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韩屋体验韩国文化-白色圣诞,韩国首尔6日游

标签:
韩国首尔北村清圆山房乐古斋 |
分类: 亚洲 |
“北村”是指景福宫和昌德宫之间的区域。
在朝鲜时代(1392~1910),统治阶级——两班们多在这里居住,遗留下许多传统房屋。
现在的北村并非是供游客观赏修建的民俗村,而是人们实际居住生活的村庄,包括11个洞900多座韩屋。村内历史悠久的韩屋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大部分都有四五十年的历史。
随着韩屋画廊、传统作坊、韩屋餐厅等的入驻,这里更成为一个倍受瞩目的新文化艺术区。游客来这里还能参观到各种韩国传统文化博物馆。
在普通的地图上,你找不到“北村”这个地方,找到“钟路区”就对了。
路线:从地铁3号线,安国站下车,2号出口往北步行5分钟,就能看到问讯处,那就到了。
我们住的guesthouse,沿着路往东北走,过了敦化门、现代汽车,15分钟路程也能到。

见到2号出口,开始往北拐,远离大路上的车来车往,这里开始安静了下来。照着地图走,心里还是不确定是不是找对了方向,路过的韩国大爷很热心,用很好的英文给我们指路,佩服的五体投地。

宪法裁判所门前

天寒地冻,12月的首尔最高气温也不过零下4、5度,不过,便利店有hot festival,买一罐热热的饮料握在手里,就当个小小的暖炉了。

看到大大的黄标i,证明我们找对了路。这就是北村的infromation咨询台。
韩屋集中的地带,就在红框框里。地图标记的很详细,唯一没标注出来的就是这些道路的坡度。
北村其实是在一个山坡上,越往北走,越陡,所以在这里骑自行车很不方便,走路可以串大街走小巷,乐趣很多。我们用一个小时,只逛了东边的区域,西边的区域靠近三清洞,因为中午要去吃参鸡汤,所以我们是晚上再过来的。


按照徒步路线,拐进了小胡同。刚下过雪,胡同里还没有什么人。这是一所很本地的小学。围墙上多姿多彩的是各色的玻璃砖。

推开厚厚的木门,这里面就是典型的韩屋了。
“乐古斋”是一家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的涉外宾馆,取“尽享古代文人风流”之意。
其前身是建于1934年的震檀学会(为研究韩国历史和文化而成立)的办公场所,2003年改建为宾馆。
“乐古斋”四周围有院墙,院子宽大。院子里种植着许多松树和竹子等传统树林,更增添了宾馆无尽的韵味。




那天的几个房间住的是台湾来的几个姑娘,也早早的出来衬着阳光拍美照。
第二站:清圆山房
这里主要展示首尔市无形文化遗产沈龙植(音译심용식)小木匠于过去40年制作及研究的韩国传统窗户。
清圆山房原本是沈龙植木匠的宅院,屋内的装饰摆设都是出自沈龙植先生之手,后来沈龙植先生为了让市民和游客可以入内参观,所以宅院不但对外开放,还按照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改建了韩屋,并配上传统的窗户。
“小木匠”是指制作窗户、欌笼(放置衣服杂物的传统柜子和箱子)和书案等木制家具的工匠。在小木匠的宅院内,除了可以看到普通的窗户外,还可以看到宫殿式样、寺庙式样等各式各样的传统窗户和木制家具。
公休日:星期一、星期日及假期休馆
价格:2000韩元
外语指南:英文及中文
体验活动:
1. 清圆山房韩屋故事(入场费:2000韩元): 清圆山房、传统韩屋、传统窗户介绍
2. 小木体验(费用(入场费+材料费):10,000韩元): 拼贴窗户纹样、试用各种工具(约1小时)
*其他个别体验活动: 10人以上团体, 必须提前预约


拐上较大的巷子,很多现代的小咖啡店杂货店艺术馆比比皆是。


爬上较高的地方,回看房顶积雪的韩屋。

Doo guesthouse

临近圣诞节,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

小鸽子也和我一样,走来走去摇摇摆摆~~

这里是真正的居民住宅,所以,大家要安静哟~~不要打扰屋里的人休息。

积雪的巷子,风一吹过,屋顶的积雪飘下。



很陡的台阶,不过已经铺上了融雪剂,防止路人滑倒

北村的静谧,需要自己去体验去感受。
建议带一架好相机,肯定能拍出不少美美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