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大片-银幕上的战鹰(8)《晴空血战史》

标签:
二战轰炸机电影杂谈 |
分类: 航空影视 |
上映:1949年
时长:132分钟
出品: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编剧:塞·巴特利特、贝尔尼·莱
导演:亨利·金
主演:格里高利·派克......饰第918大队指挥官萨维奇

1949年,美国退役军官斯托瓦尔在伦敦一家商店发现一个罗宾汉造型的杯子,
这是他服役时所在部队用过的。

斯托瓦尔买下杯子,并来到曾经驻扎过的美军陆航基地。

已经荒废的跑道和塔台勾起了斯托瓦尔的战时回忆……

1942年,第918轰炸大队的B-17机群执行任务后陆续返航。
美国空军提供了12架B-17G轰炸机,“变脸”成二战中期所用的B-17F用于拍摄。
美国空军提供了12架B-17G轰炸机,“变脸”成二战中期所用的B-17F用于拍摄。

飞机与地面人员发射信号弹联络,提示有紧急情况。

一架出现故障的B-17正用机身迫降。
这段画面由好莱坞飞行特技大神保罗·曼兹亲自驾机完成。
918大队指挥部,统计显示这次任务损失了5架飞机。

德国的英语电台大肆嘲讽美军进行白昼轰炸只会损失惨重,还点了918大队的名。

大队长达文波特接到第二天继续轰炸的命令,还被要求降低投弹高度。

军医表示飞行人员精神状态达到极限,请假人数大增。

达文波特去司令部找下达命令的萨维奇诉苦,后者坚持降低轰炸高度以提高精确性。

萨维奇向“老头子”普理查德反映基层官兵的问题,认为指挥官是保持战斗力的关键。

萨维奇和普理查德连夜到918大队了解作战不利的原因。

普理查德认为达文波特过于袒护下属,影响作战效率,决定将他调职。

萨维奇被指令接管918大队,要重振士气以提高战斗力。

上任第一天,萨维奇就训斥了懒散的大门警卫。

萨维奇找飞行员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并加以鼓励。

飞行员们撤回了调职申请,萨维奇布置首次轰炸德国本土的新任务。

轰炸德国的机群即将返航,地面人员纷纷出动迎接。

B-17轰炸机一一着陆。

萨维奇带动了士气,连文职的副官、勤务兵和随军牧师也找机会登机参战。

轰炸德国本土遭到了更激烈的抵抗,萨维奇到医院看望伤员
影片基本是男人戏,只有两处出现过女性角色。

司令部下达了轰炸德国滚珠轴承工业区的重要任务。

萨维奇再次带队出战。

即将进入敌人领空,机枪手严阵以待.
B-17保持紧密队形加强防御。

敌机冲击美军轰炸机编队。

美军轰炸机组织火网奋力还击。

敌机被击中,飞行员跳伞。

尽管出现损失,萨维奇继续指挥机群飞往目标。

轰炸机冒着高射炮火向目标投弹。

又一架B-17被击中。

这次任务损失了几个优秀机组,斯托瓦尔感到很难过。

第二天萨维奇欲再次上阵,但因心理压力过大出现虚脱。

萨维奇被扶离飞机,一时情绪激动,甚至想阻止机群出发。

在指挥部萨维奇陷入精神崩溃、感觉麻木的状态。
军医的评价:“灯泡在烧坏之前灯丝发热得最厉害。”

直到得知大部分飞机都炸中目标并安全返航,萨维奇才如释重负恢复常态。
更详尽的介绍尽在《银幕上的战鹰-电影中的二战空中战场》——
前一篇:[转载]气球与扇子
后一篇:[转载]1960•伦敦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