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陪思泉古迹连成串

标签:
思泉铃铛老猫侠青圃瑞云塔 |
分类: 闽都十邑 |
三月的福清,也是油菜花的季节。先来两张雨中的黄花。


榕树胡须的滴答,那是春雨的落地。



龙江桥头的民居,还是显得古旧,看我们在拍照,附近老居民来询问是否要拆迁,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要拆迁,说是太老旧了,年纪大了也是要享受呀。呵呵。

海口念作霖故居,据了解,念作霖(1795—1872年)为清道光壬午年间举人,故居位于桥头念氏祖庭内,系三进式结构,故居还大多保存了当年民间建筑的风貌及文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念作霖故居成为海口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站和红色据点,留下了许多革命者的足迹。

午饭后离开海口,我提议到福清市内的瑞云塔参观。县级市区不大,老城区中临江的古塔,快要淹没在高楼中。

数年前来这里还要收门票,现在免费了。看到我们来参观,管理员还很热情作陪,特地还开门让我们到塔下。以前可以上塔,现在安全第一,不能了。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费时10年。当时由叶向高之子、府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


塔下成了小公园,可惜除了我们几位,没有其他游客。设施有点浪费呀。

依然有大榕树

还有一只占树为王的小猫。喵喵地看着我,然后悠然地离开,看来我打扰它了。

塔下的花朵。



回程中,经过青圃,又让铃铛小拐一下去已经列入国保的灵济宫碑亭。青圃村是闽侯青口镇的驻地,村里人口密集,以林姓为望族。今年发达起来的汽车城青口,就因为位于青圃与福厦公路的路口而得名。



榕树胡须的滴答,那是春雨的落地。



龙江桥头的民居,还是显得古旧,看我们在拍照,附近老居民来询问是否要拆迁,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要拆迁,说是太老旧了,年纪大了也是要享受呀。呵呵。

海口念作霖故居,据了解,念作霖(1795—1872年)为清道光壬午年间举人,故居位于桥头念氏祖庭内,系三进式结构,故居还大多保存了当年民间建筑的风貌及文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念作霖故居成为海口地下党组织秘密联络站和红色据点,留下了许多革命者的足迹。

午饭后离开海口,我提议到福清市内的瑞云塔参观。县级市区不大,老城区中临江的古塔,快要淹没在高楼中。

数年前来这里还要收门票,现在免费了。看到我们来参观,管理员还很热情作陪,特地还开门让我们到塔下。以前可以上塔,现在安全第一,不能了。该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竣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费时10年。当时由叶向高之子、府丞叶成学与知县凌汉聊募捐鸠工,名匠李邦达负责设计施工。


塔下成了小公园,可惜除了我们几位,没有其他游客。设施有点浪费呀。

依然有大榕树

还有一只占树为王的小猫。喵喵地看着我,然后悠然地离开,看来我打扰它了。

塔下的花朵。



回程中,经过青圃,又让铃铛小拐一下去已经列入国保的灵济宫碑亭。青圃村是闽侯青口镇的驻地,村里人口密集,以林姓为望族。今年发达起来的汽车城青口,就因为位于青圃与福厦公路的路口而得名。

在巷子里行走,思泉、铃铛一路直奔灵济宫,我和老猫侠就顺路到西井林氏祠堂走一下,多年前来这里,没有进门。祠堂醒目处,悬挂孙中山先生题赠族人林白水“博爱”匾。1990年重修时,新增杨成武上将“九牧生辉”匾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叶飞“西井繁荣”匾。
西井林氏族史,源远流长。始祖林真,字子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举人,任濮州刺史,死节于“靖难之变”,后子孙惧祸逃散。至九世林处约、林芥奄兄弟,始建宗祠,修族谱。据族谱记载,因仕官上任携带家眷择地居住的有浙江、广东、福建同安县仙屿,另有部分迁于长乐、永泰、福州、大义、横屿乃至海外等。

祠堂大门内建有大戏台,戏台上门圆形藻井,层层斗拱纵横交错,井然有序。祖厅内神主龛雕龙刻凤,贴金上彩,正面上方高悬“十德堂”匾,交相辉映。正面4根石柱,顶天立地,所有柱联均黑底金字,光彩夺目,不少楹联出自名家,如中厅有明代宰相叶向高题“金鳌观德地;玉井世臣祠”联。

西井林氏族史,源远流长。从“西井”二字可知,青圃林氏是经由莆田西井迁入的,溯其源,正是“九牧林”二房林藻之后。

祠堂如今成了老年之家,上了年纪的都在这里打牌休闲。西井林氏人才辈出,科第蝉联。如:林子齐,明洪武戊午科举人,任同安县尹;林廷庸、林文通、系父子进士;林本道,清道光时举人,任贵州知府;林履忠,字少谷,舰管带,中日甲午海战英烈;林白水,跟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国会议员、《新社会日报》主编,因抨击军阀政府,惨遭军阀张宗昌杀害;林宗素(林白水胞妹),同盟会会员,早年留学苏联,为中国“妇女联合会”创始人之一。

戏台上的画。

青圃灵济宫的碑亭,作为国保,我还是第一次来,因为上回它还只是省保。现在在大兴土木加以维修。永乐年间, 朱棣出征因疲惫劳累,身患疑难痼疾,虽经“用药百计,罔底无效”,病情不见好转。相传某日,他梦见“二王”(徐知证、徐知谔)施济妙药,于是寻方敷服,身体痊愈。永乐十五年,成祖为“答神鸿庥”,诏令一批宫匠抵闽,大规模重建二王庙宇。建御碑亭,碑文为明成祖亲撰。御碑亭由20多根大木柱立地支架,原来上面的亭子,现在都拆光了。

御碑由内阁首辅解缙楷体书写,约有720字,落款时间为永乐十五(1417)五月初一,碑文中有“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天医妙药,使殆以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字样,碑顶呈半圆形,上刻篆字“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盘纹青龙图案框边。碑立于巨大贔屃之上,贔屃是整块南京青石凿成,重达数十吨,碑座龟趺雕刻精美。据《明实录》记载:石碑与龟趺是由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奉旨护送而来。

灵济宫主祀的徐知证、徐知谔均系历史人物,那还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扫平乱兵而在当地成为神灵。灵济宫后殿,即神神,正殿立“御封洪恩上帝”碑额,正中供奉二徐真人身着明代帝王装的“金阙洪恩真君”和“玉阙洪恩真君”造像,左右为其二像的金身塑像。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正准备游神,除了二徐真人,还有其他神灵都已盛装端坐。





多年后再来这里,一切都没什么变化。时光好像在这里停滞。


祠堂大门内建有大戏台,戏台上门圆形藻井,层层斗拱纵横交错,井然有序。祖厅内神主龛雕龙刻凤,贴金上彩,正面上方高悬“十德堂”匾,交相辉映。正面4根石柱,顶天立地,所有柱联均黑底金字,光彩夺目,不少楹联出自名家,如中厅有明代宰相叶向高题“金鳌观德地;玉井世臣祠”联。

西井林氏族史,源远流长。从“西井”二字可知,青圃林氏是经由莆田西井迁入的,溯其源,正是“九牧林”二房林藻之后。

祠堂如今成了老年之家,上了年纪的都在这里打牌休闲。西井林氏人才辈出,科第蝉联。如:林子齐,明洪武戊午科举人,任同安县尹;林廷庸、林文通、系父子进士;林本道,清道光时举人,任贵州知府;林履忠,字少谷,舰管带,中日甲午海战英烈;林白水,跟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参加同盟会,任国会议员、《新社会日报》主编,因抨击军阀政府,惨遭军阀张宗昌杀害;林宗素(林白水胞妹),同盟会会员,早年留学苏联,为中国“妇女联合会”创始人之一。

戏台上的画。

青圃灵济宫的碑亭,作为国保,我还是第一次来,因为上回它还只是省保。现在在大兴土木加以维修。永乐年间, 朱棣出征因疲惫劳累,身患疑难痼疾,虽经“用药百计,罔底无效”,病情不见好转。相传某日,他梦见“二王”(徐知证、徐知谔)施济妙药,于是寻方敷服,身体痊愈。永乐十五年,成祖为“答神鸿庥”,诏令一批宫匠抵闽,大规模重建二王庙宇。建御碑亭,碑文为明成祖亲撰。御碑亭由20多根大木柱立地支架,原来上面的亭子,现在都拆光了。

御碑由内阁首辅解缙楷体书写,约有720字,落款时间为永乐十五(1417)五月初一,碑文中有“朕躬弗豫,用药百计,罔底于效…天医妙药,使殆以复安,仆而复起,有回生之功”字样,碑顶呈半圆形,上刻篆字“御制洪恩灵济宫之碑”,盘纹青龙图案框边。碑立于巨大贔屃之上,贔屃是整块南京青石凿成,重达数十吨,碑座龟趺雕刻精美。据《明实录》记载:石碑与龟趺是由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奉旨护送而来。

灵济宫主祀的徐知证、徐知谔均系历史人物,那还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因为扫平乱兵而在当地成为神灵。灵济宫后殿,即神神,正殿立“御封洪恩上帝”碑额,正中供奉二徐真人身着明代帝王装的“金阙洪恩真君”和“玉阙洪恩真君”造像,左右为其二像的金身塑像。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正准备游神,除了二徐真人,还有其他神灵都已盛装端坐。





多年后再来这里,一切都没什么变化。时光好像在这里停滞。

前一篇:陪思泉淋雨 福清龙江桥