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你此前说过,大选以来已经花费120亿美元买进股票。现在还在继续买入吗?
巴菲特:我们此前分两组买进股票,如果加在一起可能有140亿美元。其实买入操作在大选前夕就开始了,一共可能有200亿美元。当时也是想买够200亿就收手。
(二)
如果这是一场伴随余生的游戏,你最好早些入场
CNBC:很多人会说"我入场太晚了,道指已到2万点,我错过了机会,现在只能等回调。你对这类人有什么建议?
巴菲特:他们不知道入场时机,我也不知道。如果这是一场伴随余生的游戏,你最好早些入场。那些为了等待自以为是的正确时点而徘徊不前的人,是非常错误的。我从未见过任何人能连续把握入场时机。比如你打算买一个农场,预计在10年、20年后大幅升值,那现在就该采取行动,除非农场主开价太过荒谬。
实际上,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是随着时间推移持续买进。你可以建立多元化投资,将风险分散到你所拥有的众多公司。然后再逐月、逐年买进,风险就会随时间推移更加分散。如果你迟迟不进场,就犯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错误,错失了从时间跨度上分散风险的机会。就算你这次等到了好时点,下次也不一定如此好运了。
(三)
相对于利率而言,当前股票和历史估值相比其实是便宜的
CNBC:您曾认为2008年和2009年的股票很便宜,也在其他时候提过股票被高估。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转折点上吗?
巴菲特:我们现在还没到泡沫区间。就当前而言,如果利率在7%-8%,资产价格才会显得非常高。你必须知道,利率就是估值的"重力作用"。比如在1982年,高达15%的利率几乎下拉了所有资产的价格。道理很简单,如果你能从政府债券获得15%的收益率,干嘛还要购买收益率只有4%的农场?
但相对于利率而言,当前股票和历史估值相比其实是便宜的。不过依旧要小心风险--最近利率上涨较多,可能使股价下跌。但我要说,如果十年前金融危机爆发前,你"非常明智地"什么都没买,十年后你肯定会后悔。
(四)
巴菲特的困局
过去几年,巴菲特的现金占比太高,GEICO的现金及等价物,达到非常高的22.7%。
永远最出色的的基金经理
设想一个资金管理者,其成本比巴菲特高15个点,那么巴菲特的其他能力真的没那么重要。如果说其最重要的能力,那么这个世纪以来,就是尽量少出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