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长于野小雷旅行徽州呈坎呈坎好玩吗旅游 |
分类: 旅行摄影 |

去呈坎,完全是一个偶然。在婺源李坑待的太久,早已看过多遍,心想再去探寻一下别的徽州古村落。百度查到离着婺源不算远的呈坎有多处明代宅院,其中有些保存还算不错。于是,四人一行租车前往,于是也就有了探秘这座“天人合一八卦村”古村落之旅。


相对于西递宏村来说,呈坎的名气就显然小了很多,但是它的历史与地位还真有的一说。
古名龙溪,原为徽州首府歙县辖地,现属黄山市徽州区(原歙县西乡)管辖。唐末,江西南昌府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举家迁入歙县,“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并“筑室而居焉”(元张旭《罗氏族谱序》)

呈坎原名龙溪,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早在宋朝就被著名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现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二十一处,被誉为“国宝之乡”。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在村落建设上,按先天八卦图主四卦布局形成:诠释了水火相克生万物,天地容万物的先哲理论。同时呈坎村内古老的龙溪河宛如玉带,呈“S”形至北向南穿村而过,形成八卦阴阳鱼的分界线;村落周边矗立着八座大山,自然形成了八卦的八个方位,共同构成了天然八卦布局。人文八卦与天然八卦融合的巧妙布局,使呈坎成为中国古村落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历来被视为徽州的风水宝地。(文字于百科)
关于历史的介绍是固定的文献,但看呈坎的历史文化在徽州文化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行呈坎之行也主要是跟随朋友一起探寻明代古宅,他对明代文化的的痴迷,近乎疯狂,故拍了很多明代祠堂的细节。
斗拱的雕花,雕工素雅、立体,当你身在其中之时,不得不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美韵、博大。对于祠堂,对于建筑,喜欢明代更多一些。

光影洒在白墙,形成有意思的形状,高深的白墙上带着文化寓意的装饰符号。

说呈坎是八卦村,你走在其中会深切感受到你总是穿梭在高大的白墙之中,只有一条曲折小路,似乎一不小心就迷路了。

关于一些祠堂的名字,已有点分不清楚,但是明代建筑的文化,看了你不得不爱。祠堂门旁的砖雕,不得不服古人的工艺精湛。而穿有一个圆点型与墙体联合的主要是用于放火。一旦失火,火是穿不透密不透风的墙体。也就保证了木质结构的安全性。

老房子墙上的“蓓蕾”二字,一个时代,一个符号,一种趣味。

午后的光影洒在高深的白墙,历史的长河,印在时光之中。

小道曲折,是不是还有电动车穿行,难免再行人就有了点牵强。

游览呈坎也是一个方向去浏览,是不走回头路的,记不住名字的建筑就交给了影像。

座椅。竹篮。贴画,标示。有意思的历史。

卖水果的老人,上面是一个桥,忘记了是什么名字,是连接两个建筑之用。也就是说从上面走过是能到另一个深宅大院。

废弃的厂房,印证着这个时代的岁月历史。

由于呈坎有段时间洪涝灾害冲垮了桥体,故正修建。

罗东舒祠,呈坎的精华。

罗氏宗祠全称“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它应该是徽州古祠中气势最为恢宏的一座。生于宋末元初的罗东舒,是一位经天纬地的奇才,但在乱世之中,清高耿介的罗东舒雄心和抱负无法实现,只好以陶渊明为榜样归隐田园,元朝廷多次聘请他为高官,都遭到拒绝。陶渊明自号“靖节”,罗东舒就自号“贞靖”。
东舒祠陆续造了70年。在这70年中,呈坎罗氏的好几代人都在为家族的祠堂添砖加瓦。开头的是罗洁宗,这是1542年的事情;收工的则是罗应鹤。当祠堂勾勒完最后一笔图案时,已经是1617年的秋天了。新祠堂落成那一天,全体罗氏家族的人都聚集在祠堂里,肃立,然后静穆地注视着高悬的“贞靖罗东舒先生祠”巨匾。家族祠堂之所以以罗东舒先生命名,就是想以高风亮节的罗东舒勉励后人,做人要讲道德,要有出息,同时做一个有境界的人,做一个对于罗氏家族有贡献的人。
这个足足花了70年才建起的族祠,的确值得罗氏人骄傲———高大门楼的雕刻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图案。祠堂占地5亩,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北侧有厨房、杂院,南侧有女祠,祠堂中设女祠,是整个中国的祠堂中绝无仅有的,足以见到罗氏族人当时的开明,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相当低的,能设女祠,说明了罗氏对女性的尊重,当时也算是一种新风。整个祠堂一看就气势非凡,精雅恢宏,甚至直到今天还可以睥睨周围的其他建筑。(延伸阅读一下)

这是在享堂拍摄,正面有22扇高大的木格子门,梁架重叠,接缝紧密。正中照壁上方,垂挂有明代著名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的“彝伦攸叙”巨型匾额。这是真迹,由于保护及时,才得以保存。

著名的“宝纶阁”就雄踞在后寝大殿之上,是在明万历壬子年(1617年)扩建时另外加上的,所以其木构架全部直接安装在寝殿檩条之上。至今,人们仍能从两层之间的草架隔层,看到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是如何连接到一起的。
这个足足花了70年才建起的族祠,的确值得罗氏人骄傲———高大门楼的雕刻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图案。祠堂占地5亩,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北侧有厨房、杂院,南侧有女祠,祠堂中设女祠,是整个中国的祠堂中绝无仅有的,足以见到罗氏族人当时的开明,封建社会女性的地位是相当低的,能设女祠,说明了罗氏对女性的尊重,当时也算是一种新风。整个祠堂一看就气势非凡,精雅恢宏,甚至直到今天还可以睥睨周围的其他建筑。(延伸阅读一下)

这是在享堂拍摄,正面有22扇高大的木格子门,梁架重叠,接缝紧密。正中照壁上方,垂挂有明代著名书法大师董其昌手书的“彝伦攸叙”巨型匾额。这是真迹,由于保护及时,才得以保存。

著名的“宝纶阁”就雄踞在后寝大殿之上,是在明万历壬子年(1617年)扩建时另外加上的,所以其木构架全部直接安装在寝殿檩条之上。至今,人们仍能从两层之间的草架隔层,看到两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是如何连接到一起的。
话说看到宝纶阁之时,真是很惊叹。
Tips:
1、 呈坎门票80元/人,学生票50/人
2、可以选择自驾,把婺源、唐模一起转了,有高速直达,在呈坎出口下即可
3、歙县汽车站做到岩寺,十分钟一班,然后再倒车到呈坎即可。
更多内容请关注小雷旅行微信号:357399795
新浪微博:@小雷旅行
http://weibo.com/beibaoxiaolei
前一篇:【江苏】苏州,寻访千年古刹寒山寺
后一篇:【江西】婺源,在理坑静享悠闲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