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与皇后街垂直的一条街。当时就觉得这条小路挺雅致的,后来在鱼市附近碰到当地华人,热情推荐了一家海鲜店,mussel(绿壳贻贝)非常出名,还很细致地在我的地图上绘出了位置和名称。之后按图索骥,才发现就是这里,在门外打着白伞,人群攒动的地方。

    ▼5
走过天空塔,拐弯继续,就是维多利亚公园了。说是公园,其实是一大片绿地。初春的草地上,朵朵白色黄芯的小花点缀其间。

    ▼6-7
大草坪上有人在踢足球。


    ▼8
围绕着草坪的大树,衬着阴郁的天气,倒是有些老英伦的气息了。后方红砖的就是维多利亚市场了。

    ▼9
根据资料,这里应该是唯一全天开放的市场,兴冲冲跑进去,发现正处于大规模扩建装修中,冷清地一塌糊涂,只有零星两三家店门开着。

    ▼10-11
沿着维多利亚公园往海滩方向走,就是港口了。避风湾里停满了游轮。


    ▼12
原计划是一早去鱼市了,既然来了就先探探路。没想到这里的鱼市不是我想象中一大块热火朝天交易的场地,而是一家家的小店铺。

    ▼13
根据在附近遇到的当地华人的说法:“鱼市的海鲜又贵又不好吃。”我们打算就打打样了。肚子先受点委屈,让眼睛先享受一下。

    ▼14
看到绿壳mussel了!

    ▼15
新鲜的三文鱼。

    ▼16
鱼市还有柜台售卖各种可以直接食用的海鲜。配上柠檬汁的生蚝,这个就不是我的菜了。

    ▼17
泰式蓝鼻子蛋糕?南半球的童鞋们来解解惑吧!

    ▼18
mussel。

   ▼19 附设的用餐区域。小鸟在餐桌上跳来跳去。

    ▼20
吃完海鲜,还可以买点水果。这回没忍住,买了一袋金果回去,尽管是此行最贵的一次,却也的确是质量最好的。

    ▼21
彩椒,看着就很可喜。

    ▼22
另一家店铺。

    ▼23
后来有一天,去Parnell路,回程转车时不知怎么就看到这间毛利风格房屋的顶。七转八转,发现是某个工程学院里的建筑。内部事实上是学生宿舍,我们在里面转圈儿,人家也视若无睹。

    ▼24
转回皇后街,走到天空塔附近如果不转向维多利亚公园方向,继续笔直前行,就是Civic
Theatre。计划也是蛮好的,不是说每天上映好几部电影或者戏剧吗?我就随便挑一部看看吧,没想到淡季,白天不开门,就晚上有演出,而且只有一部。

    ▼25
隔着大门看了看内部的门厅。

    ▼26 Mary
Poppings,档期内的,应该属于迪斯尼影片改编的话剧吧。我就看看外观了。

    ▼27
再往前走,剧院后部的广场,票务处就在玻璃墙建筑内。

    ▼28
晚上,找到了The Occidental Belgian Beer
Cafe。很好玩,进门一张设有高脚凳的台子是等位台,四周的桌子才是正式的餐桌。餐厅很古老,是百多年前的旅馆改造的,旧日气息浓郁。

    ▼30
点了一盆什锦拼盘和一锅煮的mussel。每个人都吃得很满意。

    ▼31
餐厅有一中一西两个帅哥服务生,满场飞。可惜现场灯光太昏暗,情调十足,却是我这类拍拍垃圾的克星了。

   
呃……一边写,一边想着,这次,说是拾零,好像是以吃的居多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