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安银行:被高估的不良和被低估的零售

(2017-07-10 17:00:38)

平安银行的不良大概率的被高估了(不良过度暴露),同时,平安银行的零售大概率的被低估了。平安银行有可能成为黑马,一方面是由于自身携带的平安黑马体质,另外一方面也来源于业绩的反平滑(压低16年业绩,提升17年业绩)。

一、被低估的零售

获客成本低,客户中收贡献大是平安银行突出的优势。表现在财务指标方面,

1)体现为平安银行零售条线的成本收入比逐年大幅下降:从转型前70%-80%,下降到2016年底的42.7%。

2)综合化服务能力强,随着平安资产管理、信用卡、汽车金融等等业务的快速发展,中收对资产收益率的贡献提升,使得平安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大幅领先于同业,2015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的资产收益率(8.43%)超过8%,已经开始反超招行。2016年平安银行的零售业务资产收益率下降至8.12%(主要原因在于降息降准的滞后效应、营改增以及表内资产风险偏好的调整)但仍然高于招行(7.06%)及其他同业(平均值为5.53%)

平安银行:被高估的不良和被低估的零售

二、被高估的不良

16年,平安银行在特殊的商业模式,经济下行周期等几个因素的基础上,还出现了特别因素:换届(管理层全换)。信用成本飙升,同比大增56bps。或许,报表过度表现了不良,同时,市场也因此过高估计了不良。

因此,17年4季度开始,有可能业绩会出现业绩起飞的迹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