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净化新风也可以DIY~~发烧友
(2015-02-05 16:25:45)
标签:
健康时评图片杂谈房产 |
分类: 教你DIY空气净化器 |
打个比方,你把一个装上空气的塑料袋闷在口鼻,呼吸其中的空气
虽然袋内气体的总量不会变化,但是3分钟内你就会感到窒息,这是因为袋内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
同理,室内空气当中的氧气也会被耗竭,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高,睡眠时间尤其如此
你算下,整个房间能是一个塑料袋的几倍?
算下含氧总量,再算下二氧化碳浓度,就明白了
所以,一台净化新风是很有必要的
------------------------------
净化新风及净化器的原理:
净化器从室内原地吸进空气,过滤后再把空气扔回原地,
净化新风则是要从室外吸进空气,过滤后扔进室内,所以就需要有一根管子接到室外
换句话说,只要能把净化器的进风端接出室外,就等于净化新风
所以,如果你想搞明白新风的原理,必然先要弄懂净化器
这就是为什么,我把本篇放在第四篇,而且建议你看完前三篇再看这个的原因
------------------------------
净化新风&空气净化器,区别和分工:
空气净化器:只针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
净化新风:把室外“新鲜但被污染的空气”净化过之后,送进室内
(只换气不净化的,叫做新风机,无法除去霾污染物,不建议使用)
为什么要更换室内外空气呢?
主要是因为人呼吸时消耗室内空气中的氧,产生二氧化碳
含氧量越来越低,二氧化碳浓度则越来越高,对健康不利。
上文所述的“新鲜”主要指的就是 含氧量 与 二氧化碳浓度,不是单指其中一方面
净化新风 和 净化器 是不可互相替代的,两者必须配合使用才能实现理想效果。
有人觉得装了净化新风,就不需要室内净化器了,,,这是非常可笑的,反之亦然
两者一起工作,才能构成完整的净化和换气环境,
既保证去除空气当中的霾污染,又能够确保自己不会二氧化碳中毒
也许你会嘲笑说:“小学课本里说二氧化碳是无毒无味无嗅的气体,怎么会使人中毒呢?”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了,请暂时别这么说出来,耐心等着看我的第六篇《赖床难醒其实是二氧化碳中毒》
你要是真的很着急现在就回复驳斥我的“谬论”,请做好过些天自删评论的准备。
------------------------------
------------------------------
预告:
在第五篇当中,我会展示给大家一个非常具体的净化新风机DIY方案,展示其DIY过程和手法,
所采用的是 分体式管道风机 DPT15-34
小时风量450立方,空载噪音49dB,功率58w,静压135Pa,接管15cm
该款风机的参考链接如下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14515493765
然后是推荐与之搭配的滤网的时间了:
根据我实际测试和使用的情况,目前推荐的是阿山的HV滤袋,
你先别急着买,看完我的《插播2:阿山的屌风方案 堪称神作》以及第五篇《净化器/净化新风~~双用专业范》
看完这两篇之后再考虑买也不迟,
附 其它HEPA类型过滤网的级别对照表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qW9JgGc 密码: swa6
5,关于连接件(链接跟图片没时间上传,先写提纲吧)
a连接管
用于连接各组件,一般是变径用的,大小圆转换,或者方转圆
b接管法兰
用于净化箱的制作,或者在墙洞上固定风管
c自垂百叶or止回阀
用于室内另一边的风压释放,构成自然穿堂
d防雨防虫进风罩
自带雨檐兜帽和防虫细网
e卡箍
用于各法兰跟连接管之间的紧固
-----------
不写太细了,反正后面几篇帖子里会有具体的展示:
总之墙上开孔15cm或20cm或25cm,具体参考风机接口是多少直径的,
以开孔大小的软管,顺序连接设备如下
墙洞 》 滤网组箱 》 风机 》出风口
就这么简单,
如果是方口的,也有很多种方法,
比如尺寸接近的彩铝落水系统也有方转圆的转换器,主要是起延长作用,
嫌麻烦可以直接用比管口粗的矿泉水瓶制作。
什么?热交换?
这东西一般只有三北地区才可能有需要。
你如果确实有需要的话,单独买一个热交换箱呗,随便串接在哪个环节都可以咯。
不要误以为DIY只是在省机器的钱,,,其实更省得是耗材的钱啊,
以为买成品净化器和净化新风只是在购买时被宰一刀?
嘿嘿,才不呢,你接下来每次换滤网,都要继续吐血。
很多人给成品净化器新风机单纯换一次滤网花的钱,就够DIY连机器带滤网好几套了
以ebm方案,制作一台小功率的净化新风,本身成本不到100元,
也就是说把净化器放在室外,出风口接一根管子通到室内,就等于净化新风了
就算加上管道卡箍和其他附件,也不过200元,,,
DIY用的滤芯,只要选对了,效果并不比商品净化设备原装的差,但是价格却可能差了几十倍、近百倍,
对于DIY净化新风机而言,麻烦的主要是:
你得找个给空调打眼儿的钻孔师傅,在墙上开个洞,直径15cm
墙上开不了洞也没所谓,窗户玻璃上开个洞也可以,有专门的工具可以切割,只要不是钢化玻璃就行,
有人说:
“没有条件在墙上打洞,就用不了你的方案,所以看了也白看。”
哎,我加的三个几百上千人的DIY爱好者群,
从中至少能归纳出上百种不需要开墙洞就搞定进风的方法。
并不是因为只有开墙洞这一种途径才不写安装投入使用的部分,
并不是只能在墙上开洞这一种方法,
反而恰恰是因为可用的方法太多,我才没兴趣细写的
譬如,就像刚才说得,你可以在玻璃上打洞啊,
还可以替换一小扇玻璃为打过洞的亚克力啊,
还可以购买现成的窗缝新风转接板啊,
还有人用塑料布和透明胶带制作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定名的东西,
五花八门,无奇不有,
、、、
如果自行把想象力完全箍在牢笼里,是没法儿DIY的。
关于排风口位置与CO2浓度关系的问题:
正压净化新风控制二氧化碳浓度,除排风口之外其他因素的同等情况下,,,
1,排风口是否在进风口最远端,影响全屋ppm均衡度。
2,排风口所处高度是否靠近地面,影响室内所能达到的ppm下限有多低。
前者因为二氧化碳的惰性强,后者因为二氧化碳的比重大。
正压新风要在全屋的对角线位置设置排风口,
排风口要有很容易被气流推起的单向逆止阀,还得带不锈钢防虫网。
而且排风口要装在距离地面20~40cm的区间。
这样能够在不改变其他任何条件(如风机/滤网/开启时间/风速/等等)的情况下,将室内CO2压至更低水平,
原理很简单,二氧化碳比重大且不活跃,沉于地面附近
警告:
选择风机时,其风量和静压数值,必须与滤网的面积和风阻等参数配平,
风量大的风机,其静压也要足够,,,而且风量越大,滤网面积也要越大,
否则风机马达扭力不足,运转吃力会烧毁,形成事故隐患,,,,
风机并非不论多大风量都只提供一片HEPA或者一筒HV-T300,而是要随着风机风量追加上去,
这就是我之前制作M型HEPA的原因,(减少风阻,并且均分每片HEPA同一时间内的经过空气量,减小气流经过速度的同时,增强捕捉效率)
如果使用的是HV-T300滤袋,那么但凡风机标称的小时风量超过400立方米,或静压不高于135Pa,那么请考虑使用多根龙骨并联的方式,加大进气面积。
风量越大,所需龙骨越多,假如你要用1700风量的风机,就必须配6根以上HV-T300龙骨滤袋才行。
仔细说说关于风机和滤网的选择和配比问题:
不论是净化器还是净化新风机,
风机/管道/滤材/预期使用方式,等等,这些要素互相之间都是关联在一起的,
静压,进气面积,风量,一次效率,滤材风阻,等等等等,,,,
诸多主参数,要完全配平,净化器才能妥善地工作并有合适的效果。
不然轻则无效果,重则烧风机引发火灾。
只举一个例子:
很多人以为可以无限制地升级风机,却不去相应地调整管道和滤材等方面,
一方面贪图更大的风量,选了超大风量的风机,
另一方面又嫌空间有限或者嫌弃滤网丑,而缩减了滤网面积,
如果再加上舍不得在墙上开更大的洞(10~15cm),而只用原本的空调孔(5~7cm)来接风管,
那么灾难就开始了,滤网面积太小而风机需求的进气量太大,
一方面,会使空气通过滤网的速度加快很多倍,使得滤网纤维没有时间机会捕获到通过的空气当中的污染颗粒,
另一方面,滤网面积太小的话,风机就必然面对着太大的风阻,严重背离风机设计的扭力负荷,动辄烧毁风机,重则引发火灾。
风机标称风量是在无管道和滤网的情况下实现的,加上管道和滤网之后风阻不同,风量就会变化,
至于变化多少,就要看是怎样的管道情况以及怎样的滤网,并且有多大的滤网面积了,
在此基础上至少参考风机铭牌所标注静压来简单估算,如果有衰减曲线图最好了。
当然所需顾虑的因素种类数量远远不止于此,我实在懒得写下去了,
毕竟这几篇只是新手入门内容,我不想写更复杂的内容进来,就算写了也没意义。
试过不加滤网让风机空载转动,风机发热量明显低
使用M型滤网的风机温度,也要比使用单份滤网的风机温度低
这就是所谓电机负荷的一个侧面体现,
除此之外,还有噪音变大、震动变大等现象,也提示着风机负荷变大了。
过大的负荷会导致风机烧毁,引发事故,这是风机务必保证与滤网面积配平的安全重点
网上看到了很多还不曾跟随某方案实践过一次diy净化器的人,
初次尝试的时候,就非要基于某案例加以“改进升级”,
最常见的五种小白行为:
1乱加风机,3乱减滤网,3乱绕管路,4随意变径,5画蛇添足的调速。
这些自作聪明的行为,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新手,最好不要自己乱升级风机,而且滤网面积只能加不能减。
先学会走,再试着跑。
学会跑之后,再试着跳。
步子太大,扯到dan啊。
接下篇《插播1:我如何评价柴静的雾霾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