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65教育就业女性 |
分类: 教师生涯 |
明天是“三八妇女节”,照例,一些关于女性就业的问题被拿出来讨论。其中,女大学生就业问题还是一如既往地引人关注。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我教授的北大学生中,女生晚婚和晚育是比较普遍的。很少有在硕士阶段就结婚的,更没有生孩子的。在博士阶段。女生结婚和生孩子的都有。但是,近年来,感觉社会上一些女大学生的结婚和生孩子的时间都提前了:有在本科阶段就结婚和生孩子的,这也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之内。女生早点结婚和生了孩子,就业时反而成了一个有利条件,用人单位感觉招聘这样的女生可以使用的上手。从简单的观点来看,这对于就业是有利的。
但是,如果要问我,对于女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和生孩子如何看,诚实地回答,作为导师还是感到有些头疼。上大学,无论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如果真是对于学术感兴趣,还是要求专心和专注。女性生孩子,对于身体和精神都是一个很大的转变,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不然为何在工作单位生孩子要休产假呢!但是,似乎在学校期间生孩子就不需要付出多少,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因为学习期间压力没有那么大。有些女生在怀孕和生孩子期间写论文和答辩,我感觉真是于心不忍。不算和老师一起做科研项目,仅仅是论文,导师如果严格要求呢,学生是孕妇和产妇,需要休息。如果不严格要求呢,学校并没有因为学生是孕妇或者产妇就降低要求,或者给予更宽松的学习期限。由此,老师和学生都处于一种心照不宣的尴尬状态:老师既要考虑到女生的当下状态,又要催促论文写作的进度并把握论文的质量,女学生既要应对怀孕和生孩子期间的身体变化,又要考虑论文的写作。我不认为任何人是“超人”,可以以非凡的毅力把论文写作和生孩子两件事同时做的都特别好,而不以损伤自己的身体和精力为代价。一本集中精力写出的论文和一本分散精力写出的论文,水平自然不同。
其实,一个真正关爱女性的社会机制,应该不是仅仅强调男女平等,而更应该承认男女的性别差异。在升学、就业和升职等方面给予女性更多的关照,更少的歧视。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在校读书期间,专心读书。走向社会工作之后,结婚和生孩子都逐渐提上日程,可能是一个比较循序渐进的过程。但是,如果就业市场对于女性有歧视,那么,在校期间生孩子可能是一个权衡利弊之后的次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