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平安银行的投资逻辑中,有一点,是平安银行的不良比较真实。这点以前提到过,伤害了很多只会看报表的投资者的感情,所以渐渐不爱谈。
平安银行对公做精,意味着一些不看好的对公业务不再做了,这些业务无法借旧迎新,因此不良就被大笔大笔的被报表上显现出来。平安银行的折腾,类似壮士断腕,短期的阵痛非常强。但不好的业务也是会滚雪球的,现在不去处理,并不意味不存在,而且未来处理起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浦发银行三季报,不良大升,我认为很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浦发的经营在一个季度有多大的变化,而只是说明浦发在三季度下了点决心去暴露这些不良。
(二)
很多人谈银行股总是看市盈率,这是错的。
甚至,银行股看pb都是错的。
投资,看的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其他的,都是辅助工具,市盈率甚至市净率对于高杠杆的企业都不适用,市盈率市净率对于高科技的公司也不适宜。
下面我们看看这只超级大牛股,亚马逊,市盈率221倍,现在每股的股价超过1100美元。11年到现在涨了快10倍。
但如果从01年开始算呢?01年,每股是5美元。而且亚马逊的市盈率始终非常高。
(三)
投资,必须有穿越时间的视角。而不是简单的看每股盈利
科技股是这也,银行股也是这样。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花旗08年从五六十美元跌到1美元是怎么回事。
当然,这种极端的例子,只是为了强调仅仅看报表是有问题的;不会看报表,是有大问题的。
(四)
这么说,当然不是说银行股不值得投资。而是投资不简单,现在看清楚什么银行股值得投资,非常不容易。
纯粹的定量分析,有可能错到天上去。
当然,一定要避免那种把所有同行业的公司做轮动的策略。过去这些年,你把茅台和其他白酒做轮动,收益估计就不好。你把所有酒类的股票和茅台做轮动,今年可能就是0收益甚至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