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要“学会”读“家教书”

(2012-04-20 09:34: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当下的家教书可谓琳琅满目,繁荣的背后是良莠不齐。好书可以成为家长教子的好帮手,而坏书则可能引导家长误入歧途,所以我既希望现代家长多读些家教书,同时又要“学会”读“家教书”。

时下的家庭教育(亲子教育)类书籍,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引进版权的译著,也就是外国人写的家庭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书籍;二是国内作者的编著,这类书籍大多是作者根据他人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来编写的;三是国内教育专家或家长,根据自己的研究体会和教子经验,写就的原创作品,这一类著作相对含金量较高,但其作品占的比例较少。

现在的家长相对文化素养都较高,较为重视阅读家庭教育书籍,期望通过书籍来帮助自己解决在教子育儿方面的困惑,从而使宝宝更加健康地成长。应该说,家长多读这类书籍确实是有帮助的。因为:一来可以增长知识,二来可以开阔视野,三来可以陶冶情操,当然最主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教子。但这其中有几点,还是需要家长朋友注意的。

1、要学会甄别

我说的多读,并不是让大家拿到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就收入囊中,去读去研究,现在关于这方面的书很多,各家也有各自的教育方式,彼此也有相悖的地方,父母们要学会取舍,要知道什么样的书更适用自己,不要这个专家要这样,你们就这样,那个专家要那样,你们又用另一种方法。孩子不是“试验田”,不能家长想怎样就怎样,要用一种适合自己孩子特点的方法。

如果家长觉得书中的做法对你们有用,即以实施,也切记不要书中要怎么样,你们就怎么做,毕竟世上没有两片完全同样的叶子,更别说孩子了,要根据孩子具体情况和家庭的具体环境来做,而不是照葫芦画瓢。

2、不要过于推崇

很多家长由于深受教子之苦之惑,就一味地迷信书籍,认为书上说的都是对的,专家讲的肯定不会错。这种过于推崇、迷信专家(包括所谓的成功教子经验)和对教育理论书籍的过分依赖,是不应该的。我们要学会批判地吸纳他人的观点和做法,因为家长与家长有差异,孩子和孩子之间也有不同。一味的推崇,照搬,只能是东施效颦。

3、注意译著观点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译著,即国外专家的著作,被翻译过来的一些作品。这些译著都有他们的过人之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毕竟是国外的东西,彼此国情不同,文化迥异,怎么可以直接运用在孩子身上呢。并不是让大家不去读,既然有过人之处,就应该汲取,只是要少读,要有选择性的读。

以下东子给大家推荐几部家庭教育图书和相关专家,供大家选择参考:

《阳光下的成长对话》    张向葵      朝华出版社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美)吉诺特 京华出版社

《孩子,你慢慢来》      龙应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      作家出版社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法伯        中央编译出版社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蔡真妮     漓江出版社

《家庭教育》            陈鹤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另外,卢勤、孙云晓、孙瑞雪、李跃儿、小巫及东子所著的一些家教书,大都较为不错,您也可查阅浏览一下,看看适不适合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