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2011-11-21 11:37:17)
标签:

乌鸦崇拜

鸟祖习俗

王亥

凤鸟

文化

 

女直先民的乌鸦崇拜在汉字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辨认这些痕迹将有助于我们描述出华夏文明起源的真实情景。

首先,甲骨文中的“凤”可能是女直先民的始祖乌鸦,凤有三种写法,由表示权力的“辛”“王”“火”再加一鸟形组成,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辛,王,火都是权力的符号,具有神灵属性,“辛鸟”,“王鸟”,“火鸟”就是“凤”,乃是最高统治权力的象征,绝不是一般民众可以染指的东西。

甲骨文金文中的“隹”(zhui)出现频率非常高,似乎也是指乌鸦,已收集到的字形超过400个,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金文中的“隹”字

 

殷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唤他们的始祖乌鸦,他们把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战争胜败,生老病死都看成与此鸟有关,有卜辞为证:

卜辞:“贞,王梦白牛,隹祸?”(商王梦见白牛,我们的始祖鸟有灾了吗?)

卜辞:“贞,勿隹土方正(征)。”(始祖鸟不同意去征伐土方)

卜辞:“甲辰卜,古,贞,疾舌,隹有它(蛇)?”(殷王口舌生疮,是我们的始祖鸟遇到蛇了吗?)

就这样,殷人通过不停地占卜关注着“隹”的喜怒哀乐,通过隆重的祭祀与此鸟沟通,这个“隹”显然有天与祖的双重属性。

女直先民的另一个特征是猪崇拜,古籍记载殷先王名叫“王亥”,亥就是猪,但甲骨文写作“豕”(今读shi)。女直先民有猪崇拜习俗可以从他们的通古斯族名得到印证,《突厥语大辞典》记载突厥语猪读作“通古斯”(tonguz),《鞑靼译语》记载蒙古语猪读作“唐兀四”,两者为互证。《鞑靼译语》记载猪还有另一个读音叫“合海”,这可能是今天“亥”hai读音的来源,不过清代学者认为亥,豕原本是同一字。

笔者特别注意的是甲骨文“亥”上面常常罩着一个鸟(隹)图案,这种猪鸟合体最能反映殷人有鸟崇拜习俗了,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高祖王“亥”常以合体字符出现

 

殷人把击败敌人叫做“逐”,由“豕”和“止”(人脚印)组成,意为猪在走,他们又把占据敌人的土地叫做“进”,由“隹”和“止”组成,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               金文

 

从造字方式中可以看出,古人认为战争胜败,能“進”与否是由鸟祖神灵意愿决定的,“进”本质上是他们的始祖鸟在走!

女直先民的鸟崇拜习俗影响如此深远,《易》可算是国粹中的国粹了,令人奇怪的是“易”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呈鸟形,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金文“凤”里面也有一个“易”字,如图: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中的乌鸦崇拜
      

甲骨文金文中“赐”总写作“易”,一般以为两者是通借,赐是指帝王的赏给行为,帝王又是凤鸟的化身,帝王所赐等同神鸟所予,因此这种“通借”可能不仅仅是字的活用,更是一种文化理念的表达,“神人合一”是也!

并且,易赐既然可以通借,说明两者原本有共同的读音,“易”如果原本读作“赐”,就与周人始祖“弃”读音相似了,说不定原本只是同名异写。

总之,这些奇特的现象只有用女直先民的乌祖习俗才能予以合理解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