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有着上海12月清冷阳光的早晨,我坐在窗前喝着一杯烫口的麦片,电脑屏幕被太阳晒得微微反光泛白。我把双手放在键盘上,回忆起这十个月来和小素小语两姐妹的相聚与相遇。
初次见她俩的时候,也是和今天一样晴朗的天气,三月的上海,寒意已散,草长莺飞。她们一个穿着粉色的法兰绒连衣裙,一个穿着白色针织小衫,长长的头发在金色的风里飘荡,像两只喜悦的小鹿在林中奔跑追逐。
小素跟在姐姐小语身旁,一摇一摆或者一蹦一跳。做小手工,观察小蘑菇的生长,画画,扮小公主和小新娘,过家家,做饭和冲茶,滑滑梯和儿童乐园,捉迷藏,还有吃好吃的,这是她们俩每天在一起的功课。两个孩子的头发长了又短,小绒裙换上了小背心,从冰西瓜到暖水壶,度过了一年寒暑。这个在她们生命中也许微不足道的寒暑,却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和启发。
我见过好多小凯凯小萨利小明明,但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看见童年。
原来啊,人都是从这样简单透明的年纪里长大起来的。
孩子们的心比大人的心要广阔。他们的心里,装着整个世界。于是他们关心小豌豆的发芽、关心小猫咪是不是渴了、关心大海为什么是蓝色、关心家门口的树什么时候结柚子、关心木头做成桌子会不会疼,关心月亮会不会掉下来,他们关心着周围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好奇满满也忧心忡忡。我已经回忆不起自己的童年,也很好奇是不是当年的自己也如同她们一般,可以蹲着半小时观看小蚂蚁搬家,或者泡一杯树叶茶。我们在长大过程中从关心全世界,慢慢变成了关心自己的身边。而那些停留在童年不愿走的,依然对关心全世界抱有热情的人们,成为了达尔文、莫奈和爱迪生们。
小素跟随父母移居国外了,上飞机那天,我没来得及去机场送别。虽是依依不舍,但还是要说一句“小素,再见,希望还能有陪你讲故事,拍照片的那天。”
今天,上海的天气冷了一度。
也许孩子们总会长大,留给我们的,会是一重一重的背影。山一重水一重的离别里,这是童年反反复复向我们告别,告诉我们不必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