮助维系亲子之间的珍贵关系。附录是帕蒂的信箱,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实例进行分析。整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是值得父母深读的育儿书籍。
http://s14/mw690/001ZcDzoty6EET4tfuR2d&690
http://s6/mw690/001ZcDzoty6EETB0s7ja5&690本书分为上篇、下篇和附录部分,上篇是倾听孩子,分别从专门时间、游戏中的倾听、孩子哭泣、恐惧、发脾气、愤怒的时候等写了8章来进行分析并针对孩子的各种情绪,来讲如何倾听孩子。下篇是听你、听我,建议父母们跟孩子建立倾听伙伴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还可以帮助维系亲子之间的珍贵关系。附录是帕蒂的信箱,是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实例进行分析。整本书内容通俗易懂,是值得父母深读的育儿书籍。
http://s7/mw690/001ZcDzoty6EEVXdw4Sd6&690读了这一章以后,觉得自己真的错了,自从有了馨儿后,每天都变得异常忙碌,买菜洗衣做饭,馨儿醒着的时候放一旁自己玩着,自己忙着做家务,等馨儿睡觉了,又忙着开电脑上上网,除了哄睡觉,在家陪孩子的时间真的太少了。书中讲到:“每天无论多忙都应该安排一段不长但有保证的时间,除了和孩子在一起,不做任何事”,看到这里,真是惭愧得很。看来以后务必要改,在家要多抽时间陪馨儿,无论多忙,都要全心全意。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妈妈全心全意的爱。
http://s9/mw690/001ZcDzoty6EEWhti2Ye8&690孩子开始哭或发脾气时,父母要和蔼、持续地倾听,亲切地留在孩子身边,温和地抚摩或搂住他,讲几句关心的话,但不要多。假如你在此时说得太多,你就会在这种交流中凌驾于孩子之上,不能倾听孩子的话。孩子把自己的情绪通过发火或哭发泄出来后,会重新注意你和他周围的情况,而且一般说来,他会感到轻松和精神焕发。跟随着孩子的浅笑或哈欠而来的暴风骤雨似的哭泣,常常预示着孩子正在重新调整自己的意识。
我们很难要求孩子和我们的看法一致,但是至少我们和孩子可以相互包容,体贴一下对方的感受,而无须放弃自己的观点。有时,孩子会没有理由地哭泣,或是哭得不依不饶,无法收场,很多时候,父母把这样的哭泣视作“任性”,企图用呵斥、武力等方法制服,却发现收效甚微。其实,哭泣表明孩子感到伤心了。越是爱哭的孩子,越说明他心里深藏着一些痛苦和压抑,而哭泣本身能够愈合孩子的创伤。
学会倾听孩子,其实并不难,当你学会了它,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孩子不会存心跟我们为难,大多数时间是我们误解他们或者我们的要求让孩子们力有不逮,当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掌握倾听艺术,就一定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加油!
前一篇:冬日阳光下的粉嫩小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