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黄童子序 翔亘随笔

(2012-07-02 14:37:14)
标签:

送黄童子序

原文与资料

翔亘随笔

教育

分类: 漫读乱弹

漫读乱弹 闲话杜茶村(2

送黄童子序

杜 濬

(摘自《变雅堂遗集》文五)

 

 翔亘随感: 

    炎威初至,饕蚊偶袭。西意决斗,无暇顾及。漏夜抄摘,昏眼长拭。窗外市声,关我何事?

    原版漫漶,字迹难稽。繁无句读,考我心智。资料杂冗,漏万挂一。为人作嫁,求索勘之。 

    披砂见金,如晤前辈。乐此不疲,甘苦自知。入其堂奥,亦未可期。觅我同好,拄杖归依。

 壬辰之岁71日于真善斋

 

泰州黄童子虬,年十一即以善弈称下弈秋一等耳。甲辰之岁,余客江都。童子之父忽率童子来谒。皂绨短衫,质犹婴孩。余顾之而笑别。

去五年,余客泰兴。童子之父又率童子来谒。则其年又逾成童。与之语,敏颖可喜。既居然秋矣。察其意,若亲余者。余甚异之。

坐甫定,其父为余述别后尝携童子北走燕市,挟其技谒名王、将军。有某将军爱童子,厚赉金帛,留居毳幕,日为潼酪之饮。居一年,童子思母欲南归。将军不忍违,听之。而命工图其形,朝夕以玩如对童子。复厚有所赠,而丁宁童子明春必再至。其爱之至于如此!

方其娓娓陈述时,余左右顾,若无闻者,语既毕良久,余顾童子而叹。座客或戏余:“何叹?岂非叹己不解弈,而空遇国手耶?”余默然不之答也。

嗟乎,此岂客所尝知哉!

昔先王爱人必自童子始。故七岁入小学,教之以入孝出弟之节,洒扫应对之事。十五入大学,教之亲师取友,离经辨志,得闻修齐治平之道。是以成就人材,非后世可及。即降而至于汉、唐、宋以来之盛世,虽不能一如先王之教,然童子受书,父师课其诵习,为之讲究。不见异物,不事佚游,以须其通达强立,往往亦得伟人为世道之赖。

今童子彬彬鱼雅,有可以学问之质,然其生也仅十六年,则其所习见习闻者可知矣。又以其善弈也,为之父者,以贫故,不得已而鬻童子之技,夺其入学之时,出门而交。千里始发轫,而其所与游处已如此。语云:童而习之。则从此以往吾恐虽有大贤将不能挽回童子而与之谈邹鲁也。其可谓之幸与不幸欤?

夫士生而不幸,天也。然志士伤之矣,曰:“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而凡今之人,乃或不知其为不幸,又甚至以不幸为幸。有之颜过于吾前者,无足责焉耳。独惜童子有可学之资,当入学之年,猥来亲余,而余竟无益于童子。昔之人一遇郭泰辄折节向学,率为名士,岂皆虚言哉!

童子自此将南渡江复北之淮,则其所遇者又可知。吾滋为童子惧焉,而莫能挽之。于其行也,聊述吾所以深惜童子之意,且崖略举先王之教以告之,使志之于心。庶几童子虽不暇从事于学,而尚知我生之前固尝有是说,不致汩没讫无所闻,而懵然于孰为幸孰为不幸,然后知余向者之一叹为可思也。 

 

参考资料:

⑴弈秋:古代围棋名手。孟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所赞通国善弈,虽未明定专称,已类似后代所称国手,并成为象征性名词。后世称某高手为当代弈秋者,即意味着其水平与国手相当。

⑵甲辰之岁:即康熙三年(1664年),黄虬十一岁。去五年,又过去五年,当为己酉之年,即康熙八年(1669年),黄虬十六岁;本文即写于康熙八年。以此逆推,黄虬(龙士)的生年应为壬辰之年,即顺治九年(1652年),距今整三百六十年矣。

⑶成童:年龄稍大的儿童。或谓八岁以上,或谓十五岁以上,说法不一。本文为十五岁以上。(1).《谷梁传·昭公十九年》: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 范宁注:成童,八岁以上。《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后汉书·李固传》: 固弟子汝南郭亮 ,年始成童,游学洛阳 。 李贤注:成童,年十五也。·危素《文献黄公神道碑》:比成童,不妄出门,能备诵《书》《诗》。本文为十五岁以上。

⑷名王:匈奴诸王中名位尊贵者。《汉书·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颜师古注: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⑸毳幕:毳,cuì,鸟兽的细毛;毳幕,鸟兽毛编织成的挂毯。

⑹潼酪:《汉书》称马乳为主的饮品为潼酪。清朝时期,马奶酒被列为贡物

⑺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同入孝出悌。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⑻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应对,用言语答对;善于应对。如: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未也。

⑼亲师取友:亲近老师,选择朋友。语出《中庸章句集注》

⑽离经辨志:离,断句;经,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⑾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用语。泛指伦理哲学政治理论。,指修身;,指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一致性,主张由近及远,由己及人,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形成封建伦理政治哲学的整个体系。《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通达强立:通晓;洞达。 《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⒀彬彬鱼雅:彬彬,文雅。鱼雅,“鱼鱼雅雅”的略语。又作“鱼以雅”。 文雅、整肃、洁净整齐的样子。古乐府《朱鹭曲》:朱鹭曲,鱼以乌,鹭何食,食茄下。”“古与同叶,音作。盖古字乌也雅也,本一字也。鱼以雅者,言朱鹭之威仪,鱼鱼雅雅也。

⒁鬻:卖;出售。

⒂发轫:轫,止住车轮转动的木头。发轫,本义是拿掉支住车的木头,使车启行。借指出发、起程。本文为此意。如,《楚辞·远游》:朝发轫于太仪矣,夕始临乎于微卢。《楚辞·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

⒃邹鲁:指邹与鲁。孔子诞生于邹,定居于鲁。孟子为邹人。邹与鲁,同为儒学的发源与复兴之地。后人用邹鲁来指代文化礼仪发达的地区;也指代儒家学说源流与精髓。文中“谈邹鲁”意为宣扬儒学的历史与精髓。

⒄昔之人一遇郭泰辄折节向学:郭泰128169),字林宗,泰或作太;东汉末学者;太原介休(今属山西)人。折节向学:改变旧习,发愤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郭泰能以德行导人,重视提携和帮助后进人士,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能尽其所能,给予帮助。不少人,如因犯法而被斥的学生、普通的田夫、县衙的守门士兵等,郭泰发现他们的潜质,便引导他们向学。这些人发愤读书,都成了事业有成的人。事见《后汉书 郭泰传》。

⒅崖略:大略;概略。

⒆先王之教:古代先贤的教诲。

汩没:ɡǔmò埋没;沉溺。例如,唐杜甫《赠陈二补阙》:“世儒多汩没,夫子独声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