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看好银行的盈利能力
(2012-07-19 10:51:55)
标签:
杂谈 |
(一)
毫无疑问,目前银行的盈利能力几乎是整个股市中最好的。如果所有的行业按照100分为总分,那么银行目前的盈利能力有95分,大多行业的评分也就60分上下。
同时毫无疑问的是,目前银行的估值之低也是整个市场中最好的。如果所有行业按照100分为总分,那么银行目前的估值有95分,大多行业的评分也就50分上下。
因此,从静态的角度来说,银行无疑是极低估值极佳盈利的典范。
(二)
银行的不确定性主要是两方面:隐藏的坏账以及未来行业的前景。
基于过去银行资金的主要五个方向,无非是:房地产贷款,地方债贷款,大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以及存在央行的钱。目前真正有问题的是中小企业贷款。地方债贷款乃至大企业的贷款和国情有关,除非政府彻底改变潜规则,否则不用多虑。中小企业贷款也非全局性的,更多是局部性的,也就是有些行业有些区域集中爆发。因此,总体银行的坏账率并不高。浙江今年问题最大,但坏账率其实也就1.5个点左右,在合理的范围内。
银行未来的前景无非是利率市场化后的变化。利率市场化作为决策者会边推进边看,最近银行的行长发言,一个个底气十足,毫不介意,说明变革虽有,但不至于痛到肉上。存款利息上调一些,但最影响利润的贷款利息基本和原先一样;大企业贷款少一些,但中小企业贷款虽然有风险,但空间极大。
(三)
由于目前银行静态的盈利能力和估值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未来如果有银行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毫无疑问,是最佳的标的。
因此银行股的最大困惑在于哪个银行,或者哪几个银行能胜出。
(四)
正常情况下,长期来说,公司的回报极其有限。长期公司回报超出10的,数量屈指可数。
投资要得到百分20的回报,可靠的方法是等公司只有5折的时候买入。而非预期公司被爆炒。
合适的时候,会再买些银行股。
附:
http://www.bloomberg.com/video/88848838/
下面是深发展银行前任行长保罗纽曼在彭博社一个访谈中所表达的对中国银行业的一些看法,其中可以看出一些有益的东西来,我听到的不太多,不过关键几点我还是听到了。
保罗认为中国银行业问题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大,原因有三。
第一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差,他不知道其它银行的情况,但是他认为深发展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很好。
第二点,银行已经为坏账做了足够拨备,而且拨备力度大于国际同行。
第三点就很简单了,this is china, zf有许多方式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延期等。
总的来说,地方债这个东西,保罗认为不是个大问题(major
problem),而且他认为问题有所exaggerated.
保罗认为当初以债券形式注入到四大行的巨额资金永远都不会归还,他把这个问题和美国国债做了一个对比,他说美国国债从来没有到0过,即从来没有完全归还过,发行给公众的国债一直在持续增长。他说当初财政部将special-purpose bond发行给四大行用以交换四大行的坏账,十年后这些债务到期了,财政部又延期了十年,不过他认为这个问题doesn’t matter.
接下来保罗说了些中美关系的问题,总的来看,保罗认为中美可以实现双赢。
保罗接下来又提了些公司管治方面的问题,他曾经同时担任深发展的董事长和行长,按照银监会的规定这是不允许的,他告诉主持人这是一个特例,因为当时深发展很麻烦,需要强势领导人,然后银监会告诉他以后绝对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他透露,银监会要求董事长和行长不得由同一人担任,是因为银监会学的是英国式公司治理,而不是美国式。不过他基本认同董事长独立于行长会比较好。
保罗认为zf在深发展的案子上做的很不错,既保持有效监管,又给了他们足够自主空间。最后保罗认为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表现较好是因为银行专注于传统银行业务而不是搞一些虚拟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