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坚定看好平安银行

(2017-06-07 10:07:51)
平安的保险在业界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同行。一方面,是体制上的优势,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家的精神。在今年4月份的一次采访中,马明哲说:“工作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365天,我通常每天工作13-15个小时,已经成习惯了。”

所以,讨论平安银行,一直以来,我强调的是定性。平安的企业文化是否有纠错能力,平安银行究竟在平安中是怎样的地位。而不是,过去平安银行是如何的。因为过去看不到未来。

一、平安的纠错文化

平安的保险目前顺风顺水,但历史上也经历过三次重大的困境。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利率保单(现在不仅这些保单都消化了,而且还有4000多亿的剩余边际,同时保单的成本业内最低);世纪初的投连险风波(当时马明哲痛下决心设立专门小组,耗资8亿元,本人带队回访百万投连险客户才平息了此次风波。事后,马明哲在内部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百年老店诚信为基》的讲话。不止一次的追问我们究竟错在哪里。);08年的富通巨亏(富通平安亏损了200多亿,总结教训后,目前平安的投资非常稳健,其投资转向了以长期净投资收益为目标的配置上,16年净投资收益达到6个点)。

二、平安银行在集团中的定位

1、平安获得全国性银行牌照,用了近十年时间,一步步,历经艰辛。
2、平安过去数年的融资,大多投向平安银行。这是以集团的洪荒之力在做银行。

三、平安银行,向零售转型

民生系从平安银行的退出,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阶段性认为已经完成,规模和对公业务的发展。另外一方面是认为没有完成:

从零售的贷款占比,存款占比,13年后,就停滞不前(逐年下降)了。近三年内,16年三季度平安银行零售存款占总存款量的14.7%,而2015年、2014年的数据分别为16.2%、16.5%;三季度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占总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1.8%,2015年、2014年的数据分别是24.1%、27.5%。

而平安希望未来零售能在四年内达到半壁江山,显然,虽然邵平行长对公能力很强,也完成了平安银行对公的突破,但要完成零售飞跃的任务,却是需要银行的战略转向(不是过度,第一阶段的零售基础很薄弱,需要通过阵痛来迎接第二阶段)。

所以我认为,平安银行未来的核心点,就是零售的推进。
平安银行的零售是否能在今年内达到甚至超越招行的水平,我们拭目以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